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
在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的年代,電視機幾乎承載了我們童年所有的歡樂。
小時候,家里第一臺電視機的樣子你還記得嗎?守在電視機面前等候精彩節(jié)目的那份期待和幸福感你還擁有嗎?
伴隨著網絡的普及,那些圍繞著電視機的美妙夜晚好像距離我們越來越遠。
從一臺小小的電視機,我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輝煌,如今又看見了另一個更加輝煌的時代正在趕來。
機械電視機時代
1925年,英國。一天,倫敦一家最大的百貨店門口擠滿了顧客。他們并非前來購物,而是趕來看一個年輕人的“神奇魔盒”。
據(jù)這個20多歲的小伙子說,他發(fā)明了一種機器,能把接收到的圖像再現(xiàn)出來。但是觀眾們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從那個簡陋的顯示屏上,他們只看到了模糊不清的影子。
在一片嘲笑聲中,小伙子慌忙地解釋:“對不起、對不起,現(xiàn)在的技術還不成熟?!碑敃r沒有人會預料到,這個看上去有些呆頭呆腦的青年,這個被人嫌棄的“魔盒”,會改變一整個時代。這個年輕人就是未來的“電視之父”——約翰?洛吉?貝爾德。那個“神奇魔盒”,就是世界上第一臺電視機——機械電視。
每一個好看的未來,都始于不被看好的現(xiàn)在。
1935年,英國廣播公司使用了更加清晰的電子電視,次年秋天正式向倫敦市民播送電視節(jié)目。屬于電視機的時代,來臨了。
黑白電視機時代
1958年,天津無線電子廠制造出了中國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取名“北京”,被人譽為“華夏第一屏”。
那一年,全國只有50多臺電視機,在很多中國人的印象中,電視機也只是一個傳說。
20世紀七八十年代,電視機開始在全國普及。不過在那個憑票供應的歲月,買臺電視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那時看電視是論“群”的,誰家有電視機,誰家晚上必定高朋滿座。在那個衣裝以黑、藍、灰為主色調的年代,這方黑白灰的小天地,對于我們的父輩來說,就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大世界。
《渴望》《西游記》《紅樓夢》《霍元甲》《上海灘》《濟公》《血凝》……那時候電視節(jié)目少的可憐,但是每一個都成了難以超越的經典。
聽父母說,我們家買的第一臺電視機是20世紀80年代初,爺爺和父親花了200多元“巨款”,買回的14寸“黃山牌”。電視機蓋著“紅蓋頭”進村的那一天,鄉(xiāng)親們爭相祝賀,有的竟然還買來鞭炮。
當天晚上,家里就擺下了好幾桌酒席,買電視機請客比過年時的殺豬宴還要熱鬧,這估計是空前絕后的事情了。
電視機在當時是家里最金貴的物件,為了不讓小孩子隨意亂碰,家長總是指著滿是雪花點的顯示屏,嚇唬道:“那個東西放映發(fā)熱之后會很軟,一碰就破了。”
小時候,一群小伙伴只能眼巴巴地瞅著,沒有大人在場根本不敢亂動。這個謊言,終于在未來的某一天于父親“啪啪啪”地拍擊下,三觀盡毀。
那么皮實的黑白電視,也像我們皮實的童年一樣,不知不覺就走完了屬于他們的最美好的時光。
彩色電視機時代
1954年,世界上第一臺彩電誕生,美國無線電公司的CT-100,12英寸。16年后,中國也在天津制造出了屬于自己的第一臺彩電。
終于,屬于中國電視最瘋狂的年代來臨了。
那時候電視和電冰箱一樣幾乎成為那個年代中國家庭現(xiàn)代化的代名詞,任何品牌的電視機都非常緊缺?!包S山”“昆侖”“孔雀”“飛躍”等現(xiàn)在早已淹沒上歷史記憶中的品牌,曾名噪一時。
從1958年3月生產出中國第一臺電視機,到1987年產量超過美日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國,中國電視人用了29年,并將這一榮譽保持至今。
1993年,為了結婚,小舅花下血本買了臺將近3000元的松下彩電,用盡了他積攢了兩年的工資。即便之后他過了相當長緊巴巴的日子,但是那一天他卻成了村里最驕傲的新郎官。
此后但凡假期,我都會擠占著小舅的那間狹窄的婚房,從那個五顏六色的顯示屏中,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光彩奪目。
當然,最討厭的是每個周二的下午,那張七彩的“大餅”是每一個少年人揮之不去的“噩夢”。
液晶電視時代和OLED時代
進入21世紀,液晶電視越來越普遍。每家每戶都淘汰了“大頭”電視機,換上了大屏液晶電視。電視變得越來越薄,占地也越來越少。
輕便,成為了新時代的關鍵詞。
2004年,我們家用的是10多年前敲鑼打鼓迎接回來的索尼218,就是電視劇《我愛我家》老傅家客廳里的那臺。按照大姐的說法就是,放在家里忒寒磣了。
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大姐給自己制定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工作后為家里添置一臺新彩電,可沒想到過年回來,我們家竟然多了一臺32英寸的液晶超薄電視。
這個時代的變化真的很快,一不留神,你就發(fā)現(xiàn)曾經的引以為傲,變成了無人問津。
“那時人們的收入普遍偏低,誰家有一臺電視機都能成為新聞,惹得周圍人羨慕不已?!碑斘医o家里的新房裝備了一臺64寸的曲屏大電視的時候,母親依舊會經常沉浸在二三十年前的美好回憶中。
如今的電視,曲面屏、AMO、OLED屏各種概念層出不窮,質量越來越好,價格也越來越親民了,電視屬于奢侈品的光輝歲月最終成為了漸行漸遠的背影。
投影時代
現(xiàn)代信息技術領域,有一個最新的關鍵詞:無屏時代。有科學家曾大膽預言:“下一個10年或將進入無屏時代?!?/p>
回憶一下你家里的電視有多久沒打開過,是不是已經落滿了灰塵?電視淪為擺設,似乎真的要跟它說再見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離開了電視機,越來越多的人從另一種顯示技術上找到了歸宿——智能投影。
幾年前,我如果告訴你,把上百英寸的大屏縮進一個飯盒大小的盒子里,走到哪里都能投放出來看電影,你一定覺得那只是個玩笑。
2011年,一個年輕人在一段概念視頻里,看到手機與投影“合體”,被深深吸引,他堅信“未來的電視一定是無屏的”,為實現(xiàn)這個想法至此踏上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
兩年多后,結合了投影機和電視二者優(yōu)勢的產品誕生了:只需要一面白墻,就能投放出上百英寸的大屏;它不用像傳統(tǒng)投影那樣,需要連接各種線,而是開機就能用,無需安裝;采用電視芯片,畫質進行了專業(yè)調校,更適合看電影電視??;現(xiàn)在它自帶哈曼卡頓音響,無需再額外裝置音效設備。
可以說,這種打破投影和電視明顯界限的創(chuàng)新是顛覆式的。
一開機,如同把電影院搬回了家:一家人圍坐在客廳,一起觀看熱播大??;小情侶也可以將它投射到臥室的墻上,共同感受一部浪漫愛情片;一個人的時候還可以窩在沙發(fā)里,伴隨著愉快的綜藝度過每一個休閑的時光……
這是一個快速迭代的世界,每一天都有新的事物誕生。
科技改變生活,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新型科技服務于大眾,無論我們對過去的時代有多么懷念,最終都要接受新技術的洗禮。
再見,電視機。
即便有再多的不舍,但我們始終相信,所有的失去必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