曲 妍
(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吉林 長春 130000)
隨著素質教育的廣泛深入,高校思政教育也迎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如何將我國的傳統(tǒng)茶文化思想合理融入到思政教育活動中,從而提高思政教育的質量,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已經成為了高校茶文化教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重點課題。本文通過分析傳統(tǒng)茶文化思想對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與高校思政教育的影響因素,并提出了幾點實現策略,對于提高茶文化思想對思政教育的影響力,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我國高校的思政教育普遍存在著教育形式單一的現象。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還在沿用傳統(tǒng)的教育形式,以板書形式來進行思政教育活動,教學內容多來自于課本教材。這種單一的教育形式容易導致教育活動枯燥、乏味,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而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如當教師在進行理論教育時,學生會誤解成為教師正在說教,因而就會采取敷衍式的學習態(tài)度來應對,導致思政教育的質量不佳,難以達到理想效果。此外,在學生的逆反心理下,并沒有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理解與掌握,大多會以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應對考試,完全背離了思政教育的初衷,導致弄巧成拙。
目前,我國高校的思政教育教學內容局限性較大,與其他學科存在脫軌現象,難以迎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因而有待調整。高校的教學內容大多以理論性內容為主,缺乏相應的教學實踐,且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距離較大,不符合思政教育的教學目標,很難對學生的三觀起到引導效果。此外,當前思政教育的重點主要放在了政治教育上,而忽略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很多學生學習成績較高,但是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方面存在著能力不足的現象,這些本應是高校思政教育中應該教授的內容,但現在大部分高校都沒有重視這些方面,降低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茶對人們的身體具有保健的功效,且茶文化也被儒家思想浸染得最深,對人們的心靈也起到一定的熏陶作用。因此,傳統(tǒng)茶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引入,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健康生活的習性,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當前,很多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都表現不佳,而茶文化的有效引入能夠使學生加強養(yǎng)生意識。健康的飲茶習慣對于身體的益處頗多,這已經成為了現代醫(yī)學的共識,且茶文化是一種慢工夫文化,需要人們去精細對待,這對于每天處在忙碌學習生活中的學生而言,也是一種修心和修身的過程,對學生未來步入社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養(yǎng)成良好的茶德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塑造良好的形象,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
茶文化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在經過歷史的洗禮后,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將傳統(tǒng)茶文化思想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有助于樹立大學生的民族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茶葉通過被勞動人民種植、采摘到后期各種各樣的處理手段以及煮茶、泡茶等技巧,逐漸形成了其特有的茶文化,人們可以通過茶文化的形成歷史來體會我國人民在不同的階段所反映出的不同文化,有助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傳承。將茶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能夠使學生通過教學實踐來加深對茶文化以及其背后歷史內涵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對我國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的認識。
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意義,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在相關文件中明確指出,應重視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引入茶文化教育,有助于茶文化知識的傳承與發(fā)展,還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茶文化活動來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熏陶了自身的思想情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
傳統(tǒng)茶文化涵蓋的范圍較廣,如哲學、美學、歷史以及藝術等諸多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引入茶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行,使學生能夠內外兼修,從茶文化中汲取到美學的魅力,提升自身的人文氣質。我國的教育部門曾多次表明,應構建哲學的科學社會,培育學生的人文主義精神。茶文化作為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在高校中的有效引用,有助于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的構建,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傳統(tǒng)茶文化中蘊含著我國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思想,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因此,高校領導應正確認識茶文化的教育意義,將高校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陣地,從而充分發(fā)揮茶文化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價值。目前一些高校領導的思想觀念還較為落后,認為茶文化教育只適合有茶文化專業(yè)的高校來開展,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沒有認識到茶文化教育對高校學生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領導應及時轉變觀念,加大對茶文化的支持力度,從而使傳統(tǒng)茶文化思想能夠有效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在高校開展茶文化的教學課程,有助于推進茶文化在高校的發(fā)展進程,這就需要高校思政教師能夠對茶文化教學的課程設置以及課程內容進行進一步優(yōu)化。首先,高??稍O置專門的茶文化教育選修課,從而使更多感興趣的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茶文化的教育中來。其次,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身的茶文化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后,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當前學生的心理特征,從而將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及豐富的茶文化內涵以思想交流、分享等形式有效的融入到思政教育中來,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好感度,降低說教感。如,教師可以采用“品茗”、“茶即人生”等為主題展開茶話會、討論會等活動,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樹立立體的茶文化思想,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現階段,很多高校都面臨著資金不充足、難以對茶文化教育投入過多的局面,從而導致茶文化教育在高校內的開展效果不佳,沒有達到理想水平。因此,高校應加強資金籌集的力度,挖掘更多的資金籌集渠道,以便加大對茶文化教育的支持力度。如,高??梢韵蛏霞壊块T申請茶文化教育課題的設立資金,也可以加強與本地企業(yè)的聯系,建立校企合作的緊密關系,以期為茶文化教育走進校園奠定夯實的經濟基礎,有助于加快茶文化教育的發(fā)展進程。
目前,我國專門設立的茶文化相關專業(yè)的高校多為農業(yè)院校或者有開設茶文化專業(yè)的職業(yè)學校,在普通高校中的引入并不多,因而大部分的高校并沒有專業(yè)的茶文化教師團隊,從而導致師資力量薄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高校即便在思政教育中引入了茶文化教育,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針對茶文化教育,應打造專業(yè)的師資力量團隊,如加強教師的專業(yè)化培訓、安排教師去其他經驗豐富的高校去學習,以便汲取先進的教學理論知識與提高專業(yè)化的實踐水平,還可以從社會人群中招聘專業(yè)人士來校擔任培訓講師等,提高教師團隊的專業(yè)水平。
茶文化在高校中的有效開展,除了要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外,還應該豐富茶文化的實踐教學活動。如高??梢运颊掝}為主題思想,舉辦茶藝表演、茶文化品鑒、茶文化知識競賽或講座等。從而使學生們從歷史的角度、文化的角度等多方面,加深對茶文化的了解,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茶文化教育的質量。此外,高校還可以建設茶文化的社團,使喜愛茶文化的學生能夠形成團隊力量,不但有助于吸引更多學生的加入,還可以定期舉辦社團內部的茶文化活動,有助于茶文化教育的發(fā)展。
通過本文的分析與研究,將傳統(tǒng)茶文化思想合理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诖?,本文提出了幾點相應的策略:高校領導應正確認識茶文化的教育意義、教師應對茶文化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優(yōu)化、高校應加大對茶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高校應打造專業(yè)的茶文化教育團隊、高校應豐富茶文化活動的實踐形式等。文中所提的幾點策略,有助于充分發(fā)揮茶文化思想重要作用,進而推動高校思政教育的發(fā)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