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浙江臺州市公安局 葉貴紅 王世杰 吳高望 駱春陽
關鍵字:安全處置理念 新型防爆毯
防爆毯是爆炸物應急處置技術中的重要處置器材,目前在國內應用較為廣泛。在涉爆現(xiàn)場前期處置過程中,如果爆炸物沒有被移動過,又沒有馬上將其移走的必要,可以使用防爆毯就地覆蓋在爆炸物上,等待搜排爆專業(yè)警力前來處置。在基層,第一時間接觸爆炸物的往往是普通接處警民警而非專業(yè)的搜排爆警力,合理有效的處置理念和處置裝備不僅能最大程度保障前期處置民警的自身安全,有利于后期搜排爆專業(yè)警力到達現(xiàn)場后對爆炸物進行專業(yè)處置。在過去的十幾年里,我們一直使用現(xiàn)有配備的防爆毯處置爆炸物,而這種傳統(tǒng)的防爆毯覆蓋法所存在的安全處置理念問題慢慢被大家所發(fā)現(xiàn)。基層一線民警在對爆炸物進行應急處置時,使用傳統(tǒng)覆蓋方法會把處置人員的身體直接暴露在爆炸物的殺傷范圍內,在使用防爆毯覆蓋的過程中一旦爆炸物發(fā)生爆炸,爆炸所產生的沖擊波和破片將會對處置人員造成巨大的殺傷。提升現(xiàn)有防爆毯的安全使用理念,推動新型防爆毯在爆炸物應急處置技術的運用至關重要。
目前,我們所配備的防爆毯主要由毯和圍欄兩部分組成,其材質采用芳綸纖維、聚乙烯纖維等材料加工而成。國內列裝比較多的國產防爆毯有1600mm×1600mm 和1200mm×1200mm 兩種尺寸,抗爆能力通常為0.15-0.5公斤TNT 當量(相當于一枚國產82-2 式手榴彈爆炸時所產生的當量),防爆毯和防爆圍欄覆蓋在一枚國產82-2式手榴彈上能夠有效阻擋住爆炸發(fā)生時所產生的沖擊波和破片的橫向效應,離爆炸中心3 米以外、高度不超過1.7米的人員和周圍物體不會受到爆炸沖擊波和破片的傷害。防爆毯和防爆圍欄參見圖1。
圖1 防爆毯和防爆圍欄
在涉爆現(xiàn)場前期處置過程中,使用現(xiàn)有配備的防爆毯對爆炸物進行應急處置,參與處置的警力多達3-4 人(處置示意圖參見圖2),相互配合提起防爆毯、拎起防爆圍欄接近爆炸物完成覆蓋動作。如果在覆蓋的過程中一旦爆炸物發(fā)生爆炸,處置人員則將身體完全暴露在爆炸物的殺傷范圍內。根據(jù)涉爆現(xiàn)場處置原則,直接參與處置爆炸物的人數(shù)越少越好,在處置前必須做好必要的個人防護。從傳統(tǒng)覆蓋方法上我們發(fā)現(xiàn)存在以下兩個安全問題:
圖2 防爆毯和防爆圍欄處置示意圖
一是參與處置警力過多。參與處置的人員過多時,一旦發(fā)生意外會造成更多人員傷亡。而專業(yè)的搜排爆警力在防護措施健全的情況下直接參與處置爆炸物的人數(shù)也不會超過2 人;二是在處置方法上缺乏安全理念。傳統(tǒng)防爆毯覆蓋法充分證明廠家在設計產品時只注重其在實爆測試過程中的抗爆能力,缺乏從安全操作理念角度去設計產品。在處置過程中最危險的環(huán)節(jié)在于接近爆炸物準備覆蓋防爆毯時,如果此時發(fā)生爆炸,處置人員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身體赤裸裸的暴露在爆炸物的殺傷范圍內。而在防護措施比較健全的情況下,是可以使用傳統(tǒng)的覆蓋法對爆炸物進行處置(如:處置人員身穿排爆服或者搜爆服的情況進行操作)。在基層一線讓出警組和防爆安檢點上都配備排爆服或者搜爆服來進行前期處置是不太現(xiàn)實,一套搜爆服和排爆服的售價在幾萬到幾十萬不等,而基層防爆安檢點多、出警組警情繁雜,在工作實際和經費預算上都沒辦法進行保障。那么在硬件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如何確保處置人員人身安全就變得尤為重要,我們能做的就是立足現(xiàn)有裝備,改變處置理念,提升安全處置能力,確保處置人員的人身安全。
理念提升是安全處置的前提。早在2015 年,福建省搜排爆教官團隊針對現(xiàn)有配備的防爆毯在傳統(tǒng)覆蓋方法上存在的安全理念問題進行了改進,得出的結論是:減少直接參與處置爆炸物的人數(shù),以毯面為防護面進行處置的原則。處置人員在處置前必須做好個人防護工作,穿戴好防彈衣、防彈頭盔、護目鏡等。在處置過程中,直接參與處置的人數(shù)則越少越好,防止意外發(fā)生時造成更多人員傷亡。改進后的防爆毯覆蓋法從原來的3-4 人降至2 人。以毯面為防護面是指用防爆毯的毯面做為處置人員身體的防護面。持防爆毯人員將毯打開立于身前,另一人將防爆圍欄提起緊跟持毯人身后,兩人慢慢向爆炸物靠近,持防爆毯人員可通過毯面上方觀察爆炸物的位置。接近爆炸物后,持防爆圍欄的人員迅速繞至毯前將爆炸物罩住后撤離,持防爆毯的人員待防爆圍欄罩住爆炸物后,將防爆毯蓋在圍欄上快速后撤。這種操作方法可以降低處置過程中爆炸物一旦發(fā)生爆炸沖擊波和破片對處置人員所造成的殺傷。但防爆毯設計的抗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過一定當量或者在3 米以內爆炸物發(fā)生爆炸,處置人員同樣具有一定危險,相比傳統(tǒng)覆蓋方法處置人員利用毯面為防護面可以有效抵擋住沖擊波和破片,把危險程度降到更低。
