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素馨花與粵人風情

      2021-12-29 21:16:39周正慶馮浩宸
      嶺南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陽江湯顯祖廣州

      周正慶,馮浩宸

      (1.暨南大學 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2;2.暨南大學 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廣東 廣州 510632)

      一、素馨傳入肇自廣東

      關于素馨花傳入的記載,最早見諸文獻的為晉人嵇含(263-206)撰《南方草木狀》中引漢人陸賈(前240-前170)所著的《南越行紀》一文:“南越之境,五谷無味,百草不香,此二花特芳香者,緣自別國移至,不隨水土而變,彼之女子以彩絲穿花心,以為首飾。”[1]11陸賈并沒有明確指出此花傳入之國別。嵇含在《南方草木狀》指出:“耶悉茗花、末利花皆胡人自西國移植于南海,南人憐其芳香競植之”[1]11,又在“指甲花”條中再次明確素馨花來自大秦國:“(指甲花)其樹髙五六尺,枝條柔弱,葉如嫰榆,與耶悉茗、末利花皆雪白,而香不相上下,亦胡人自大秦國移植于南海”[1]29,這是素馨花由國外移至中國第一次有國別的明確記載。

      唐人段成式(803-863)有載:“野悉蜜,出拂林國,亦出波斯國。苗長七八尺,葉似梅葉,四時敷榮。其花五出,白色不結子,花若開時,遍野皆香,與嶺南詹糖相類。西域人常采其花,壓以為油,甚香滑”[2]153。

      上述可知,素馨花在國外種植的范圍很寬泛,但傳入中國的路徑指向并不多,僅為中國南海。

      有宋一代,是素馨花在中國種植的迅速發(fā)展與推廣時期。在廣東和福建,素馨花的栽種非常普遍,宋人有詩如此描述:“繁盛閩南粵,潛藏霜雪天。素云生寶髻,剩馥借龍涎”[3]101。

      當然,除了閩廣,南方的其他地域也產素馨花,但以庭院種植為主,范成大作了如此記載:

      素馨花:(廣西)比番禺所出為少,當由風土差寒,故也。茉莉花亦少如番禺,以淅米漿日溉之,則作花不絕,可耐一夏,花亦大且多葉,倍?;?。六月六日,又以治魚腥水一溉益佳。以米漿和魚腥水栽種花,是庭院花卉栽培之所為,而非規(guī)模化種植之良方[4]114。

      宋代,素馨花由南經福建而北傳播,宋人髙似孫的記載頗能說明:“耶悉茗花,是西國花,色雪白,胡人攜至交廣之間,家家愛其香氣,皆種植之?!盵3]143從髙郵人陳造《長句簡諸公縣圃酴醾小宴》[5]406、浙江寧海人舒岳祥《賦素馨花》[6]191等文人留下諸多吟哦園林之作可知,素馨花雖然也栽種于長江下游流域,但只是作為園林之觀賞花卉。

      黃河流域,氣候嚴寒,不適宜素馨花生長,由于皇家與達官貴人、名人雅士對素馨花之喜愛,自宋代以來一直有所栽種,人們對之更為呵護,素馨只是溫室中嬌花,或是苑圃中作為稀有之觀賞植物,宋人孟元老在“瓊林苑”詩中對素馨花之富貴珍稀有所說明[7]676。

      明代,人們對素馨花的生長規(guī)律有更多了解,掌握了更細的種植技術,素馨花栽種范圍進一步拓展,自海南島至東北均可看到其蹤跡,但仍以廣東的栽種量為大,素馨與茉莉、香櫞、烏欖、綠欖一樣,成了廣東“府縣俱出”的傳統物產[8]653。清初,廣州城郊已經是“十里為花田彌望,皆種素馨花”[9]31的繁榮情景。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素馨花最遲自西漢由大秦國傳入廣東南海,其后又持續(xù)從拂林(大秦與拂林均指今西亞和南歐地區(qū))和西域(今敦煌市以西地區(qū))地區(qū)以更廣泛的方向傳入我國。宋代,經福建傳至黃河流域乃至以北地區(qū),影響全國,至清初,成為具有廣東地理標志的名花。

