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暉
(賀州市昭平縣木格鄉(xiāng)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服務中心,廣西 賀州 546813)
野香優(yōu)莉絲由江西省天稻糧安種業(yè)公司、廣西綠海種業(yè)公司和江西省野香作物技術開發(fā)公司用野香A×R莉絲(茉莉香占/田東香/五山絲苗)雜交繁殖技術培育的秈型三系雜交繁殖稻米種類。
野香優(yōu)莉絲主要特點為株葉形態(tài)較好,群體完整,分蘗力較強,有效穗多,結實率較高,但千粒重??;劍葉長直,葉色淡綠,長勢繁茂,成熟期轉色較好。每667 m2有效穗20.4萬、穗長約23.5 cm、每穗總粒數(shù)165.7粒、實粒數(shù)132.1粒、結實率79.7%;平均穗長26.6 cm,平均每穗總粒數(shù)169.5粒,平均實粒數(shù)133.1粒,平均結實率78.5%,平均千粒重20.1 g;晚稻平均株高136cm,平均有效穗308.73萬穗/hm2,平均穗長24.8 cm,平均千粒重為20.8 g。在賀州市昭平縣栽培的野香優(yōu)莉絲稻米品質優(yōu)良。
野香優(yōu)莉絲應單季晚稻栽培,于6月15日-6月20日種植,秧齡為20~25天,全生育期平均為124天左右。
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fā)鑒定:野香優(yōu)莉絲高感稻瘟病,穗頸瘟為九級,僅適宜在稻瘟病輕發(fā)區(qū)栽培。生長中后期應適當施加氮肥,以避免后期倒伏。在賀州市昭平縣木格鄉(xiāng)進行了多點示范栽培后,未出現(xiàn)較嚴重的稻瘟病。
野香優(yōu)莉絲出糙率為81.5%,精米率為72.2%,整精米率為61.4%,粒長7.0 mm,粒型長寬比4.0,堊白粒率為5%,堊白度為0.9%,直鏈淀粉含量為13.9%,膠稠度為69 mm,pH值為6.5。
秧田和大田應按1∶(8~10)的配比,備足秧田。選用天然植物有機質濃度較高、排灌便利、雜草較少、土地肥力一般的田塊作秧田,每667 m2秧田施腐熟農(nóng)家肥500 kg加45%復合肥50 kg,按畦寬約1.3~1.5 m作畦。
野香優(yōu)莉絲的播種期比較適中,早播種易受高溫危害,米質變差,但又不可晚播種,以免齊穗期受“寒露風”的危害。按照野香優(yōu)莉絲在木格鄉(xiāng)示范栽培2年的表現(xiàn),在賀州市最適合的播種期在6月初至6月25日。為了避免大晴天秧田干裂,在每日的09: 00前后以及16: 00后灌溉一次跑馬水,可減輕高溫的危害。由于野香優(yōu)莉絲屬多穗型種類,有效穗的多寡將直接影響產(chǎn)量的多寡,所以人工插秧大田用種量每667 m2約為0.8~1.0 kg;機械拋秧、機插大田栽培每667 m2用種量約為1.5~2.0 kg。野香優(yōu)莉絲大田播種移栽適宜時間一般早稻在4月中旬,晚稻在8月初。早稻開花期為6月下旬,晚稻開花期為9月下旬至10月初,這時光照和溫度條件適宜,可以滿足水稻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一葉一心期,如果缺苗,中間要密補苗;插苗時,要稍微沾些土,以免傷根,影響生長,插秧后,要注意水分和養(yǎng)分的管理,以促進插苗的生根和繁殖。一葉一心期噴施300 mg/L的多效唑,晴天噴淋,隔天早晨再次澆水,若在噴后遇到下雨,則需及時補噴。
二葉期前采用濕潤管理方式,在二葉至五葉期間采用淺水勤灌的方式,并保留薄皮水,至五葉期后不斷水。
秧苗二葉一心期施斷奶肥,每667 m2最高施尿素3~4 kg;定植前5~7天內(nèi),每667 m2最高施4~5 kg尿素做“送嫁肥”。
