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盛朝
(中國銅業(yè)西南分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
硫化銅礦資源越來越少,但銅的需求量還在增加,使世界各國銅原料供應地不斷擴大,工業(yè)礦石類型不斷增加,生產(chǎn)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也有了重大變化。氧化銅礦的處理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開展難選氧化銅礦石的浮選試驗研究,對于銅礦資源的供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非洲某氧化銅礦石經(jīng)化驗分析原礦銅品位8.535%,氧化率99.23%,礦石呈淺綠灰色,物質組成主要是氧化銅礦物和極少量硫化銅礦物,氧化銅礦物有孔雀石、藍銅礦、赤銅礦、黑銅礦、土狀黑銅礦、硅孔雀石、自然銅等。氧化率高、含泥量大、結合銅含量高、細粒不均勻嵌布,礦石致密堅硬,表面和斷面上有清晰可見的藍色或綠色的各種銅礦物,銅礦物嵌布粒度普遍很細。表1和表2分別列出了該礦的銅物相、多元素分析結果[1]。
表1 原礦銅物相分析結果
表2 原礦多元素分析結果
從表1和表2看出,脈石礦物以石英和鎂的氧化物為主,其次是鐵的氧化物和鋁的氧化物,鈣的氧化物較少。該氧化銅礦的銅品位較高(8.535%),銅的氧化率為99.23%,在氧化銅礦物中,游離氧化銅含量占主導,而在硫化銅礦物中,以活性硫化銅占主導。由于高氧化率和嵌布粒度細,還有一定的泥化,導致該氧化銅礦浮選難度大。
用浮選方法處理氧化銅礦,磨礦細度為-0.074mm分別占80%、85%、90%、95%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磨礦細度為-0.074mm占95%,銅精礦產(chǎn)率為25.42%,品位為18.02%,回收率為59.48%是較為理想的選礦指標。
試驗中硫化鈉用量 5000g/t、浮選時間8分、磨礦細度為-0.074mm占95%,捕收劑用量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捕收劑L-01用量(g/t)試驗結果
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捕收劑L-01用量為1000g/t是較為理想的選礦指標。
通過不同活化時間的試驗結果對比,活化時間10min為最佳,不同用量的抑制劑、活化劑用量的試驗結果對比,藥劑用量見圖1。
圖1 閉路試驗流程圖
藥劑制度不變,用量為1000g/t不同捕收劑對比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捕收劑試驗結果
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捕收劑L-01選礦指標較為理想。
閉路流程見圖1,試驗結果見表5。
表5 閉路試驗結果表
(1)原礦石是高氧化率的氧化銅礦(氧化率99.23 %),嵌布粒度細,磨礦過程中還有一定程度泥化,屬難浮選礦石。
(2)該氧化銅礦使用捕收劑L-01產(chǎn)率達35.88%,精礦品位達17.25%,回收率可達80.78%,這是較為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