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奇
(長春市南湖公園 吉林 長春 130000)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園林建設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城市園林作為新型園林,和城市發(fā)展緊密相連,它既可以塑造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又能展示城市文化特色。在城市園林建設中,園林植物容易感染病蟲害,導致植物成活率降低、綠植觀賞時間縮短,影響城市園林景觀整體形象,且增大了城市園林的成本投入。近幾年,提出了生物防治技術,將其應用于城市園林植物保護,效果較好,且不會形成環(huán)境 污染。
生物防治作為一種無污染的防治技術,提出“以菌治蟲”“以蟲治蟲”的防治理念,如使用人工繁殖方法繁衍出較高生存能力的害蟲天敵,利用害蟲天敵來消滅病害蟲,達到有效保護園林植物的目的。
城市園林工作者在病蟲害防治時,采取傳統的化學防治技術,雖然能夠在短時間達到控制病蟲害的目的,卻也導致農藥殘留、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的發(fā)生,不利于植物健康生長,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1];同時,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易使病蟲產生抗藥性,病蟲害防治效果下降。應用生物防治技術,充分利用天敵與植物的關系,結合應用生物藥劑,可有效防治病蟲害,保證園林建設生態(tài)平衡,促進植物正常生長。生物防治技術防效持續(xù)時間長,對環(huán)境無污染,是一項安全且高效的植物保護技術。
自1911年蘇云金桿菌被發(fā)現,各類微生物制劑逐漸被應用于病蟲害防治工作。微生物自身的特異性對病蟲害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但對人體與環(huán)境并無危害。隨著科技不斷發(fā)展,真菌、白細菌、病毒、原生物等被研發(fā)成各類微生物農藥并投入使用,獲得顯著效果。Bt制劑是當前植保應用普及廣泛、利用率高的微生物農藥,研究資料表示,該微生物農藥能夠防治19科約56種病蟲,如枯葉蛾、毒蛾、松毛蟲、燈蛾等。有研究表示,采用蘇云金桿菌防治蘋掌舟蛾,殺蟲率達到98%;Bt乳劑1000倍液與0.05%洗衣粉融合,能夠有效抑制槐幼蟲生長,其自體功能衰退率高達92.2%。由此可見,微生物農藥對園林植物保護防效顯著[2]。
園林植物種類的增加提高了園林美觀性,也增加了生態(tài)系統的復雜性,導致害蟲種類、繁衍方式多樣化,加大了病蟲防治難度。對此,應積極引進害蟲天敵,達到病蟲防治的目的。“以蟲治蟲”的方法在我國古代即已應用,古人在種植柑橘樹時,會使用黃蟻消滅害蟲[3]。現代城市園林建設也可采取同樣方式。天敵主要包含捕食性、寄生性兩種,如蜘蛛、鳥類、昆蟲、線蟲等。在研究中發(fā)現,毛蟲赤眼蜂在防治松葉蛾、舟蛾科害蟲時效果明顯,在城市園林植物保護中,若植被易發(fā)生松葉蛾、舟蛾類蟲害,可引進毛蟲赤眼蜂、瓢蟲、螞蟻等益蟲。
在園林中引入鳥類,不僅能夠防治害蟲,還可進一步提高園林的觀賞性。據調查顯示,灰喜鵲、啄木鳥、大山雀等對植物蟲害防治作用明顯??稍趫@林植物上部懸掛人工鳥,通過仿鳥叫聲誘集益鳥前來園林定居,捕食植物表面及內部的害蟲,降低植物病蟲害發(fā)生率。病原線蟲能夠寄生于病蟲體內,如斯氏線蟲,該寄生蟲寄主廣泛,能夠短時間內快速搜索寄主并寄生,有效殺滅鉆蛀性害蟲。為提升病原線蟲防治效果,還可聯合化學物質(如光敏性物質)保護植物。注意在引進天敵的同時,應協調生物和化學防治間的關系,若使用農藥,應選擇對天敵生存環(huán)境無影響的藥物。
生物農藥是指利用生物活體(真菌、細菌、昆蟲病毒、轉基因生物等)或其代謝產物(信息素、生長素等)針對農業(yè)有害生物進行殺滅或抑制的制劑。常見類型有昆蟲信息素、昆蟲生長抑制劑,兩種藥物在保護園林植物中具有重要意義,使用較多。昆蟲信息素能夠散發(fā)出有機酸、烴類物質的特殊氣味,可誘殺害蟲,擾亂害蟲繁殖規(guī)律,起到降低蟲口密度的目的??刹扇⌒哉T劑、信息素預防透翅蛾、小卷蛾,可有效保護高大林木;對于松葉蜂、蚜蟲等害蟲,可采取性信息素防治。另外,還可通過生物農藥監(jiān)測蟲害的具體發(fā)生情況,干擾昆蟲交配,誘捕害蟲,促進園林植被健康成長。
綜上,生物防治技術作為一種無公害病蟲防治技術,廣受人們關注。通過生物防治技術,能夠有效消滅害蟲,保護植被健康成長,維持園林美觀性,還避免了傳統化學防治可能帶來的污染,維持了生態(tài)平衡,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