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點外賣,就是為了大快朵頤?,F在點外賣,我得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沒準能收獲胃口與心靈的雙重驚喜,也有可能是雙重驚嚇?,F在的外賣小哥早已不是原來按部就班送餐的模樣,簡直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才藝。
比如,有的外賣小哥具備讓人消氣的語言天賦。有一次,眼看著原定送餐時間過去半小時,我按捺不住給快遞小哥發(fā)了消息:“你到哪了?我要餓死啦!”幾分鐘后,我收到回復:“我在飛啊……10分鐘內到,北京市內沒有對手?!笨粗謾C,我想象著他在車流中風馳電掣、又抓緊等紅燈的時間給我回信息的樣子,隱隱擔憂他的安全,因饑餓而暴躁的心情也消解了。
有的外賣小哥則在搞惡作劇上有天賦。前天,單位晨會開到中午12點半,依然沒有散會跡象,于是我趕緊聯系外賣小哥:“我得過很久才能下樓取餐,一會兒辛苦你把餐藏起來,以防被人拿走!”不久,看到外賣小哥發(fā)來的照片,我驚呆了,我的外賣被掛到了樹上。他還附言說:“肯定別人偷不到!”我開完會沖出門一看,好家伙,面條和奶茶正在兩米高的樹上沖我微笑。無奈我只有一米六的身高,只得尋求幫助。同事幫我用樹杈捅了一會兒,無果。我又叫來保安大叔,梯子、鐵鉤子都用上了,終于拿到外賣。但打開后,看著坨成一團的面條,我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當然,我們吐槽外賣小哥的時候,他們對我們也有諸多怨氣。這個“國內最神秘組織”肩負的可不只送餐這么簡單的事,“賽車選手”“保密員”“演員”……他們的角色不計其數。
我表妹是名學生,家教比較嚴,晚上吃夜宵是被明令禁止的。有一天,她實在太饞了,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下單了兩個雞腿和一杯奶茶。備注欄里,她認真寫道:“門虛掩著,請一定悄悄進門!把外賣放在地上!沒吵醒爸媽,我給5星好評!”
送炸雞的外賣小哥真是盡職盡責,左手拎著鞋,右手拿著外賣盒,小心翼翼放好后準備離去。然而,就在此時,他的手機鈴響了:“您有新的外賣訂單啦!”聽到動靜,我姨媽姨父趕緊出屋,與光腳的外賣小哥四目相對。最終,表妹的一頓打未能幸免。事后,表妹致電外賣小哥:“怎么這么不謹慎!”外賣小哥很委屈:“這要求也太難了啊!”?
但依我看,碰到表妹這樣的用戶,保密還不算難,更難的是表演。因為這不僅要求外賣小哥有精湛演技,還要有過人的心理素質。表妹的學校規(guī)定學生不能點外賣,同學們就讓外賣小哥偽裝成家長送餐。他們描述的表演場景是這樣的:“你披上外衣蓋住工作服,聽到我叫‘爸爸’時坦然地把餐遞過去。別忘了,要面帶慈父般的笑容,肯定能順利躲過保安這一關!”
然而,現實總是骨感的。有一次,給表妹送餐的是個新手,演技一般。保安攔下他,并質疑表妹說:“昨天來的你爸爸不是他!怎么回事咧?”表妹沒說話,外賣小哥倒投降了:“俺只是跑龍?zhí)椎模俏乙_人……”一溜煙跑了。表妹于是被保安帶去訓話。
所以說,外賣小哥與外賣用戶之間應該互相體諒,因為送餐路上的坑可能是用戶挖的,也可能是外賣小哥挖的。實際上,下次點外賣時,我們會把之前的經驗全忘了,這次收到的是驚還是喜,全靠天命。
(許朋義薦自《環(huán)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