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吳王光鑒銘文復(fù)原考釋

      2021-12-21 22:22林靜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19期
      關(guān)鍵詞:吳王

      【摘要】吳王光鑒陪葬于蔡侯墓,反映了吳蔡兩國關(guān)系的密切,還說明了同為姬姓的兩國貴族可以互為通婚的史事。對吳王光鑒銘文其背后史事的考釋,對研究春秋時期吳國、蔡國的歷史及兩國之間關(guān)系,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同時,認識吳王光鑒作為中國早期的冰箱雛形,也可窺探春秋時期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吳王;春秋時期;冰箱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J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19-188-04

      【本文著錄格式】 林靜.吳王光鑒銘文復(fù)原考釋——兼論春秋時期“鑒”的用途與冰箱技術(shù)[J].中國民族博覽,2021,10(19):188-191.

      吳王光鑒是春秋后期來自吳國地區(qū)的青銅器。鑒為圓腹平底,兩獸首耳并附環(huán),口至腹部均飾以密集細膩的云點紋,下腹飾一周蟬羽紋,腹的內(nèi)壁相對有4小圓環(huán),并有8行52字。器高35厘米、口徑59厘米、底徑33厘米。吳王光鑒在1955年5月壽縣的蔡侯墓中被挖出,一共有兩件,無論形制、銘文、刻紋還是大小都相同。目前,吳王光鑒分別被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安徽省博物館收藏。因為吳王光鑒是吳王光為叔姬嫁蔡侯所制,所以取名為吳王光鑒。

      一、吳王光鑒銘文復(fù)原與各家考釋

      吳王光鑒上所刻銘文一共53字(含合文1字),分8行。銘文最早由1956年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所編的《壽縣蔡侯墓出土遺物》(科學(xué)出版社)所收,目前吳王光鑒的銘文有郭沫若、馬承源、陳夢家等各家釋讀,其中若干文字因年代久遠器皿磨損存有幾處爭議。

      (一)銘文復(fù)原與各家考釋

      馬承源《中國古代青銅器》復(fù)原解讀版:隹(唯)王五月既字白期,吉日初庚,吳王光擇其吉金,玄銧(礦)白銧,臺(以)乍(作)叔姬寺。吁宗彝薦鑒,用享用孝,眉壽無疆。往巳(已)。叔姬虔敬,乃后孫勿忘[1]。

      郭沫若1956年在《考古學(xué)報》上的復(fù)原解讀版:隹(惟)王五月,既子白期,吉日初庚。吳王光擇其吉金,玄銧白銧,臺(以)乍(作)叔姬寺吁宗彝薦,用享用孝,眉壽無疆。往已,叔姬,虔敬乃后孫,勿忘[2]。

      陳夢家1956年在《考古學(xué)報》上復(fù)原解讀版:隹王五月,既子白期,吉日初庚,吳王光選擇其吉金,玄銧(礦字異體)白銧,臺(呂)乍(作)叔姬吁宗彝(弓從夷從土,疑是弛字或塑字,假)蔫鑒,用享用孝,舞(眉)壽無疆。往已,叔姬虔敬,乃后孫勿忘。[3]

      郭若愚1982年在《上海博物館集刊》復(fù)原解讀版:“隹王五月,既字白期,吉日初庚。吳王光擇其吉金,玄銧白銧,以乍(作)叔姬寺吁宗宗彝蔫鑒,用享用孝,眉壽無疆。往已叔姬,虔敬乃后孫,勿忘!”[4]

      王輝《商周金文》考釋編著版:隹(唯)王五月,既字白期,吉日初庚,吳王光擇(睪)其吉金,玄銧,白銧,臺(以)乍(作)吊(叔)姬寺吁宗彝薦鑒(鑑),用享用孝,(眉)壽無疆。往巳(已)吊(叔)姬,虔敬乃后,子孫勿忘[5]。

      荊貴生《古代漢語上》教材考釋版:隹王五月既字白期吉日初庚,吳王光擇其吉金,玄銧白銧,乍弔姬寺吁宗彝蔫鑒,用享用孝,眉壽無疆。往已弔(叔)姬,虔敬乃后,孫孫勿忘[6]。