      二、素馨花名源于廣東

      “素馨花”傳入中國,稱謂有所不同,稱“耶悉茗花”,又稱“野悉密”等,而變稱為“素馨花”者,乃源于以廣東、云南等地的民間傳說。

      流行于廣東的傳說,最早見諸宋代文獻記載。宋人陳景沂曾說道:“素馨,舊名那悉茗,一曰野悉蜜。昔劉王有侍女名素馨,其冢上生此花,因以得名”[10]510。

      宋人方信孺“花田”詩也反映了類似的內容:“千年玉骨掩塵沙,空有余妍剩此花。何似原頭美人草,樽前猶作舞腰斜?!痹娗案轿模骸霸诔俏魇锶鞘?。平田彌望,皆種素馨,一名那悉茗[11]22。

      清人將上述傳說進一步具體化:“(南漢)后主(劉倀,公元943-980,在位期間為公元958—971年)貴妃李氏,宦者李托養(yǎng)女也,后主納托二女于后宮,長者冊為貴妃,凡國政稟托以行。美人李氏,亦托養(yǎng)女,后主既立托長女為貴妃,復以其次女充美人之職,一時并寵,宮中稱極盛焉。又同時有宮人素馨,以殊色進,性喜插白花,遂名其花曰‘素馨花’。波斯女失其名氏,黑腯而慧,光艷絕人,性善淫,后主甚嬖之,賜名媚豬。后主荒縱無度,益求方士媚藥為淫?之戲,又選惡少年配以宮婢,使褫衣露偶,扶波斯女循覽為樂,號曰大體雙,卒以此亡國”[12]879。

      流行于云南的傳說在時間上比廣東晚了很多。明代《滇略》的記載最為典型與詳盡,明人認為素馨花其名來源與宋代云南段氏大理國諸侯王素興荒政有關:

      段氏素興,以宋慶歷中嗣位,性好狎游,廣營宮室于春登,堤上多種黃花,名繞道金棱。云津橋上多種白花,名縈城銀棱。今二棱河名由此也。每春月必挾妓幸,載酒自玉案三泉,遡為九曲流觴,男女列坐,斗草簪花,以花盤髻上為飾,今花中有素馨者,以素興最愛,故后人名之也,又有花遇歌則開,有草遇舞則動,素興令妓歌者傍花,舞者對草[13]84。

      清代,素馨花在云南的傳說,與明代大同小異,在此基礎上稍作修改補充而已:

      時仁宗慶歷元年也,素興年幼,好佚游,廣營宮室。于東京筑春登、云津二堤,分種黃白花其上,有“繞道金棱”、“縈城銀棱”之目,每春月,挾妓載酒,自玉案三泉溯為九曲流觴,男女列坐,斗草簮花以為樂。時有一花,能遇歌則開,遇舞則動,素興愛之,命美人盤髻為飾,因名素興花,后又訛為素馨云。素興立五年,征斂苛急,民不安生,髙國相與諸大臣共廢之,后死,偽謚天眀[14]183。

      素興,宋代仁宗慶歷元年(公元1041年)即位,在位五年。

      至于素馨墓所在之地,宋代已有相關傳說,所見最早傳說應為宋人黃曄所著之《龜山志》,可惜此書已經佚失,同時代的謝維新在《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別集卷《素馨》條中有簡單的引文:“舊名那悉茗,昔劉王有侍女名素馨,其冢上生此花”[15],內中并沒有對墓地具體地址作明晰的交代。

      明人陳耀文通過對文獻作了考證后認為:“素馨花玉女冢在肇慶府,陽江縣玉女名素馨,死葬于此,其墓上生那悉茗花,因名素馨,其花舊名那悉茗因生于素馨冢上,故名”[16]1768。然而,清人梁廷枬則持不同的說法:“素馨,后主司花宮女,以色進御,封美人。性喜簪那悉茗花,因名之素馨。死,葬興王府(今廣州)城西北郊。后主痛之。使人多植那悉茗花于冢上,號其地曰素馨田,墳曰: “素馨斜”[17]36。

      溯故事演變之情形,素馨花最早傳說為宋人述說南漢之故事,故我們可以認定素馨花之得名最早應為南漢時期,最遲至宋代,至于素馨之墓終歸之處,文獻顯示廣東記載為多,清初以后則以“廣州城西北郊”說為引用者最。