圖3 改進后的爆炸物覆蓋法示意圖
改進后的覆蓋方法缺點在于:持毯人的頭部會露在防爆毯的外面,在接近爆炸物時必須時刻觀察與爆炸物的位置。手持防爆毯時,防爆毯邊緣比較光滑不利于抓握,持毯人很有可能因為毯的邊緣比較光滑導致毯子掉落,把身體暴露在爆炸物前面。在使用防爆圍欄配合防爆毯罩住爆炸物這個動作上也是具有一定危險性,持圍欄的人員需要繞至毯前套住爆炸物,在繞到毯前持圍欄人員的身體就暴露在爆炸物前面,特別是在套住爆炸物時頭部正處在爆炸物上方(參見圖4)。以上這兩種情況都很有可能造成意外發(fā)生。
圖4 改進后用防爆圍欄覆蓋爆炸物示意圖
裝備更新是踐行安全處置理念的重要保障,為解決現(xiàn)有防爆毯在覆蓋方法上存在的安全理念問題,一種新型防爆毯亟待研究。臺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結合自身工作經驗,于2019 年4 月份完成新型防爆毯設計并申報國家專利,7 月份獲批國家外觀型專利(見圖5)。新型防爆毯設計理念源于防彈盾牌,在借鑒防彈盾牌功能的基礎上,主要對現(xiàn)有配備的防爆毯在覆蓋方法上存在安全理念問題進行了改進。在不改變防爆毯整體結構的前提下,在毯面上增加了手提扣、觀察口并強化了毯面整體的防護等級,毯面采用40 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觀察口采用透明PC 防爆材料制作而成。新型防爆毯增加手提扣、觀察口和強化毯面整體的防護等級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保障處置人員的人身安全,把以毯面為防護面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手提扣的作用是解決現(xiàn)有防爆毯的抓握問題,觀察口的設計可以讓處置人員的頭部不用暴露在防爆毯的外面,通過觀察口察看爆炸物的位置和前方情況。強化毯面整體的防護等級是為了解決以毯面為防護面抵擋爆炸時沖擊波和破片的殺傷問題。
圖5 外觀設計專利證書
新型防爆毯在使用測試過程中,操作簡單實用,持毯人雙手抓握毯部背面兩側的手提扣,將毯面立于身體前以毯面為防護面,持防爆圍欄的人員提起圍欄緊跟持毯人身后,兩人慢慢向爆炸物靠近,持防爆毯的人員可通過觀察口察看爆炸物位置。接近爆炸物后,持防爆圍欄的人員迅速繞至毯前將爆炸物套住后撤離,持防爆毯的人員待防爆圍欄套住爆炸物后將防爆毯蓋在圍欄上快速后撤完成整個處置動作。如果在覆蓋或者接近的過程中爆炸物發(fā)生爆炸,處置人員的身體都是處在防爆毯后面,毯面能有效的抵擋住爆炸時所產生的沖擊波和破片對所處置人員造成的殺傷。
其實大家不難發(fā)現(xiàn),不管是現(xiàn)有配備的防爆毯還是新型設計的防爆毯,在配合防爆圍欄套住爆炸物這個動作上都具有一定危險性,處置人員需要繞到防爆毯前完成這個處置動作,而這時處置人員的身體會暴露在爆炸物跟前,在圍欄套住爆炸物那一刻頭部會露在爆炸物的上方。從安全覆蓋理念角度去分析增加防爆圍欄,無疑就是增加處置風險。2007 年,行業(yè)標準中規(guī)定使用國產82-2 式手榴彈當量對防爆毯進行實爆測試,而82-2 式手榴彈是全塑無柄鋼珠手榴彈,殺傷力極強,廠家為了追求爆炸所產生的破片不向外擴散保證測試效果,增加了防爆圍欄和防爆毯同時配合使用。針對防爆圍欄在配合防爆毯同時使用過程中所暴露出的安全問題,我們的解決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從安全處置理念角度去解決問題。持防爆圍欄的人員套住爆炸物這個動作要迅速,減少與爆炸物的接觸時間,盡量不把頭部露在圍欄的上方。另一種方法就是從產品的功能上去解決問題,把防爆圍欄和防爆毯做成一體式。如圖6 所示。
圖6 一體式防爆毯和防爆圍欄
現(xiàn)有防爆毯的配備數(shù)量非常大。在新型防爆毯和一體式防爆毯沒有正式量產配發(fā)基層使用前,目前大規(guī)模采購更換并不現(xiàn)實,而且防爆毯的使用周期是5 年,現(xiàn)有防爆毯仍然是主力軍。新裝備的研發(fā)是為了更好的適應新時期對爆炸物應急處置的需求,設計新型防爆毯的目的讓大家意識到安全處置的重要性。如何把新型防爆毯和一體式防爆毯的優(yōu)點有效融合在一起,設計出更加符合實戰(zhàn)需求的新裝備是我們下一階段的工作方向。新型防爆毯的研發(fā)是臺州公安在科技強警路上的新起點,我們將不忘初心,繼續(xù)在安檢防爆領域探索新理念、新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