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曼
美國作家加·澤文的長篇小說《島上書店》,不僅讓我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孤獨,還給出了具體排遣孤獨的方法——讀書。
為什么讀書可以排遣孤獨?因為孤獨是一種心理上的被孤立感,但是在讀書的時候,你總能在思考的過程中找到很多精神上的共鳴。
雖然與那些作家們素未謀面,卻可以在精神上進(jìn)行交流,而這種交流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你的思維和格局也在閱讀的過程中漸漸被拓寬。
當(dāng)你找到閱讀樂趣時,就不再覺得孤獨,因為你會發(fā)現(xiàn)世上有很多跟你相似的靈魂,他們在物質(zhì)世界或許是孤單的,但在精神世界里,他們是富裕的,能進(jìn)行深度思考,而這種思考,能引發(fā)更多人的共鳴。當(dāng)你覺得有人懂你,就不再孤獨。
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多人覺得孤獨,無非只有一個原因:沒有讀書。如果讀了,你就會從貧瘠的物質(zhì)世界進(jìn)入一個富裕的精神世界。喜歡讀書的人,縱然孤身一人,也能心有乾坤。
在《島上書店》這部小說里,男主人公費克里是一個閱讀品味很特殊也很挑剔的人,同時,他也是外人眼中的一個怪人,因為他孤僻、冷漠、孤獨、固執(zhí),集萬千難以相處的性格特征于一身。妻子妮可去世后,他一個人經(jīng)營一家書店。他不肯迎合市場賣一些世人眼中所謂的暢銷書,覺得這樣的書未必有價值,都是商家營銷的結(jié)果。但是,書店是要營業(yè)的,不迎合市場怎么有銷量呢?
但費克里不在乎,妻子去世后,他的心好像被掏空了。他原本有一個名叫哈維的知己,是一位圖書銷售員,兩人相識多年,總能在書中找到很多共鳴。跟哈維聊天時,費克里覺得自己不孤獨,因為有人懂他。但后來,哈維也去世了,他的世界里又一次剩下他一個人。費克里對物質(zhì)的需求非常少,吃飽穿暖即可,也漸漸地不在乎書店的盈利。他整日將自己埋于書本中,對于他來說,書本就是精神食糧。無論物質(zhì)世界多么匱乏,只要精神是豐富、充實的,靈魂就不孤獨。這也應(yīng)了書店門口掛著的那個牌子——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
這句話也是整部小說的主題思想。費克里對于讀書有種執(zhí)念,他認(rèn)為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就是書店??赡茉谕馊丝磥恚且粋€十足的怪人,但他卻覺得活得很豐富,因為不停地讀書,他的靈魂不孤獨。只要我們讀書,靈魂就不孤獨。
知己哈維去世后,阿米莉亞接替了圖書銷售員的工作。阿米莉亞是一位36歲的大齡單身女孩,跟費克里一樣,也酷愛讀書,而且心懷執(zhí)念。
在阿米莉亞看來,只有讀書能讀到一起的兩個人,才能在精神上有所交流,如果兩個人身處兩個世界,不管外在看起來多么搭配,也不會讓自己幸福。
阿米莉亞的這一理念跟費克里不謀而合。正因如此,兩個人在幾年以后成為知己,并很快相知相戀。他們都屬于對物質(zhì)追求非常少,但對精神追求非常多的人,在他們看來,只要讀書就不會孤獨。
如果兩個人都喜歡讀書,那么即便是再平常的日子,也能過得有滋有味,因為總能在書里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思想,當(dāng)精神相互碰撞之時,會感受到靈魂上的吸引,這種吸引會讓他們變成靈魂伴侶。
《島上書店》刷新了我們對于讀書這件事的看法。
編輯 周曉序 24754968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