      三、素馨花與嶺南風情

      廣東人將素馨花視作美與愛的象征,普遍用于日常與歲時社交民俗,嶺南風情的形成深深打上了素馨花的烙印。

      (一)素馨花與海陵風情

      陽江是廣東中部一個重要的城市,省內地理位置扼南海而居中。

      陽江秦時屬南???,漢歸合浦郡。東漢時,孫權將高涼縣從漢時的合浦郡分出,設為高涼郡,轉由廣州管轄。 南北朝,公元527年(梁大通元年)高涼郡從廣州分出 ,升格為州 。隋唐以后,稱謂屢有變化,唐時稱“恩州”,明至清到民國稱陽江縣。 可見,陽江政區(qū)歷史沿革特點,于粵東與粵西歸屬兩邊搖擺。地理位置的特點,使陽江地區(qū)民俗既具傳統的平穩(wěn),又具偏遠的蠻荒氣質。

      陽江“倚山瀕海,氣習頗殊,好勇輕生,不循禮法,僑寓多惠湖之人?!盵18]411此地人民能歌善舞,豪邁中不失奔放與深情。作為貞潔淡雅之素馨花在陽江地區(qū)深得民間喜愛,成為受民眾歌詠的對象,不難理解。

      素馨花與陽江的傳說,因湯顯祖的到來,增加了幾許人間風情。

      陽江南部的海中,有一島嶼叫海陵島,又稱閘波大角灣。海陵島因其海水湛藍,沙質潔凈,浪漫的民風,被稱為“南方北戴河”和“東方夏威夷”。

      貶經此處的湯顯祖曾登臨此島,湯翁 “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酸楚的性格,與此島盛開的素馨花相互映照,增添了些許幽媚的風情。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上書《論輔臣科臣疏》彈劾申時行、楊文舉等官員而被貶到徐聞縣,降為徐聞典史,后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

      湯顯祖被貶后,于萬歷十九年(1591)九月初九日“過別從姑諸友”,“經贛州,越梅嶺,自保昌(南雄)下船”,“過英德湞陽峽”,“十月中到廣州”,“迂道往游羅浮山”,“十一月初七日,自廣州舟行到南?!保敖浵闵?、澳門、恩平到陽江,由陽江乘海船(烏艚船)過瓊州海峽直抵潿洲島看珠地?!盵19]99-102

      湯顯祖南下時,經過海陵島,見到云集在戙船澳的漁船和眉黛一般的青山,如同練一般霧靄鎖著海面,聽到當地人講述發(fā)生在海陵灣關于素馨花的傳說,以及關于雙魚石動人的愛情故事,有感而作《陽江望夫石》一詩:

      峰如眉黛翠如環(huán),破鏡迷離煙霧間。昨夜雙魚何處去,戙船多在海陵山[20]334。

      在陽江期間,湯顯祖在閘坡、雙魚、羅琴等地先后寫下了《南恩中火詩》《陽江道中》《陽江無底潭》《陽江望夫石》《恩州午火》《蓮塘驛》等六首詩。然而,湯顯祖的聞名卻因《牡丹亭》一書,因此書湯翁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但此書的形成與湯顯祖在陽江的游歷不無關系,甚至可以說是受到素馨花傳說的啟發(fā)而寫就。

      先讓我們看一下《牡丹亭》故事梗概。

      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立著一位佳人,說同他有姻緣之分,此后,常思念夢中情境。南安太守杜寶之女名麗娘,才貌端妍,從師陳最良讀書。她讀到《詩經·關雎》一章,因傷感而至花園尋春,從花園回來后在昏昏睡夢中,夢見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畔幽會。

      一夢之后,杜麗娘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囑咐丫鬟春香將其自畫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陽安撫使,委托陳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觀”。三年后,柳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庵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發(fā)現杜麗娘就是他夢中見到的佳人。

      杜麗娘魂游后園,和柳夢梅再度幽會。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前往臨安。

      杜麗娘的老師陳最良看到杜麗娘的墳墓被挖掘,告發(fā)柳夢梅盜墓之罪。

      柳夢梅在臨安應試后,受杜麗娘之托,送家信傳報還魂喜訊,結果被杜寶囚禁。發(fā)榜后,柳夢梅由階下囚一變而為狀元,但杜寶拒不承認女兒的婚事,強迫她離異,糾紛鬧到皇帝面前,皇帝為情所動,恩準兩人陰陽結合,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在陽江,宋代的文人也構建了一個關于素馨花故事,這個故事也與愛情、生死有關,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解讀到,宋人認為素馨花最先在陽江種植,其后傳播到肇慶的認知過程。

