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愷
每隔兩周,我就有一樁雷打不動的家務活要干,那就是熨襯衫。
老公平日上班得穿正裝,襯衫每天更換,洗襯衫有洗衣機幫忙,但熨襯衫只有我?guī)妥约毫恕?/p>
這樁家務活令我倍感苦痛,所以,老公的衣櫥被我劃了一條分水嶺:左邊是熨好的齊齊整整的襯衫,右邊是洗干凈但皺皺巴巴待熨的襯衫。我非要等到“再不熨就無衣可穿”時,才將它們一次性搞定。
做這件痛苦萬分的事時,我的法寶是——邊聽音樂邊熨襯衫,煩躁的心情才會慢慢舒展開來,像慢鏡頭里一瓣一瓣綻放的花朵,因此,我確定音樂是有治愈功能的。
熨襯衫的時候,不能聽新歌,新歌得留給心情舒暢時聽,因為聽新歌有不確定因素,萬一聽到一首超級難聽的,治愈變“致郁”。
熨襯衫的時候,我通常播放自己的歌單。自己歌單里的歌都是平時篩選出來的好聽的歌,在聽每首都好聽的歌中,熨衣服這件事就不知不覺地完成了。用愉悅之事來緩解不愉悅之事,這是我的自我調(diào)劑方式。
有時候,我會播放一張專輯,選擇的專輯是自己喜歡的。我常聽的一張是《上海老歌1931-1949》。這張專輯收錄了三百首上海老歌,我至今沒有聽完。所以,它是一個例外——它里面有對我來說是新歌的歌,但我聽的時候并不煩躁。也許,這源于我對上海老歌的一種偏愛。
有一天晚上,我熨了七件襯衫,聽了十七首上海老歌。胡笳、英茵、金焰、黃飛然、郎毓秀、陳波兒、佩妮、嚴斐,還有周璇、姚莉、姚敏和龔秋霞。
有幾首特別好玩,比如胡笳的《影城艷史》,初聽,像五音不全的幼兒園孩童在哼唱,聽得我哈哈大笑。但歌詞真是寫到心坎里去了:“你我同去海邊,有只小小游艇。恰好今天是陰天,好去偷安閑。我們同去海邊山巔放心游玩,及時行樂古人有名言?!标幪煊嘘幪斓臒?,拿一場“偷玩”來自我調(diào)劑,未嘗不是一種聰慧的生活方式。
姚莉和姚敏合唱的《三輪車夫歌》,歌詞也詼諧得很,兩個人互相揶揄對方,女的笑話男的“賺不到銀子,沒法子討老婆”,男的笑話女的“一年頭發(fā)白,兩年皺紋多,三年變成個老太婆”?!叭曜兂蓚€老太婆”戳中了我的笑點,我一邊笑一邊想,等我變成了老太婆,老公也該退休了,那時候,我就不需要再熨襯衫了吧?
笑一笑,是生活中最亮麗的飾物,是人生最美好的調(diào)劑品。當心情黯淡之時,不妨自己給自己找點樂子,用“喜歡”來中和“不喜歡”。祝自己的“心空”,純凈閃耀,不會“三年變成個老太婆”。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