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盈盈,張彥軍,李玲杰,郭繼銀,趙玉飛,周 冰
(1.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天津 300451;2. CNPC石油管工程重點實驗室 涂層材料與保溫結構研究室,天津 300451)
隨著服役時間的延長,一些老油田的管線腐蝕情況日益嚴重。對近幾年某采油區(qū)塊的腐蝕穿孔情況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2016年管線腐蝕刺漏達345次,腐蝕穿孔現(xiàn)象非常嚴重。針對這種情況,該采油區(qū)塊擬采用2205雙相不銹鋼(簡稱2205不銹鋼)管線以減緩腐蝕。然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單相不銹鋼或S32750超級雙相不銹鋼等[1-8],尚缺乏2205不銹鋼在該采油區(qū)塊腐蝕環(huán)境中耐蝕性的相關研究。因此,需針對2205不銹鋼在該油田采出液中的腐蝕行為進行評價。
本工作采用動電位掃描法和外加恒定電位下腐蝕電流-溫度掃描等方法測試2205不銹鋼在油田采出液中的點蝕行為,分析了溫度、Cl-濃度以及極化電位對其點蝕行為的影響,確定了2205不銹鋼的臨界點蝕溫度(CPT),初步評估了其在油田采出液中的腐蝕性和適用性,以期為管線選材提供技術支撐。
試驗材料為市售2205不銹鋼,尺寸為φ11.29 mm×30 mm。試樣經酒精和丙酮清洗,置于55 ℃濃HNO3溶液中鈍化90 min后,一端焊接導線,除1 cm2工作面外,其余表面用環(huán)氧樹脂密封,用砂紙(200~1 200號)逐級打磨試樣工作面后,清洗備用。試驗溶液為油田采出液,成分見表1。
表1 油田采出液的成分Tab. 1 Composition of oil production fluid g/L
電化學試驗在普林斯頓P2273電化學測試儀上完成。所有電化學測試采用三電極體系,工作電極為2205不銹鋼試樣,參比電極為帶鹽橋的飽和甘汞電極(SCE),輔助電極為鉑電極。
點蝕擊穿電位采用動電位掃描方法進行測試,掃描范圍為-0.15~+1.5 V(相對于開路電位),試驗溫度為30,60,80,90 ℃,掃描速率為0.016 7 mV/s。
利用恒電位極化的方法研究了溫度對不銹鋼點蝕擊穿電位的影響,在不同外加恒電位和溫度條件下對試樣進行掃描,記錄腐蝕電流隨溫度的變化曲線,電流超過100 μA·cm-2時的溫度即為2205不銹鋼的(臨界)點蝕溫度,測試溫度為30~92 ℃。
利用恒電位極化的方法研究了不同Cl-濃度條件下2205不銹鋼的臨界點蝕溫度,記錄腐蝕電流隨溫度的變化曲線。恒定外加電位為750 mV(相對于開路電位),測試溫度為30~92 ℃。
由圖1和表2可見:隨著試驗溫度的升高,2205不銹鋼的極化曲線向右下方移動,鈍化區(qū)間變窄,陽極分支電流密度大幅增大,特別是0.1~1 V極化范圍內陽極分支電流密度增大5~6個數(shù)量級,表明在陽極極化電位下,材料的腐蝕速率增大。
表2 動電位極化曲線擬合結果Tab. 2 Fitting results of dynamic potential polarization curves
圖1 試樣在不同溫度下的動電位極化曲線Fig. 1 Dynamic potential polarization curves of sampl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將動電位極化曲線中陽極電流密度達到100 μA·cm-2時的電位作為點蝕擊穿電位(Eb100),當電位超過Eb100時電流將急劇增大,點蝕迅速萌生和發(fā)展。點蝕擊穿電位Eb100與自腐蝕電位(Ecorr)的差值為點蝕形核阻力。一般來說,Eb100以及Eb100-Ecorr越大,抗點蝕能力越強。
由極化曲線可見,試樣的點蝕擊穿電位指標Eb100和Eb100-Ecorr隨溫度升高顯著下降,即溫度越高,試樣越容易發(fā)生點蝕和均勻腐蝕。
2205不銹鋼的主要成分為Cr、Ni和Mo,這些元素在不銹鋼表面會形成一層致密的鈍化膜,這層鈍化膜在溶液中存在不斷溶解和生成的動態(tài)平衡。一般認為Cl-吸附在金屬表面并取代鈍化膜中的氧[4],會誘發(fā)鈍化膜產生缺陷。溫度升高,會加速不銹鋼表面鈍化膜的溶解與重新生成兩個過程,由于鈍化膜的溶解速度大于形成速度,所以溫度升高會導致2205不銹鋼表面鈍化膜變薄,使點蝕擊穿電位Eb100減小,鈍化區(qū)間變窄。