因野香優(yōu)莉絲是多穗的品種,在生產(chǎn)上,按此特性進行適度種植,以主穗分蘗和低分蘗的為主要品種。一般而言,在土地肥力適中的地塊上,確保每667 m2有7萬~8萬株基本苗;在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塊,確保每667平方米有5萬~6萬株基礎苗,從而形成超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大田植物群,并獲得充足的有效穗。野香優(yōu)莉絲屬三系雜交稻種,此次示范觀察結果也表明,野香優(yōu)莉絲的抗倒性較差,不能進行高肥水平種植,適合輕簡化栽培,且不能施肥過多、過晚、偏施氮肥?!柏澢唷焙笃诔霈F(xiàn)的倒伏現(xiàn)象比較嚴重,會造成產(chǎn)量下降。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應用配方肥是實現(xiàn)農(nóng)民增產(chǎn)、穩(wěn)定的重要技術手段。具體施肥要求為:在插秧前2天結合耙田,每667 m2大田內(nèi)施用腐熟農(nóng)家肥1000 kg、施用(N-P2O5-K2O=15-15-15)復合肥30 kg作為基肥。
每667 m2深施復混肥(N-P2O5-K2O=15-15-15)30 kg作為基肥后,然后整地翻耕,采取寬行稀栽,株行距20 cm×25 cm,每667 m2拋插1.3萬叢,每叢插2粒谷芽。移栽時要避免種植過熟秧或隔夜秧,而要用當天的秧苗,促進早生快長,并進行淺水移栽,進一步提高成穗率。
插秧后5~7天施分蘗肥,每667 m2用尿素10 kg + 氯化鉀5 kg施用;結穗前15~30天施穗肥,每667 m2用(N-P2O5-K2O=16-16-16))復合肥10 kg,葉色退黃早的多施,退黃晚的少施;在破口期以及水稻灌漿階段時,看苗情施粒肥,每667 m2最高施尿素2~5 kg,或用磷酸二氫鉀0.75 kg加水至75 kg后噴施。通過噴施葉片肥料促使葉面直接吸收營養(yǎng),加強葉片的光合能力,對促進灌漿、增加結實率、提升千粒重等均有較好的效果。
拋秧后保證土壤沙姆層5 cm,返青后,薄水勤灌溉,適當露田,從而促進土壤細菌活躍,加速化肥分解,降低土壤病蟲害發(fā)生率,起到以氣養(yǎng)根,以促根壯苗的目的。夠苗時烤田,烤田的程度,以腳踩不陷、有微縫、地面露白根為最適宜。而對沙質田、瘦田、苗弱的田塊,需輕烤或適量露田;對肥力較高,且長勢旺盛、土壤黏重的田塊要重烤。幼穗分化期間為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高的時候,田面污泥層以3~5 cm為宜;結穗后揚花期的長短對水分的反應也較靈敏,此時需維持在淺水層,灌漿后干濕相間,于收獲前7天左右斷水。
插后的7~10天內(nèi),每667 m2最高用40%芐二氯30 g兌水50 kg噴灑。施用前1天排干水,施用時使雜草、稗草等的莖葉易于觸及藥物、易于吸水,施藥1天后,使大田維持淺水層5~7天。
野香優(yōu)莉絲在木格鄉(xiāng)種植單季晚熟稻,重要的病蟲害包括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稻飛虱、葉蟬、稻紋枯病、稻瘟病和青枯病,在防控上一般采用物理防控和藥劑防控相結合的方式。物理防控方式:在冬季翻耕曬田,及時清理周圍雜草,以降低越冬的病蟲菌源; 加強水肥管理,淺水時多澆水,暴雨后及時排水,利用誘蟲燈捕殺害蟲。藥劑防控方法:稻薊馬、稻縱卷葉螟、三化螟、葉蟬等,用5%阿維菌素乳油30~40 mL,每667 m2稻田兌水60 kg防治;稻飛虱具有高度的隱蔽性和暴發(fā)性,當百叢中有1000只成蟲時,在幼蟲的繁殖期,每667 m2稻田用25%噻蟲嗪20~30 g或50%吡蚜酮可濕性粉劑30~40 g兌水60 kg噴施,每隔5~7天再噴灑一次藥劑,效果更好;用30%愛苗乳油20 mL,兌水45 kg噴灑在水稻的莖基上,預防白葉枯病,每隔5~7天再噴灑一次;防治稻瘟病,每667 m2用75%三環(huán)唑可濕粉30 g,兌60 kg的水均勻噴灑;防治稻紋枯病,在小麥分蘗和拔節(jié)期病株率超過15%的情況下,用120 g20%井岡霉素可濕性粉劑或30%愛苗乳油20 mL兌60 kg水進行噴灑,然后將化學藥劑噴到稻稈根部,連續(xù)用藥2~3次;對于白葉枯病,用20%葉青雙、20%葉枯寧各100 g兌60 kg水噴霧,隔5~7天再次噴一次。
在谷粒的完熟度超過95%以上時要進行收割,以保證稻米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