      由湯顯祖聯想到《牡丹亭》,再由相關的愛情故事,聯想到素馨花及其愛情故事,形成了當今陽江人的思維聯想。故此,陽江人在湯顯祖曾經到過的牛塘山上建立一亭以紀念湯顯祖,亭上有碑,碑上刻有關于湯顯祖與素馨花相關之詩:

      綺夢牽梅枊,芳心寄素馨。湯翁留絕唱,爭說《牡丹亭》。

      可見,在當今陽江人的心目中,湯顯祖是受到素馨花傳說的影響而寫成《牡丹亭》一書。

      誠然,萬歷二十一年(1593),湯顯祖從徐聞歸來,改赴浙江遂昌知縣,再過陽江。而《牡丹亭》成書于萬歷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之間,在時間節(jié)點上,絕對不是偶合,相似的花與人的故事情節(jié)亦很難說二者沒有關聯與勾連??梢?,素馨花因素的介入,使陽江人的性格增加了嫵媚妖嬈的風情。

      (二)素馨花與羊城風情

      “素馨出南海,萬里來商舶”,自漢代素馨花傳入廣州地區(qū)以來,對廣州人的物質與精神生活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首先,素馨花被廣州人普遍用于制作香品增加體香,以香花洗面,焚香讀書等日常生活中。在宋代,廣州人受大食等國使用香水習俗的影響,用素馨花與茉莉花一起制作香水,廣州“龍涎香”聞名遐邇,其制作方法是:

      古龍涎香:沉香半兩,檀香、丁香、金顏香、素馨花各半兩,木香、黒篤、實麝香各一分,顏腦二錢,蘇合油一字許右,各為細末,以皂子白濃煎成膏和勻,任意造作花子佩香及香環(huán)之類,如要黒者,入杉木烰炭少許,拌沉檀同研,卻以白芨極細作末,少許熱湯調得,所將篤耨蘇合油同研,香如要作軟者,只以敗蠟同白膠香少許,熬放冷以手搓成鋌,廣南有最清奇,煮酒尤妙[21]517。

      龍涎香常被廣州人用于制作香囊:

      廣人謂取素馨半開者,囊置臥榻間,終夜有香,用之果然,素馨玉潔小牕前,采采輕花置枕邊,髣髴夢回何所似,深灰慢火煮龍涎[22]216。

      明代,流行于廣州地區(qū)的素馨香品很多,番禺人制作的心字香[23]571、情逗香[23]581極為著名。

      其次,素馨花對廣州地區(qū)的精神文明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由于素馨花“香清而體白”[24]419,明代官員通常以花明志,陳白沙的《素馨說》便是代表作,在詩詞中陳白沙認為素馨花具有“可已而已,不可已而不已”[25]121的無為隨和性格,將之引申為無為治國之道。

      復次,素馨花因其與人們的密切聯系,成為廣州人普遍認可的市花。

      漢代,廣州人“彩絲貫素馨為餙”[24]418,用素馨花編作花環(huán)戴于頭上以裝飾,至宋,這種習俗在每年六月素馨花盛產之季節(jié),“素馨嬌滿簮,”[26]27成為婦女佩帶時尚之品。

      明代廣州人依然保持著“貫花繞髻”習俗,“素馨花發(fā)暗香飄,一朵斜簮近翠翹,寶馬未歸新月上,綠楊影里倚紅橋”[27]311便是寫照。

      清代工部尚書杜臻南巡時看到南方婦女“花繞髻之飾至今猶然”,在其著作中加以記載[28]31,如杜臻所載之盛景,在廣州民俗中多有反映。

      明清時期的廣州,在素馨花上市之六七月的夜間,男女均頭戴素馨花環(huán)以避暑,“入夜?jié)M城如雪,觸處皆香”[29]609,確是城中一大妙景也。又由于“南人喜以花為飾,無分男女,有云髻之美者,必有素馨之圍”[29]610,但因為素馨花“宜夜,乘夜乃開,上人頭髻乃開。見月而益光艷,得人氣而益馥,竟夕氤氳,至曉萎,猶有余香。懷之辟暑,吸之清肺氣”[29]609之習性, 所以人們只能在天未亮之“昧爽往摘”[29]608,并且“覆以濕布毋使見日”[29]608,已開者只能置之不用了,素馨花上市時“花客渉江買以歸,一時穿燈者作串與瓔珞者數百人,城內外買者萬家,富者以斗斛,貧者以升,其量花若量珠”[29]608-609,一派買賣興旺之景象。

