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蕾
(漢江師范學院 湖北十堰 442000)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思想觀念發(fā)生巨大變化,志愿精神逐漸深入人心。無論是在讀的學生,還是步入社會的成人,他們都具有志愿精神,積極地參與各類志愿者活動。志愿者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為他人提供幫助,傳播志愿服務精神,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志愿者核心理念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對大學生志愿者而言,據(jù)此引申的宗旨便是“服務師生、服務校園、服務社會”。無論在哪個時代,志愿者精神都是必須大力推崇的,一方面,可以促進志愿者本身的能力發(fā)展,通過志愿者活動吸引其他成員參與其中,達到宣傳志愿者精神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進社會發(fā)展,通過對志愿者精神的宣傳,提高人們思想素質,從而有利于構建一個和諧美麗的社會,達到“你幫我、我?guī)湍恪钡纳鐣L尚。這對促進社會發(fā)展是極有意義的。對大學而言,通過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學校培養(yǎng)既有能力又有素質的人才,實現(xiàn)真正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辦學宗旨。
然而在當前的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發(fā)展過程中,依然面臨各種問題,阻礙其有序發(fā)展。在志愿者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會面臨來自認識偏差的問題,也會面臨來自內(nèi)部的問題。對大學而言,充分開發(fā)志愿者活動的意義,通過志愿者活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目標,又有利于促進志愿者組織本身的發(fā)展。
在當前的大學生志愿組織架構中,雖然志愿者組織實行自主發(fā)展,但在隸屬關系上,依然是基于學校建立的組織,即校級組織,在組織發(fā)揮職能的過程中依然受到校級領導的影響。因此,由于教師和學生的出發(fā)點不同,則造成主觀認識上的偏差。
對學生而言,更多的是提高志愿者全體的實踐能力和志愿者服務精神,通過志愿者活動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學生參與進來,培養(yǎng)一個有愛的集體。對教師而言,更多的是考慮志愿者組織的影響作用,通過志愿者活動宣傳本校的學生生活和學校校風,并結合行政單位的宣傳效果,打造一個志愿者服務精神濃厚的城市。由于對大學生志愿者活動存在主觀認識上的偏差,便會影響志愿者組織的發(fā)展,也不利于開發(fā)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1]。
優(yōu)秀的大學生志愿者活動,其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是需要諸多因素的,需要時間的積淀,在陸續(xù)的實踐志愿者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自身的志愿者服務精神,并由個人影響到整個集體,培養(yǎng)集體的志愿者服務精神,從而形成自己的志愿者組織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加入的每一個人。
在實際的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發(fā)展過程中,普遍存在志愿者隊伍成員流動性較大,缺乏穩(wěn)定性的問題。如在每一年的開學季,志愿者組織都會進行大量的宣傳,從而擴大組織的影響力,吸收新鮮的血液,促進志愿者組織的有序發(fā)展,其主要是基于大學生思想開放和包容,對新鮮事物有好奇心。然而在后續(xù)的發(fā)展中,部分成員由于缺少自控力,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該部分成員的積極性降低,在中途便離開志愿者組織,最終則會導致志愿者成員偏少,不利于志愿者活動的有序開展,影響志愿者活動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形成。
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缺乏創(chuàng)新力也是大多數(shù)志愿者組織的通病。對于大學生志愿者組織而言,保持新鮮活力是歷屆組織領導者關注的重點問題,一方面,要考慮常規(guī)的志愿者活動;另一方面,要開拓新的志愿者活動。如對接部分養(yǎng)老院和福利院進行志愿服務,最終依然面臨創(chuàng)新力不足的問題。
對于大學生志愿者組織而言,其主要活動內(nèi)容便是關注養(yǎng)老人士、為校園活動提供志愿服務、對社會上的部分活動進行志愿服務,如奧運會、世博會或者交通監(jiān)督等。對于大一新生而言,當類似活動重復出現(xiàn)時便會降低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萌生退出志愿者組織的念頭。
因此,對于大學生志愿者組織領導者而言,提高志愿者活動創(chuàng)新力是極其重要的,一方面,有利于吸引新生加入志愿者服務組織,從而吸收新鮮血液;另一方面,有利于志愿者成員保持新鮮感,從而提高其積極性,有利于大學生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形成[2]。
大學是學生積累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場所,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一個重要場所。
因此,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積累知識的能力是大學的辦學目標之一。思想道德素質即是人們的思想觀念、政治立場、價值取向和道德情操。而大學的志愿者服務組織,則是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形式,通過志愿者服務活動,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實踐能力,促進自身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質。
大學生志愿者組織是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場所。志愿者活動則是培養(yǎng)大學生三觀的重要途徑,志愿者活動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對大學生的影響也是長久的,對于構建大學生正確三觀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創(chuàng)建志愿者活動,則為大學生提供了志愿服務平臺,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使學生可以在活動中正確認識自身長處和短處,如在養(yǎng)老服務活動中,則需要具有較高溝通技巧能力的學生,站在老人的角度和老人進行溝通。
