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人杰
尊敬的吉狄馬加副主席、各位詩家同仁:
下午好!
“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今天,有幸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館這一文學(xué)殿堂,這么多良師益友,耳提面命,給《山海間》這本詩集,給我個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提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倍感溫暖親切。我長期生活、工作在雪域高原,一個人默默地讀書、行走、寫詩,幾乎是每天的事情,而向詩長請益,與詩友探討的機會少之又少,老師們的“金玉良言”就是我孤獨的詩歌寫作的“氧氣”。在藍天白云之上,我常常是缺氧的,而剛剛過去的三個多小時,空氣里詩歌的“氧濃度”太高了,我,作為詩人,從來沒有這樣奢華地呼吸過,老實說,我有點“飄”,有點“暈”,有點“醉”,有點反向的“高原反應(yīng)”。在座各位尊敬的詩人、評論家對我的勉勵、教導(dǎo),于我是最好的饋贈、滋養(yǎng)和浸潤,也是我返回西藏后,繼續(xù)努力的巨大而恒久的精神支撐,在此,唯有深深地躹躬以示敬意、謝意!
下面就《山海間》詩集,匯報幾點感想。
一、《山海間》詩集是我走出來的心靈之書,是大地詩章,是精神版圖上的詩歌地理學(xué)。
無論在世界屋脊的茶馬古道上,還是巍峨浩瀚的神山圣湖邊,我就像背著詩歌鋤頭的老農(nóng),深感詩歌是走出來的,向曠野要心靈,向心靈要詩歌,每到一個地方,挖一首詩,一步步挖出了這小小的一冊詩集。當(dāng)我凝眸回望,這呆頭呆腦,略帶著泥土味、羞澀卑微的詩章,不由得百感交集。卷一《世界屋脊的瓦片下》和卷三《饋贈與洶涌》,這兩大篇章,就像是一座峻嶺的兩翼,共同隆起巻二長詩《山海間》《與妻書》這一剛一柔、一陰一陽的大雪山峰脊。所有的文字都在白雪皚皚的覆蓋之下,它是塊壘、是鐵、是火,我不得不說,《山海間》是我用咯血的腳趾踩出的五線譜,是極地的救贖,是邊走邊“唱”,將他鄉(xiāng)走成故鄉(xiāng)。
二、《山海間》詩集是雪域悟道的靈魂之詩,生命之思。
青藏高原,千山之宗,萬水之源,唯有它還保留著地球生成時的原貌,滌蕩著莊嚴(yán)神秘的洪荒壯美。在這里,天空可以在我們腳下,石頭曾經(jīng)高高飛翔,每一片雪花都有自己的語言;在這里,人來自哪里,又歸于哪里的亙古之問時時回響,遠古的呼喚歷久彌新;在這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詩意地棲居,從自然中汲取人生智慧,在依偎問道中探究人生的意義;在這里,以“自然性喚起人性,以人性注入詩性,以詩性感召神性”詩歌發(fā)生原理,我由此開啟了《山海間》里的詩歌寫作,向“天地要魂魄”。
“世界在彌合它裂開的部分/在逝去事物的根衹上/尋找邏輯,滴著綠血”,是我在被砍伐的樹樁的截面上,看見長出的新枝,由此開始了悟道之旅,絕望是希望的開始,抑或用摧枯拉朽的力量直面人生之痛,還是仰望人性的善良與悲憫?萬川入海,云石成詩。葉芝說:“我們所做所說所歌唱的一切都來自同大地的接觸?!薄渡胶ig》詩集,從這個意義上,便是我書寫的一部以山為父,以海為母,向天空領(lǐng)受一個個黎明和理想光芒的赤子之書。
三、《山海間》詩集是高原詩歌向著詩歌高原邁進的愿望之書。
在天人合一、萬有相通的中華文化中,青藏高原,它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坐標(biāo),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更是每一顆藝術(shù)良心仰望的精神高地。所以我一直認為生命需要高原,詩歌需要高峰。靠語言星粒取火的人,詩歌若要來一次飛升,從高原到高峰是最好的方向和選擇。唐詩宋詞是一群偉大的古代詩人前赴后繼所成就的,是唐宋時代的詩詞“高峰”?!案咴⒏叻濉辈粌H關(guān)乎每個詩人,還關(guān)乎當(dāng)下詩人在時代氣血作用下的生存姿態(tài)和精神樣貌。詩無止境,珠峰在成長,詩人也在成長,詩歌“高峰”是一個時代的精神標(biāo)高,是生成的,創(chuàng)造的,誕生在你追我趕、波瀾壯闊時代風(fēng)云中,需要“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擔(dān)當(dāng)。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摧成墨未濃”,撫摸這本還帶著油印書香的《山海間》,我仿佛看見在高高的雪原上,萬里朝圣跋涉的蠻荒詩行,她究竟能走多遠,取決于讀者和時間。但丁說:“把燈提在身后,只身走進黑暗?!边@么多年,我提著詩歌之燈,一路向西,從西湖到西藏,從東海之濱到萬里羌塘,從溫潤水鄉(xiāng)到冰天雪地,最后從援藏到留藏,在“黑暗”的孤寂中走向鴻蒙星空。海拔的落差、強烈的地域和文化的反差、物境語境心境與境界比量的高差、主動的使命擔(dān)當(dāng)與命運對我的天意加持,都賜予我內(nèi)心的審美風(fēng)暴,油然而生宇宙意識蒼生情懷。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也是江南游子深入自然肌理,由觀察到行動,行走在祖國的最高處,扎根在高原的最基層,愿留不歸,用腳步丈量、追尋高原詩歌向著詩歌高原邁進的必由之路。
使命在身,不容懈怠;山高水長,砥礪前行。
最后,再次感謝《詩刊》社、中共西藏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qū)文聯(lián)的主辦,感謝中國詩歌網(wǎng)、西藏作協(xié)的承辦,感恩所有的嘉賓、媒體和工作人員,是您讓我們在金秋的北京,有著如此美好的相聚……萬分感謝!扎西德勒!
責(zé)任編輯:次仁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