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兗礦集團與中植企業(yè)集團完成貴州能化20%股權轉讓交割,標志著兗礦貴州能化混改項目成功落地,山東省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又一豐碩成果。
為落實國家深化國有企業(yè)混合所有制改革決策部署,近年來,兗礦集團作為山東國企混改的先行者,響應號召、積極求變,結合企業(yè)實際,制定實施混改三年行動計劃,采用資產證券化、戰(zhàn)略投資者引進、股權重組等模式,多管齊下、分層分類地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貴州能化混改的實踐探索是兗礦集團促進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體現,更是山東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走深走實的一個典型。
貴州能化此次混改命名為“富貴項目”,自啟動實施以來,圍繞“解決遺留問題、引進民營機制、實施強強聯(lián)合、混改擇機上市”的工作宗旨,在依法合規(guī)前提下,充分發(fā)揮兗礦集團和中植企業(yè)集團各自優(yōu)勢,謀得雙方企業(yè)利益最佳契合點,不僅實現了股權結構上的“混”,而且在公司治理和經營管理上做到了“融”,開拓了實業(yè)發(fā)展與資本運作、國有體制與民營機制合作共贏的新模式。
該項目的成功交割,標志著山東能源集團與中植企業(yè)集團間的合作進入了新階段、開啟了新篇章。雙方將充分發(fā)揮資源、技術、人才、市場等優(yōu)勢,強化溝通交流,相互支持、協(xié)同發(fā)展,打造攜手并進、互利共贏的典范,為貴州能化高質量發(fā)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植企業(yè)集團是國內領先的民營資產管理公司,擁有豐富的產業(yè)資源和資本運作經驗,致力于打造集投資、金融和產業(yè)基金等為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資產管理規(guī)模超萬億元。
2020 年四季度,在國家西煤東運大通道上,國家能源集團鐵路裝備公司以“沖刺四季度、奮力實現四個確?!睘槟繕耍瑘詻Q貫徹落實集團公司決策部署,將做好供煤供電供暖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切實發(fā)揮能源央企供應穩(wěn)定器和壓艙石作用,為保障煤炭運輸供應創(chuàng)造了安全、穩(wěn)定的外部運輸環(huán)境。
作為國內最大的專業(yè)化鐵路移動裝備公司,國家能源集團鐵路裝備公司承擔著該集團公司機車車輛檢修、軌道機械維護、資產運營管理、智慧物流服務、智能裝備制造5大業(yè)務體系,管理運營著5.2萬余輛自備車、87 臺大型軌道維護機械和150 余臺附屬車輛,擁有亞洲最大的機車車輛綜合檢修基地,并形成機車檢修120臺,車輛段修35000輛、廠修6000輛的檢修能力;鐵路線路機械清篩420km,線路機械搗固4700km,道岔機械搗固2500組,機械換軌200km的線路機械化養(yǎng)護能力,從成立之日起就被賦予了為國家能源集團安全高效一體化經營提供高品質、智慧化裝備服務的責任使命。
2020年四季度以來,國家能源集團鐵路裝備公司以問題隱患、制度措施、責任落實“三個清單”為抓手,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對計劃工作推進中存在的突出安全風險隱患和問題進行清單化明示管理,共梳理問題和隱患203條,其中隱患33條、問題170條。其中,公司級隱患6條,問題10條;部門級問題54條;分公司級隱患27條,問題106條。針對各類問題及隱患,通過確定整改牽頭部門及整改負責人,要求其限期完成整改,形成隱患整改閉環(huán)管理機制,持續(xù)為國家能源集團運輸產業(yè)提供源源不竭的安全動力。
為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國家能源集團鐵路裝備公司健全保供應急機制,做好應急預案及反事故措施,嚴格應急值班制度,加強設備維護,確保設備安全與作業(yè)安全,為車輛安全運行打下堅實基礎。檢車員不畏嚴寒,嚴格執(zhí)行設備點檢制度,結合冬檢復查項目表,開展設備防寒安全專項檢查,重點加強各油管、風管及閥門等防寒重點部位的檢查力度,嚴查設備“跑冒滴漏”現象,并做好車輛各管道防凍防凍包扎工作,全面預防設備發(fā)生“凍害”隱患,保證“不凍壞一臺設備、不凍壞一個閥門”,舍我之寒保運輸安全。