      以上考釋有來自專著、期刊和教材,時間跨度從1956年到2008年,是歷代學(xué)者的智慧之精華。綜上,可集成釋讀為(括號內(nèi)的字表示這個字的另一種析法):隹(唯)王五月既字(生)白(霸)期,吉日初庚,吳王光擇其吉金,玄銧(礦)白銧(礦),臺(以)乍(作)吊(叔)姬寺吁宗彝蔫(薦)鑒,用享用孝,(眉)壽無疆。往巳(已)吊(叔)姬,虔敬乃后,孫(子孫)勿忘。雖有幾處爭議,但可以了解其大意白話為:五月月霸(p7)已生之期第一個逢庚的吉日,吳王光(闔閭)精心揀選上等的銅鉛錫等金屬,為叔姬寺吁鑄造她出嫁所用的宗廟祭祀禮器,就是這個銅鑒。這個青銅的吳王光鑒,是用來祭祀和孝敬我們最尊敬的祖先和神明,祈求可以長壽無疆。去吧,叔姬!請虔誠對你的君主,恭恭敬敬。愿子子孫孫都勿忘。

      (二)幾處爭議及背后歷史

      第一類爭議是有關(guān)文字的幾處,可從上一部分的集釋分析看。第一處爭議來自第一句“隹(唯)王五月既字(生)白(霸)期”。郭沫若認為此為“霸期”,指第一個庚日之意,即五月九日左右。陳夢家與郭若愚則認為此非“霸期”是“白期”。郭若愚解釋“白”為明白之意,“白期”是明確日子的意思,說的是叔姬出嫁有個確定時間,因此吳王拿出了珍貴的銅器為她鑄造了這個鑒。第二處爭議是“吳王光擇其吉金,玄銧(礦)白銧(礦)”句。郭沫若陳夢家兩人對“銧”通“礦”沒有疑義。不同在于,郭沫若解釋玄銧是鉛,而陳夢家卻認為是銅。白銧為錫,郭沫若與陳夢家沒有異議。事實上,銅與錫都為青銅器的最主要原料。荊貴生支持郭沫若的說法,并解析吳王鑄就了這個鑒為盛水器。

      第二種爭議是對叔姬和蔡侯墓主人蔡侯身份的爭議。關(guān)于叔姬的身份爭議在于她到底是吳王之妹還是吳王之女?上述郭沫若、陳夢家對銘文的考釋論文中認為叔姬是吳王光的女兒,名字為寺吁。郭若愚則認為叔姬應(yīng)為吳王光的妹妹而非女兒。這件吳國的青銅器吳王光鑒出土于壽縣的蔡侯墓葬中,是來自蔡國國君的墓中。所以此雖有爭議,但是可以確定叔姬為蔡侯之妃,此為吳王光嫁女或妹,以求和蔡侯的聯(lián)姻。因有聯(lián)姻之目的,故此吳王光鑒可視為媵器。總的來說,春秋戰(zhàn)國時期,烽煙四起,和親政策成為各諸侯國之間經(jīng)常用到的一種外交手段。各家對吳王到底把自己的妹妹還是女兒嫁給蔡候有些爭議,但都可以視為和親的外交方式。

      另外還有一處爭議是吳王光鑒中叔姬所嫁之人蔡侯的身份。從吳王光鑒的銘文可知兩國之間的聯(lián)姻關(guān)系,同時也可證明它是吳王光為女兒或妹妹叔姬嫁到蔡國所做的嫁妝。吳王光鑒來自蔡侯墓,但是目前蔡候到底是誰還存為爭議。郭沫若《由壽縣蔡器論到蔡墓的年代》中考證此墓主為蔡申侯[7];馬承源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四)》中對蔡侯尊銘文解釋里注蔡侯為蔡平侯盧[8];李學(xué)勤《談近年新發(fā)現(xiàn)的幾種戰(zhàn)國文字資料》中從年代上考證蔡侯身份是蔡元侯[9];此外還有學(xué)者黃盛璋從蔡墓的蔡侯尊的銘文字推斷分析蔡侯為蔡悼侯東[10]。