在測試過程中,記錄電流密度超過100 μA·cm-2時的溫度,此溫度為不銹鋼的點蝕溫度。從圖2中可以看出,極化電位為0~300 mV時,溫度升高到92 ℃,腐蝕電流仍較小。極化電位為300 mV時,電流密度超過100 μA·cm-2時的溫度(點蝕溫度)約為61 ℃。極化電位增加到500 mV時,點蝕溫度約為58 ℃;極化電位增加到700 mV時,點蝕溫度約為47 ℃;極化電位增加到900 mV時,點蝕溫度約為45 ℃。
圖2 不同極化電位條件下試樣的電流-溫度曲線Fig. 2 Current-temperature curves of samples at different polarization potentials
極化電位為0~300 mV時,隨溫度升高,2205不銹鋼表面未出現(xiàn)點蝕,原因可能為外加的電流可以修復有缺陷的2205不銹鋼表面鈍化膜,使蝕點進入休眠狀態(tài)。隨著極化電位的增加,超過Eb100后,不銹鋼表面生成了可溶性的高價鉻離子,鈍化膜產生與修復的平衡過程被破壞,引起鈍化膜破壞,使金屬發(fā)生快速的陽極溶解反應。
改變采出水中的Cl-含量,使其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6%,12%,18%,24%,其余成分保持不變,配置模擬測試液, 根據(jù)溶液中Cl-含量不同分別記為1Cl,2Cl,3Cl,4Cl溶液。
由圖3可見: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材料的腐蝕電流穩(wěn)定在一個極小的范圍,表明在該溫度范圍內試樣表面鈍化膜完整且能較好地保護材料。隨著Cl-含量的增大,材料的臨界點蝕溫度下降,Cl-有利于加速不銹鋼材料發(fā)生點蝕。突破臨界點蝕溫度后,腐蝕電流均急劇增加,升溫至約65 ℃時,腐蝕電流不再增加,而是在高位振蕩。并且隨著Cl-含量的增加,腐蝕速率增速變大。
圖3 750 mV外加電位下試樣在不同溶液中的腐蝕電流-溫度曲線Fig. 3 Corrosion current-temperature curves of samples in different solutions at 750 mV applied potential
根據(jù)圖3中的測試結果,表3列出了2205不銹鋼在不同溶液中的臨界點蝕溫度。
由表3可見:雖然隨著溶液中Cl-含量的增加,2205不銹鋼的臨界點蝕溫度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當Cl-的質量分數(shù)由6%增加到24%,臨界點蝕溫度從55.6 ℃下降至46.0 ℃。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為當Cl-含量達到一定程度后,Cl-與鈍化膜內氧的交換達到平衡,此時Cl-含量的增加,對臨界點蝕溫度的影響較小。從腐蝕電流密度看,Cl-含量增加,會顯著提高2205不銹鋼的腐蝕速率。介質中的Cl-吸附在金屬表面后,取代鈍化膜中的氧,使不銹鋼表面鈍化膜局部缺氧,阻礙了不銹鋼表面新鈍化膜的形成,導致不銹鋼表面鈍化膜的動態(tài)平衡被破壞,鈍化膜缺陷的生成促進了不銹鋼點蝕的發(fā)生。在誘發(fā)階段,Cl-含量的增加,會顯著增大點蝕萌生的可能,溫度升高,也會加速點蝕的產生;當Cl-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對點蝕的產生影響較小,會顯著增大不銹鋼的腐蝕速率。
表3 不同溶液中試樣的臨界點蝕溫度Tab. 5 Critical pitting temperatures of samples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1) 采用動電位掃描的方法研究了2205不銹鋼在不同溫度時的鈍化區(qū)間,結果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點蝕擊穿電位降低,鈍化區(qū)間變窄;陽極分支電流密度大幅增大,特別是0.1~1 V極化范圍內電流密度增大5~6個數(shù)量級。
(2) 極化電位對臨界點蝕溫度影響較大。極化電位在300 mV以下時,2205不銹鋼表面在測試溫度范圍內無點蝕現(xiàn)象;極化電位為700 mV時,2205不銹鋼表面出現(xiàn)點蝕,臨界點蝕溫度約為47 ℃。
(3) 隨著溶液中Cl-含量的增加,腐蝕電流顯著增大,臨界點蝕溫度降低。但在所測范圍內,Cl-含量對臨界點蝕溫度影響較小。
(4) 2205不銹鋼在50 ℃以下的耐點蝕性能較好,溫度升高,點蝕發(fā)生的可能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