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楚瑩
美國作家弗格森曾經說過:“誰也無法說服他人改變。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說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開門。”我想,做老師不能單對學生有愛,也要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愛。因為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被尊重的、被重視的。而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能讓學生與我們靠得更近。
故事要從一年前說起。初二的上學期,班級來了個插班生小昱。為了讓新生能盡快融入集體生活,按照慣例,我先通過學校提供的聯(lián)系方式找到了小昱父母,事先了解了小昱的一些基本情況,比如愛好、性格、學習情況等等。原來,小學時期,小昱在東莞上學,初一時又去了清遠的一個體校上學。他性格靦腆,不善言辭。當從小昱父母那了解到這些信息時,我不禁疑惑了,因為很少見到熱愛運動的男孩這么內向。
為了進一步了解小昱,我通過QQ找到了他。網絡上的小昱沉默寡言,我們的對話一直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著。談話最后,我給小昱布置了一個任務——寫一封自我介紹信,開學時上臺進行自我介紹。很快,小昱就把一封字跡娟秀的自我介紹信發(fā)給了我。我欣喜萬分,因為這證明,他對新班級充滿了期待,而且他應該是個學習比較認真的學生。
這是孩子們上初中以來第一次遇到有新同學轉來,尤其當知道新來的同學是男生時,他們早已在班群里歡呼雀躍。于是我們開始在群里策劃舉辦一個新同學歡迎會。新學期終于來臨,小昱在掌聲和歡呼聲中登臺了。他身形秀頎,大概是暑假參加足球訓練的緣故,他的皮膚顯得有些黝黑。或許是因為緊張,他的聲音有些顫抖,自我介紹的內容也很簡略,很快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為了打破這種尷尬的氣氛,我示意班長開始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在班長的組織帶領下,班級同學開始向小昱提問,有的問愛好,有的問學習情況……或許是同學們的熱情感染了他,漸漸地,他開始自信地回答。接著,我基于之前了解到的情況做了補充:“小昱雖然從體校轉過來,但是他的成績在班級里比較靠前。目前他最大的困難應該是英語學科因教材不同而不太適應,希望同學們能多幫幫他。另外,他數(shù)學比較好,期待小昱能帶領我們班的男同學沖向巔峰?!苯淌依镯懫鹆藷崃业恼坡?。那一刻,我似乎從小昱的眼里看到一絲光芒。
我想,盡快融入班級的方式就是讓其盡快認識班級的同學。于是我又給小昱布置了一個任務——一周內認識班級的所有同學。周五放學前,我隨機抽幾個同學,讓小昱說出他們的名字,如果他說不出來,就要給同學們送禮物。調皮的孩子們?yōu)榱说玫蕉Y物,給小昱設置了許多“障礙”,比如故意告訴他錯誤的信息。正是在這些有趣的互動中,小昱漸漸和大家熟絡起來。雖然周五提問時,小昱還是叫錯了兩個同學的名字,但我知道,他已漸漸融入大家。被叫出名字的同學欣喜之外不免有些失落,因為沒有得到禮物;沒有被抽到的同學也似乎失去了一次贏得禮物的機會。于是我又布置了第三個任務——還沒被小昱認識的同學第二周內要想辦法讓小昱認識自己,否則要送給小昱禮物。于是,第二周的課間,同學們不約而同地走向了小昱。就這樣,小昱正式成為班級中的一員。
由于之前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體育訓練上,一開始,小昱學業(yè)上學得并不輕松,尤其是英語。于是,我和英語老師為他制訂了學習計劃,讓他從背初一的單詞開始。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小昱的學習漸漸步入正常軌道,英語成績也逐漸提高。這學期第一次月考,他的成績處于年級中等水平。不過小昱似乎有些失落。我知道此時他最需要的是大家的肯定,于是晚自習后,我找到了他,跟他說:“我一直認為,好的習慣和必勝的決心是成功的關鍵。目前,你已擁有好的習慣,因為我知道你每天中午都在背知識點。但不要因為暫時不能如愿就灰心,只要堅持下去,你會比現(xiàn)在更優(yōu)秀?!彼c了點頭。接下來的日子里,小昱比之前更專注了,也經常向老師請教問題。在第二次月考中,他的成績進步了不少。為了鼓勵他,我決定讓他在家長會上分享學習經驗。我原想以他的性格,他一定會推辭。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爽快地答應了。家長會上,雖然他發(fā)言時略顯緊張,但是相比幾個月前的迎新會,他似乎已經蛻變成一個敢于在人前表達想法的孩子了。我不禁為他的成長感到欣慰。
2019年教師節(jié),小昱給我寫了一封信,信里寫道:“自初二開始,我一直跟隨著您的腳步。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我在您的幫助下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我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向您表達我的感激之情。我是一名從體校轉來的學生,您卻十分歡迎我,讓我感受到了班級的團結與友愛。在您的帶領下,我們班成為全年級最優(yōu)秀的班級之一。在這個集體中,我感到無比自豪!我永遠忘不了迎新會上您對我的鼓勵,忘不了第一節(jié)晚自習時您對我的表揚——您說在周末,大家都在放松、玩耍時,小昱周末還要去參加比賽,但是他都把作業(yè)帶在身邊。不要只看到別人的進步,要看到他是怎么學習的。本來我以為沒人知道這些事,可您卻把一切都看在眼里,這讓我十分感動……”
如今,小昱已成為班級中能獨當一面的班干部。相比他學習成績的進步,我更開心的是看到他變得更加自信、陽光。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在《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教師期望與學生智力發(fā)展》一書中提出,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在學生的學習成績等方面產生效應。我想,讓小昱發(fā)生變化的,正是他踏進教室時,大家對他的期待。很多時候,作為老師,我們都把更多的關注放在了優(yōu)等生以及“后進生”的身上,但其實,我們的班級里,更多的是像小昱這樣內向、需要關懷的中間力量?;蛟S他們的成績有“天花板”,但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鼓舞和喚醒。我想,教育是一場愛的修行,它應該從觸及學生的心靈開始!我希望做一個故事里的老師,用自己的力量默默滋潤孩子的心田,讓他們擁有揚在臉上的自信、發(fā)自內心的善良、融進血液里的骨氣以及刻進生命里的堅強。
(作者單位:廣東省東莞市常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