      這位吳王光的身份,據(jù)馬承源[11]、杜乃松[12]等學(xué)者考證,皆認為吳王光是春秋五霸之一闔閭。蔡國,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姬姓諸侯國之一,隨著南方楚國的強大,到了春秋中期,蔡國已經(jīng)完全淪為楚國的附庸國。在吳楚兩國爭霸的重要時期,吳王光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和吳蔡聯(lián)姻的決心,還將愛女或妹妹叔姬嫁到蔡國,并精選了上等的材料制作了精美的青銅嫁妝。吳王光鑒就是吳王光準備的嫁妝,作為媵器,它詳細記錄了這段聯(lián)姻,形象地呈現(xiàn)了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和兩國通婚的場面。

      二、吳王光鑒的用途:媵器與祭器

      關(guān)于吳王光鑒有何用途,目前有媵器與祭器兩種說法。兩種說法依據(jù)如下。

      媵器之說是來自對銘文的復(fù)原和字面推測。吳王光鑒的銘文,首先就是開首的“既字(生)白(霸)期,吉日初庚”,依郭若愚的說法,他認為依據(jù)事理來講,“字”這一個字,比如根據(jù)《儀禮》的《士昏禮》這一篇中有注解。此注解解釋這個“字”為“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之字。“白”字的意思則是明顯和明白。所以“白期”,是說有了明確的日子[13]。也就是說此句意思是叔姬出嫁有期,因此吳王拿出吉金,為她鑄造這個銅鑒。崔恒升云:“吉曰,好曰子”,與《詩.小雅.吉日》“吉曰庚午”同[14]。張永山亦同意“吉日”指好日子[15],故吳王光鑒為媵器,記錄下叔姬出嫁。其次是在銘文中的“臺(以)乍(作)吊(叔)姬寺吁宗彝蔫(薦)鑒”。根據(jù)學(xué)者陳夢家的釋讀,寺吁是人名,很可能就是叔姬的私名。再看“薦”字,爾雅對這個字的詁訓(xùn)是“陳也”“進也”。所以可以看出,這個鑒是吳王為其女(或妹)叔姬寺吁出嫁給蔡侯所作的媵器。所以也可以是銘“薦鑒”,陳給蔡侯[16]。最后是銘文中的“往巳(已)吊(叔)姬,虔敬乃后,孫(子孫)勿忘”這句。除上文對幾位學(xué)者的集成釋讀外,還有學(xué)者殷滌非也認為此句說的是吳國叔姬嫁給了昭侯[17]??傊?,各家解讀都是吳王光(闔閭)非常重視吳蔡的聯(lián)姻,選擇好吉日,并精心去選上好的青銅器金屬原料來為叔姬出嫁制作的媵器。他在銘文中還叮囑叔姬寺吁要對自己所嫁的君主恭恭敬敬,希望子子孫孫都勿忘??芍^語重深長,反映出吳蔡兩國通過聯(lián)姻來加強同盟關(guān)系,所以推測此物為媵器。

      關(guān)于吳王光鑒是祭器的說法也是來自銘文,從銘文字面上推測此物不只是媵器的說法是因蔡侯墓所出之吳王光鑒銘文中“鑒”字。“鑒”當何字?從字面上看,這個字有著多種含義,祝振雷分析鑒是浴器,譬如《莊子·則陽》:“同濫(鑒)而浴”,且《說文》中的解釋也是“鑒,大盆也”。但從邏輯上推理,可得知在此銘文中的鑒非實用浴器,而是禮器。因禮器才引出有下文稱“宗彝薦鑒,用享用孝”。而這個“鑒”也確實有祭器的意思,如《易·豫》“殷薦之上帝”疏:“用此殷盛之樂薦祭上帝也?!被蚴恰豆攘簜鳌分兴ⅲ骸盁o牲而祭”曰“薦”。故“鑒”這個字本身就有祭的含義[18]。盡管上文根據(jù)“既字白期”“吉日初庚”認為吳王光鑒是媵器,但這并不能成為決定性的證據(jù),仍然可以認為吳王光選擇“吉日初庚”來為他尊重的人打造一件祭器,祭器的主人在出嫁之時“既字白期”。銘文全文沒有明確的字眼可以認為吳王光鑒僅僅只是一件媵器。陳秉新認為:“薦”是貢獻的意思,今作“薦”,在《周禮·凌人》中提到“祭祀共冰鑒”,銘稱“宗彝薦鑒”,都表明“薦”有祭的意思,“薦鑒”就是祭祀時用的器物的意思[19]。最后,還可以從“用享用孝,眉壽無疆”一句中認為這是祭器?!坝眯ⅰ辈粏沃干剖赂改?,對已故先人敬奉祀品都可稱為“用孝”?!懊級邸庇虚L輩之意,古人認為眉毛長的長的人壽命也長。因此,吳王光鑒是祭器的說法也是可以成立的。

