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君飛
總認為,生而美麗的人,會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心,不然看見美人怎么會感到如沐春風呢?其實這便是一種偏見,難道生而不美的人,就缺少善良美好嗎?以貌取人稱得上我根深蒂固的偏見。
我不知道自己的這種偏見從何而來。許多童話的結尾總講,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公主總是美麗善良的,王子總是英俊勇敢的。我是不是受了這種童話故事的影響呢?童話其實是希望、愿望和期待,我卻從中得到一個偏見,究竟是我的問題,還是童話故事的問題?我想,這更可能是自己的問題。
無疑,偏見會影響正見的生成。當我以貌取人的時候,難免會傷害到另一部分人。當我偏愛花朵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歧視荒草了。正確似乎是一種平衡,但它不會是一種刻意的討好。相信美的人必有一顆美的心,這是不是在討好外在的美呢?討好外在很容易,幾乎算得上油然而生,而探尋內(nèi)在并不容易,甚至需要智勇雙全和恒久的堅持。由此說來,當我選擇偏見的時候,就是選擇了一條容易走,也容易錯的路。
從飛鳥身上掉落的一根羽毛,會對天空產(chǎn)生偏見嗎?不是天空按著它,不讓它繼續(xù)飛行,而是因為它不再是融入整體、具備活力的一根羽毛。一根對天空心生偏見的羽毛,也會對大地心生誤解,認為是大地拽著它下來,阻止它一飛沖天。偏見不會孤立存在,一個錯誤會帶來另一個錯誤,正如我相信美人,就會懷疑丑陋。偏見是生命拋下的片段,又不能連接世界,它只能逐漸變成塵埃,蒙蔽自己,也瓦解自己。
偏見也是一種沒有道理的不滿吧,我不滿世界上還有那么多生得丑陋的人,我不滿大地沒有開遍美麗的鮮花,我就一味地美化美人、贊美鮮花,替他人做主,為世界鳴不平,這豈不荒唐可笑?偏見意味著見識的狹隘和心胸的不完備,還有隱藏著的自私心。天空會為一根羽毛惋惜,大地會為一根羽毛包容。天地無私,看似無情,卻有大善大美。我生在天地間,即使再不滿,再有偏見,言行再荒唐,天地也照樣給我藍天陽光、鮮花美景,給我的待遇與他人無異,因為天地無偏見,才有其神秘的博大公正。
不滿一多,我就會偏激。人在偏激的時候,就會遠離正見,不但水潑不進,而且還會把水錯認為火。偏激會給人帶來掏空感,甚至會傷害到他人,其實對誰都無益,也改善不了周圍的生態(tài)。當一個人心里的偏見越少,他就越容易平和自足、與人為善。當一根羽毛丟掉偏見的時候,它方才最輕盈,風才會變得友善,將提攜著它再飛行一段路程;即使沒有了風,天地仍然與它在一起,正確的秩序仍然護佑著它和萬物。偏見很膚淺,正見才深沉,偏見是一滴容易蒸發(fā)的水,正見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
實際上,在童話故事中,也講一個美人可能是巫婆變的,只為了欺騙世人的眼睛,去干自私自利的壞事。如果我沒有偏見,就會洞悉真相,信任和守護良善,才能和大家站在一起,讓童話真的成為童話,王子和公主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平凡人和普通人同樣能夠過上幸福而又不失尊嚴的生活,而普通人的幸福才是童話的真諦。
(編輯??余從/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