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上海,田振華是東華籃球隊的主力隊員,他和球隊老板的女兒林潔相愛。由于收人賄賂,老板故意要自已的球隊輸給洋人,田振華異常氣憤,帶隊打贏了比賽,老板非常生氣,派流氓打傷了他,并把女兒嫁給了別人。18年過去了,解放后的田振華早已是籃球教練,有一次他在自己的球員中發(fā)現(xiàn)一張似曾相識的臉,原來這姑娘竟是自己當年的戀人林潔的女兒林小潔。她對體育運動卻不熱衷,田振華決心幫她轉變觀念,將來為國爭光。
點評:1958年的社會環(huán)境下能拍出如此富有輕松、活潑氛圍的影片,實屬不易。本片采用倒敘的方式,展開故事的第二幕,即真正的故事。以小林作為男主與其妻子的聯(lián)系紐帶,通過小林的“成長”展現(xiàn),來推動副線。謝晉利用“反高潮”的表現(xiàn)手法處理影片結局,其實他的主要目的不是拍一部體育電影,只是為了宣傳某種正能量而做的妥協(xié)。
七歲的諾拉面臨首次上學的恐懼,看似在學校適應良好的哥哥亞伯,一方面要安撫妹妹,一方面有自己的難題。上課鐘聲響起,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除了得向同學自我介紹,諾拉還有下水游泳、走平衡木的新挑戰(zhàn);終于熬到下課時間,卻意外發(fā)現(xiàn)哥哥的小秘密,想告訴父親卻被下了封口令。宛如小型社會的學校生活,課堂上的表現(xiàn)、同輩間的壓力考驗著兄妹倆的感情,諾拉能否在校園中擁有自己的歸屬呢?
點評:比利時新銳導演蘿拉汪戴爾首部長片,以手持長鏡頭、鎖定與孩童等高的影像畫面,緊緊跟隨初次上學的諾拉,校園環(huán)境音、孩童嬉鬧聲層層推疊,成功將主角的惴惴不安,透過銀幕蔓延開來。飾演兄妹的兩位小演員表演渾然天成、細膩精彩,隨著劇情的推進,光是一道眼神的變化就足以令人心碎。
你一定非常想知道:通貨膨脹到底是怎么來的?為什么中國要購買那么多的美國國債?為什么有些國家很富有,而另外一些國家卻很窮?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又是怎么發(fā)生的?如何對經濟領域的各種現(xiàn)象進行專業(yè)而又生動的分析,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如何讓從9歲到90歲的讀者都能通過一本書洞悉日常生活現(xiàn)象背后的經濟規(guī)律,更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點評:《小島經濟學》通過插圖、幽默的措辭以及講故事的平實手法,將經濟學從高不可攀的架子上取下來,放回到廚房的餐桌上。這個關于魚、漁網、存錢、借錢的故事揭示了經濟是如何運行的,映射出當今經濟體制與政策暗藏的漏洞。希夫兄弟以機智幽默的手法闡釋了經濟增長的根源,貿易、儲蓄及風險三者的重要性,滯脹的根源,利率的影響,政府的刺激機制,消費信貸的破壞性本質等問題。
米莉·瑪洛塔(Millie Marotta)是英國著名自由插畫師。她在美麗的西威爾士鄉(xiāng)間長大,身邊圍繞的,皆是濃蔭、繁花、大海及小動物等美好的事物。她把對動植物的迷戀運用到創(chuàng)作中,作品以繁復精致的細節(jié)和“不似之似”的趣味為特點,獨具優(yōu)雅的英倫氣質。作品多應用在出版、廣告、產品包裝、網絡等領域。
點評:畫得很美,藝術化和抽象化了的動物。數百萬年的生息繁衍,演化讓不同物種所獲得的習性真是太奇特了,雌雄同體、雄性受孕、口孵魚類、自體受精。從一個更宏觀的宇宙視角看,盡管生物學的發(fā)展已經有足夠的成就,可人類的視界還是如此局限,所能夠理解和領會到的,只是這廣袤世界的一個個小小的局部,還有什么資格去傷害這些與人同樣有靈的生物呢?又忍不住要引用威爾遜的話,“我們若仔細觀察,每一種生物都能提供無數的知識與美感享受,就像一座活生生的圖書館。”
這是一本新穎的“風琴折”形式的文化周歷,精選200年間56個改變編程世界的關鍵節(jié)點,兼顧廣度和深度,貫穿多條技術領域的演化線索。四分冊“風琴折”圖文長卷,全彩印刷,一部凝練博見、妙趣橫生的編程發(fā)展簡史。
點評:對于地地道道的文科生來說,編程、程序這些都太枯燥太復雜啦,但身在大數據時代,有時候難免好奇數據如何塑造了我們今天的世界,專業(yè)書體量太大,名詞又多,想一想就有種被支配的恐懼。但是,這本書超預期地解決了我這個文科生既想了解編程知識但又不想啃大部頭的問題。說它是書吧,它又沒個“書樣”,翻書和拉手風琴似的,說它不是書吧,這里面蘊含的知識量絕對夠足,一不小心,翻書的方向反了,拉開的又是周歷記事本,真的是太有驚喜了!
任職廣州中山大學,畫家,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電腦報》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