      概言之,吳王光鑒作為媵器與祭器都有其合理之處。春秋時期青銅器制作周期較長,原料金屬亦十分難得,無論是吳王光鑒還是同墓內(nèi)的蔡侯尊等青銅器都十分珍貴,有多種用處并不稀奇??赏茰y吳王光鑒既是媵器也是祭器。

      三、春秋時期“鑒”的儲冰與保溫技術(shù)

      鑒,作為一種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具,可以盛水亦可以盛冰。它有盛冰的作用,但是不能直接制冷。若要當作冰箱,是需要將食物置于鑒中,再配合鑒的外隔層中放置冰塊,這樣才可以起到盛冰保持冷溫的作用(見圖1)。在先秦的著作《墨子·節(jié)葬下》對這種具有保溫保冷功能的鑒有記載:諸侯葬者……鼎鼓幾梴壺濫。”高誘的解析為壺濫為“以冰水漿于其中為鑒,取其冷者也”[20],即壺盛水漿置于盛冰的鑒中,以達到保持冷溫的效果。同時,《呂氏春秋·節(jié)喪》中記載“夫好玩貨寶,鐘鼎壺濫(鑒)”,《呂氏春秋》記載“功名著乎槃盂,銘篆著于壺濫(鑒)”[21],都記載了當時“鑒”是珍貴的貨寶,顯示統(tǒng)治階級和貴族的身份地位的銘文要刻在“鑒”上?!拌b”可以盛冰,也是用作祭器和媵器的,顯示身份和地位。

      我國人民冰鎮(zhèn)與低溫貯藏技術(shù)的歷史由來已久。《毛詩正義》中對《詩經(jīng)》的記錄和注解中便對此有記載——“昭四年《左傳》說藏冰之事云:深山窮谷,于是乎取之。是于冰厚之時命取……案傳以啟之下云“火出而畢賦”,又云“火出于夏為三月”,則是三月頒冰。另一篇《夏小正·三月》也有采集冬天的冰塊保存的記載[23]?!邦C冰”即分配冰塊?!对娊?jīng)》的《豳風》中《七月》一詩還詳細記錄了儲藏冰的日期流程——“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盵24]凌陰,就是冰窖的意思?!冻鯇W(xué)記》引《風俗通》中說“積冰曰凌”[25]。陰,通窨。窨,地窖也。當時還有專門從事這個儲冰職業(yè)的人稱為凌人。《周禮》的《天官》中的《凌人》篇就記載了這種專門分管冰鎮(zhèn)工作的人——“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日,令斬冰,三其凌,春始治鑒,凡內(nèi)外甕之膳羞鑒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盵26]其中對“鑒”的注為:“鑒如甄,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溫氣?!?/p>