因此,志愿者服務活動,可以使學生進行清晰的自我認知。除此之外,通過豐富的志愿者活動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如在進行活動之前,需要準備好充足的物資。在準備物資當中,有些就需要動手實踐,如給老人也祝福賀卡,此時就需要根據(jù)對方年齡或者事跡進行正確地填寫[3]。
大學生不僅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存,也要有較高的實踐能力,還要有與之相配的道德素質,只有三者具備,才是一名真正的人才。
對于學校而言,傳授學生知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職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而志愿者活動,是實現(xiàn)學生綜合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志愿者活動是以志愿服務精神為宗旨的,每一位新加入的成員在志愿活動之中勢必會受到志愿服務精神的影響,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
除此之外,志愿者活動大都是要進行實踐操作的,大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其實踐能力,從而使其具有適配社會需求的能力,培養(yǎng)其走向社會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教書育人,既是教師的責任,也是學校的義務。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發(fā)展需求,學校有義務培養(yǎng)具有高素質和高能力的人才。一方面,可以實現(xiàn)學生的個人成長需求;另一方面,能滿足社會的發(fā)展,從而促進社會的發(fā)展。
從實踐育人的角度而言,大學生志愿活動更加注重實踐育人,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個人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主要采用主動影響的方式,如展開一場英雄事跡宣傳會,通過講解英雄事跡,從而起到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質的目的。該主動方式對于當今的學生而言并不適合。當代的大學生更加具有探索精神,對于強加于自身的影響并不十分在意。因此,采用志愿者活動的方式,使其在潛移默化之中接受志愿者服務精神的影響,從而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和成長,對學生的影響也更加深遠,學生也樂于接受該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彰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4]。
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時效性不高的現(xiàn)象,對于學生的影響時間較短,影響程度也較低,究其原因便是時效性不高。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高校要轉變思想政治教育思路,通過運用新式的教育方式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通過采用志愿者活動的方式,便能夠顯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眾所周知,當代大學生具有更高的自主意識,更加熱衷于嘗試和探索新事物,對于舊事物則積極性不高,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便要立足于當代大學生本身,結合其思維和性格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志愿者活動對志愿者組織是新事物,學生則有更高的積極性參與到實際的志愿者活動中來。志愿者活動里面的社交功能也能夠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社交來保持加入志愿者組織的新鮮度,便可以使得學生能夠在志愿者組織待得更久,通過不斷地參與實踐活動,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相比較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無疑更加具有時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于學生也是極其重要的,只有樹立正確的政治理念、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素質才能夠使學生真正融入社會。因此,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采用志愿者活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無疑是極其有必要的。通過志愿者活動進行育人,效果無疑更加明顯。采用志愿者活動的方式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載體,使學生可以更加主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培養(yǎng)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成為一名有擔當?shù)拇髮W生。
采用志愿者活動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利于確保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有序開展。對于任何組織而言,培養(yǎng)成員的價值觀都是極其重要,一方面,可以滿足成員的自我發(fā)展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組織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在志愿者組織中,通過志愿者活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成員更加明確地了解志愿者活動的概念和意義,有利于其培養(yǎng)志愿者服務精神,從而可以促進志愿者活動的順利開展,反過來借用志愿者活動來促進成員發(fā)展。
綜上所述,對于在讀的大學生而言,通過大學生志愿者活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極有意義的,通過對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宣傳,可以吸引其他學生參與其中,從而逐漸壯大志愿者服務隊伍,更好地宣傳志愿者服務精神,有利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在踐行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素質。在志愿者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一方面,面臨來自認識偏差的問題;另一方面,面臨來自內(nèi)部的問題。對于大學而言,充分開發(fā)志愿者活動的意義,通過志愿者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目標,也有利于促進志愿者組織本身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