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濱瑜
眾所周知,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性格和思想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不知不覺,我的女兒已經是一名高三年級的學生了,面臨著畢業(yè)和高考升學的壓力。作為家長,我焦慮、忐忑,但還不能讓孩子看出來,日常還要保持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高考對于每個孩子的一生發(fā)展都至關重要,家長會焦慮,并會在不自覺間把焦慮傳遞給孩子。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是影響高考備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家長必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狀態(tài),正確引導孩子,給孩子減壓。
作為鄭州市一所知名高中的學生,我的女兒早早為自己定下了高考的奮斗目標,并為此而發(fā)憤學習。上高三以來,她通過減少睡眠時間去讀書學習,一段時間后出現(xiàn)失眠、睡眠淺、容易醒等問題;情緒上出現(xiàn)了煩躁、易發(fā)脾氣、抱怨、擔憂等情況。作為家長,我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過什么方式來穩(wěn)定孩子的備考情緒呢?
通過看書學習,結合實際生活,我逐漸摸索出一些自我調整的有效方法:
首先,要學會轉移注意力,自我放松。作為父母,我們也有自己的工作,也有自己的壓力。所以,我沒有把關注點全都放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是放在自己的工作上。在全身心投入工作時,就會忘記面臨高考帶來的緊張情緒,而且工作的成績,也會給自己帶來成就感與獲得感。在工作之余,我會堅持每天讀書,寫讀書心得,還會與朋友們一起溝通交流。讀書可以讓自己調整心態(tài),獲得自信和平靜。
其次,要學會換位思考,對孩子多包容,遇事采取冷靜處理的方法。孩子因為學習壓力大,情緒波動大,也是正常的,有時候不經意就會發(fā)脾氣。作為父母,我們要避其鋒芒,做到不爭吵、不批評。讓自己和孩子都冷靜一下,通過換位思考,體諒孩子的心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尊重孩子的意見,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自我規(guī)劃和執(zhí)行力,因為孩子已經年滿18歲,是個成年人了。女兒的自律性很強,也非常有主見,從上高中開始,她的個人事情,我們都放手讓她自己處理,我們只給出意見和建議,這對她的自立、自信和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再次,要學會采用積極的心理暗示。高考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已經基本定型,影響成績的最大因素就是心態(tài),心態(tài)好的學生才能正常發(fā)揮出自己的實力,取得滿意的成績。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既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又要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們相信自己的實力,增強自信心。同時坦誠地告訴孩子: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沒有捷徑,自身的不懈努力才是成長向上的辦法。
最后,家庭氛圍會對孩子的學習產生直接影響,高三學生受到家庭氛圍的影響將更大。所以,家長一定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我要求自己:不管平時工作和生活中出現(xiàn)多少煩惱,絕不帶回家庭。走進家門時,我都要求自己面帶微笑。尤其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夫妻倆總是和顏悅色,彼此之間互敬互愛,讓家庭氛圍溫馨和諧,給孩子一個溫暖的避風港。
(本欄責編 再 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