      由以上注解可知,“鑒”的保溫技術(shù)是由于善用兩種介質(zhì)導(dǎo)熱物體的設(shè)計。青銅器鑒的儲冰保冷的功能也可以被稱為當時的一種低溫冰鎮(zhèn)貯藏技術(shù)。始于春秋的銅鑒冰酒器,外部置冰內(nèi)部固定缶的設(shè)計,有點像鉤子的物體勾住缶的下部的雙層結(jié)構(gòu),類似于遠古時代的冰酒桶。比現(xiàn)在的冰酒桶高級一點點是有固定內(nèi)部器物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比如中國最早的“冰箱”是曾侯乙墓出土的銅鑒缶[27]。同理,吳王光鑒也屬于這種善用兩種介質(zhì)的導(dǎo)熱對液態(tài)的保持冷溫用具。它的原理是利用物理原理方法存冰:先在冬季收集冰塊,把冰塊保存在特定保溫地點,然后利用物理導(dǎo)熱的原理,將需要低溫貯藏的食品如新鮮的果蔬類、禽蛋類等食品放在這個鑒可盛水的地方,然后,再把冰塊放置在鑒兩邊的隔層中。如此,鑒容器內(nèi)需要保鮮的東西,就和冰塊同置于鑒中。那些食物就可以在鑒中長時間地貯藏保鮮。利用這個導(dǎo)熱原理,畏熱易腐的熟食也可以在極短時間內(nèi)降溫,然后冰鎮(zhèn)。以上都屬于通過導(dǎo)熱的冰鎮(zhèn)低溫貯藏技術(shù)[28]。

      吳王光鑒便是用了這種兩種介質(zhì)導(dǎo)熱作用的冰鎮(zhèn)儲藏技術(shù)。回到圖1中所顯示可見,吳王光鑒切面可見它的外壁和內(nèi)壁之間有很大的空間。也正是這個隔層空間,使吳王光鑒可以有對容器內(nèi)食物的冰鎮(zhèn)儲藏功能,當然加溫類的保溫功也能具備。演示一下,就是在酷暑高溫的季節(jié)里,吳王光鑒內(nèi)壁的容器內(nèi)若盛入水的話,然后在外壁與內(nèi)壁之間隔層的空間內(nèi)部位放入冰塊。因為容器內(nèi)部的水受外部冰塊溫度導(dǎo)熱的影響,容器內(nèi)的水溫度就因此降低。如此,當時的人們便可以喝到溫度冰涼的水。如果是在隆冬低溫的季節(jié),人們?nèi)粝牒葻犸嫞灰凑丈鲜鱿嗤姆椒?,把熱水注入?nèi)外壁那隔層的空間內(nèi),鑒內(nèi)壁內(nèi)所盛的水便可以因?qū)岫郎?。當時的鑒用于低溫冰鎮(zhèn)的例子較多,比如楚地詩人屈原在《楚辭》中有“挫糟凍飲,酎清涼些”[29]的詩句,就表達了冰凍甜酒、滿杯痛飲真清涼的感受。陳夢家先生認為“鑒”乃“盛水”“盛冰”“浴器”“鑒容之器”“其中以盛水位其主要功能”[30]。盛水的鑒冰鎮(zhèn)水以后,不僅可以用于飲用,還可以用于沐浴。鑒到底是做小的容水容冰器還是沐浴器物,具體以鑒的尺寸大小為準。大的用于沐浴的鑒也在《莊子》中有記載——“夫靈公有妻三人,同濫(鑒)而浴”[31](陸德明釋文引奚侗謂“濫”借為“鑒”)[32]。

      四、結(jié)語

      吳王光鑒作為媵器,可以看到春秋時代晚期吳蔡兩國的政治聯(lián)姻和彼此的盟友地位,也可以看到2000年前的父親對女兒或者哥哥對妹妹出嫁的愛意。作為運用在祭器方面的盛水器顯示出古人祭祀活動。最重要的是,作為一件雙層器,鑒內(nèi)套有兩層壁,兩層壁之間空間可以裝冰,內(nèi)層裝酒水,冰可使酒水涼,這顯示出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術(shù)??傊?,吳王光鑒是一個構(gòu)思精巧,集文化性、實用性與藝術(shù)性高度統(tǒng)一的青銅器物。

      注釋:

      [1]馬承源.中國古代青銅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6.

      [2]郭沫若.由壽縣蔡器論到蔡墓的年代考古學(xué)報,1956(1):1-5.

      [3]陳夢家.壽縣蔡侯墓銅器[J].考古學(xué)報,1956(2):110-111.