此外,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抓手,國家能源集團鐵路裝備公司強化安全運輸管控,加快車輛周轉,強化隱患排查和風險預控,加大防凍車工作力度;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增量補欠措施,實現“零關門、零欠軸、近零破損”歷史性突破,有效保障運力,實現內部煤炭運量增長。
從中國、蒙古國交界的甘其毛都,到渤海之濱的運煤碼頭,在陜西、內蒙古交界的神府煤田,到廣袤無垠的華北平原,國家能源集團逾2000km鐵路線上,鐵路裝備公司為冬季保暖保供輸送源源不竭的能源動能。
近日,全國功率最大的高功密雙冷電機在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研制成功,這臺特殊“裝置”是該集團旗下精誠電機公司專門為上海水務局打造的“私人訂制”產品,現已進入最后測試環(huán)節(jié)。
為最大限度滿足客戶需求,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精誠電機公司作為全省唯一一家具有自主研發(fā)能力的專業(yè)防爆電機生產廠家,聚焦“六新”,創(chuàng)新發(fā)展,多項技術、工藝具備了國家先進水平。獨特的VPI 真空浸漆工藝,有效延長電機壽命,原本1 年1 次的保養(yǎng)期提升至5~10 年保養(yǎng)1 次。先進的同步雙冷技術,冷卻速度和冷卻效率大幅提高。這些新技術新工藝,為培育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拳頭產品提供了保障。
目前,該公司生產的高端化、私人定制電機產品的型號涵蓋了17個系列2000余種規(guī)格,擁有5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fā)明專利,產品廣泛應用于煤炭、石油、化工、電力、水利、鋼鐵、水泥等多個領域,成功占領晉能控股集團、潞安化工集團、神華集團等各大礦井以及中煤科工太原煤科院、上海水務局、徐工集團、石家莊煤機廠等企業(yè)市場,并隨“一帶一路”項目多次出口巴基斯坦、孟加拉、土耳其、印度、蘇丹等國家。
面對山西轉型發(fā)展的大勢,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牢牢把握“十四五”期間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的重大契機,圍繞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裝備制造企業(yè)集團的目標,著眼長遠發(fā)展,緊跟市場形勢,迅速聚合各整合主體的優(yōu)勢力量,構建形成“大團隊協(xié)同生產、大規(guī)模定制服務”的運營體系,打造從研發(fā)、制造、安裝、維修到技術服務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務,為對接大市場、承接大訂單、開展大檢修提供保障,爭當“山西制造”向“山西智造”轉型升級的引領者、國內裝備制造行業(yè)高端化發(fā)展的引領者、裝備工程技術一體化服務的引領者,奮力蹚出一條高端化、智能化、市場化、再制造、高質量、優(yōu)管理的裝備制造轉型發(fā)展之路。
截至2020 年12 月28 日,神東煤炭集團煤炭產量累計完成18740萬t,提前完成年度生產任務。
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嚴峻的煤炭市場形勢,神東煤炭集團緊扣“一防三?!薄八闹匾灰惫ぷ饕?,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各項工作,積極應對煤炭市場波動,知重負重,實干擔當,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折不扣落實“春節(jié)”“五一”“國慶”等關鍵時期特殊階段煤炭保供。期間,扎實開展了“戰(zhàn)‘疫’當先鋒、奪取雙勝利”和“決戰(zhàn)四季度、奮力實現四個確?!钡然顒樱Υ_保了煤炭生產和供應。
在自產煤生產組織方面,認真研究制定增量方案和措施,安全高效組織搬家倒面,嚴格執(zhí)行日保周、周保月的“三級梯度”管理模式。全公司13座礦井、10個自產煤裝車站點全部按照最高位水平、最大化能力安排日計劃。外購煤源采購裝運方面,克服疫情期間煤源礦井復工難、返工人員流動困難、車輛運輸受限等不利因素,通過發(fā)函、現場蹲點協(xié)調、電話溝通等方式專項協(xié)調督辦,形成“日跟蹤、日督辦、日匯報”工作推進機制,確保煤源組織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