      素馨花是廣州端陽、七夕二節(jié)應節(jié)之花, 在“七夕節(jié)”,人們制作素馨花燈、素馨花艇,以增加節(jié)目之氣氛:“花又宜作燈。雕玉鏤冰,玲瓏四照,游冶者以導車馬。故揚用修云:‘粵中素馨燈,天下之至艷者?!盵29]609又說:“廣中七七之夕,多為素馨花艇,游泛海珠及西濠、香浦。秋冬作火清醮,則千門萬戶皆掛素馨燈,結為鸞龍諸形,或作流蘇,寶帶葳蕤,間以朱槿以供神?!盵29]641-642

      明清時期素馨花的生產已經發(fā)展成為一個配套成熟之產業(yè),形成了產供銷運一體化之商品生產體系,成為可以養(yǎng)活人民之一大產業(yè)。在廣州城郊有規(guī)模種植的花田,“珠江南岸有村曰莊頭,周里許,悉種素馨亦曰花田”[29]608。有專門運花往廣州銷售的碼頭,“花渡頭在五羊門南岸,花販每日分載素馨至城,從此上舟,故名”[29]610。有專門銷售之市場,廣州之花市,花市“在廣州七門”[29]43,“所賣止素馨,無別花,亦猶洛陽但稱牡丹曰花也”[29]43。故清初詩人居巢對素馨花于人民生活之作用做出了這樣的評介:“珠女至今顏色好,一生衣食素馨花”[30]705,誠不為過。

      清代中期以后,素馨花普遍用于廣州人的生活與歲時民俗種,逐漸演變成為廣州人最喜歡與常用的市花。

      素馨花不僅對陽江與廣州的人文風情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廣東的其他地方也普遍受到民眾的歡迎。如清代廣東端州府出產含有素馨花的頂湖茶被視為茶中珍品:“端州之白云山頂有湖,僧人于巖際種茶烹之,作素馨花,氣味甘淡而滑,然歲收止石許”[31]1617。

      近代以來,雖然素馨花仍然是粵人最常用之花,發(fā)揮著物質與精神層面的作用,但隨著外來勢力的入侵,素馨花過于嬌弱的秉性,不適宜提倡作為民族精神象征的花卉。另一種有著英雄傳說,高大,且有紅色基因的樹種木棉花,經文人的渲染與政府的提倡,取代了素馨花的精神地位,成了廣州城市之花。即使如此,曾經是廣州市花的素馨花,也為粵人的精神層面注入了彎而不折,性情潔雅的民間元素,成為廣東精神的一部分。

      猜你喜歡
      陽江湯顯祖廣州
      陽江十八子集團有限公司
      五金科技(2022年1期)2022-03-02 02:12:28
      沒有叫停!廣州舊改,還在穩(wěn)步推進……
      陽江開放大學
      創(chuàng)優(yōu)陽江 追求卓越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14
      117平、4房、7飄窗,光大來驚艷廣州了!
      陽江十八子集團有限公司
      五金科技(2020年4期)2020-09-23 08:54:06
      9000萬平!超20家房企廝殺! 2020年上半年,廣州“舊改王”花落誰家?
      房地產導刊(2020年7期)2020-08-24 08:14:22
      多彩廣州
      小讀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4:08
      湯顯祖
      心聲歌刊(2019年6期)2020-01-18 09:16:52
      湯顯祖墓園發(fā)掘的紛擾
      藝術品鑒(2017年9期)2017-09-08 02:22:48
      印江| 饶平县| 寻乌县| 浦城县| 师宗县| 崇礼县| 白朗县| 宝山区| 吴川市| 四子王旗| 兴山县| 罗甸县| 西宁市| 深泽县| 攀枝花市| 靖远县| 正宁县| 甘肃省| 宁蒗| 阳山县| 汉寿县| 钟山县| 镇康县| 攀枝花市| 平阳县| 偏关县| 探索| 六枝特区| 石狮市| 江山市| 潞城市| 华池县| 瓦房店市| 阿合奇县| 大新县| 盱眙县| 台湾省| 汝州市| 石楼县| 兴宁市|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