      [4]郭若愚:《從有關(guān)蔡侯的若干資料論壽縣蔡墓蔡器的年代》,《上海博物館集刊》,1982年,第87-88頁。

      [5]王輝:《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94頁

      [6]荊貴生:《古代漢語上》,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第98頁

      [7]郭沫若:《由壽縣蔡器論到蔡墓的年代》,考古學(xué)報,1956年第01期,第4頁。

      [8]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4月,第394頁。

      [9]李學(xué)勤:《談近年新發(fā)現(xiàn)的幾種戰(zhàn)國文字資料》,《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第1期,第49頁。

      [10]黃盛璋:《釋旅彝——銅器中“旅彝”問題的一個全面考察》,《中華文史論叢》,1979年第2輯,第112頁。

      [11]馬承源:《文博大家 中國館古代青銅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第117頁。

      [12]杜乃松:《春秋吳國具銘青銅器匯釋和相關(guān)問題》,《古文字與青銅文明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5年5月,第117頁。

      [13]郭若愚:〈從有關(guān)蔡侯的干材料論長壽縣墓器年代〉,《上海博物館集刊》,1982年3期,頁82、87

      [14]崔恒升:《安徽出土金文訂補》,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11月,第180頁。

      [15]張永山:《金文“初吉”新考(之一)——東周整理研究》,《第三屆國際中古字學(xué)討會論文》,1997年10月,第299-303頁。

      [16]祝振雷:《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青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xué)碩士論文,2006年,第59-60頁。

      [17]殷滌非:《壽縣蔡侯墓銅器的再研究》,《考古與文物》,1984年4期,第62頁。

      [18]祝振雷:《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青銅器銘文集釋》,吉林大學(xué)碩士論文,第60頁。

      [19]陳秉新:《壽縣蔡侯墓出土銅器銘文通釋》,《楚化研究論集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3頁。

      [20](清)畢沅校注;吳旭民校點:《墨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6月,第95-96頁。

      [21]《呂氏春秋,第十七卷慎勢》,四庫全書總庫電子庫

      [22]圖片來自單先進:《略論先秦時期的冰政暨有關(guān)用冰的幾個問題》,《農(nóng)業(yè)考古》,1989年01期,第297頁。

      [23]《毛詩正義》卷八,中華書局,1980,第392頁。

      [24]同注26,出自《毛詩正義》卷八

      [25]徐堅:《初學(xué)記》卷七·地部下,冰第五

      [26](清)李光坡:《周禮述注》,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9年1月,第46-47頁。

      [27]孟暉 :《創(chuàng)物須憑智巧先——傳統(tǒng)器物中的設(shè)計創(chuàng)意 》講座錄音整理,2012年03月26日 19:00-20:30上海博物館觀眾活動室

      [28]衛(wèi)斯:《我國古代冰鎮(zhèn)低溫貯藏技術(shù)方面的重大發(fā)現(xiàn)》,《農(nóng)業(yè)考古》,1986年第1期,第115-116頁。

      [29](戰(zhàn)國)屈原著;梁振華編著:《楚辭賞》,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8年8月,第285頁。

      [30]陳夢家:《壽縣蔡侯墓銅器》,《考古學(xué)報》,11956年第02期,第100頁

      [31]寧志榮注譯:《莊子詳解》,太原:三晉出版社,2019年3月,第358頁。

      [32]轉(zhuǎn)引自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文化源流 下》,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541頁。

      作者簡介:林靜(1990-),福建莆田人,中國古代文學(xué)博士,廈門理工學(xué)院國際漢語系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獻學(xué)、中國古代文學(xué)與中國文化。

      猜你喜歡
      吳王
      孫武為何敢于斬殺吳王寵妃?
      “談何容易”誤用兩千年
      巧舌如簧
      訓(xùn)女兵
      莊子說:自然的簫聲
      走向生本的睿智對話
      三令五申
      英雄要離
      阿克陶县| 齐齐哈尔市| 梁山县| 巴青县| 宝山区| 怀远县| 舟曲县| 百色市| 山丹县| 永春县| 南阳市| 金山区| 泽库县| 秭归县| 旬邑县| 潜山县| 临清市| 巧家县| 罗江县| 汉沽区| 东兰县| 平潭县| 满城县| 临沭县| 会泽县| 陆良县| 青海省| 嘉峪关市| 游戏| 江口县| 鄢陵县| 潞城市| 汉源县| 阳泉市| 无锡市| 定陶县| 汤阴县| 邵阳市| 鹿邑县| 龙江县|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