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抗疫政治學的歷史基礎、現(xiàn)實支點與全球抗疫走向

      2022-01-01 16:13:18宋培軍
      青海民族研究 2021年2期
      關鍵詞:抗疫疫情

      宋培軍

      (中國歷史研究院,北京 100101)

      疫情爆發(fā)之初,中國社會科學界就敏銳地從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角度發(fā)出研究倡議,基于“合作共贏”[1]的基本理念,合作人類學[2]更是率先發(fā)聲,非常富有啟發(fā)性。目前全球抗疫進入新常態(tài),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推進全球合作抗疫進程,引領全球合作抗疫學術話語,成為中國社會科學界的迫切任務?,F(xiàn)在已經非常明顯,面對疫情,有兩種不同的抗疫策略:一是把疫情作為一個社會問題來處理,以美國為代表,其學術支撐可謂抗疫社會學;一是把疫情作為一個政治問題來處理,以中國為代表,其學術支撐可謂抗疫政治學。兩種抗疫策略,目前客觀表現(xiàn)判然,其歷史基礎、現(xiàn)實支點、未來走向,都需要進行學術醒思。

      對于美國社會,馬克思早在1857年就說它是“最現(xiàn)代的社會”。他指出:“對任何種類勞動的同樣看待,適合于這樣一種社會形式,在這種社會形式中,個人很容易從一種勞動轉到另一種勞動,一定種類的勞動對他們說來是偶然的,因而是無差別的。 這里,勞動不僅在范疇上,而且在現(xiàn)實中都成了創(chuàng)造財富一般的手段,它不再是同具有某種特殊性的個人結合在一起的規(guī)定了。 在資產階級社會的最現(xiàn)代的存在形式——美國,這種情況最為發(fā)達。 所以,在這里,‘勞動’‘勞動一般’、直截了當?shù)膭趧舆@個范疇的抽象,這個現(xiàn)代經濟學的起點,才成為實際上真實的東西。 所以,這個被現(xiàn)代經濟學提到首位的,表現(xiàn)出一種古老而適用于一切社會形式的關系的最簡單的抽象,只有作為最現(xiàn)代的社會的范疇,才在這種抽象中表現(xiàn)為實際上真實的東西?!保?]當時馬克思是從對不同種類勞動同樣看待的角度立論的,從美國目前仍是全世界最發(fā)達的國家來說,馬克思160年前的這一總體判斷仍未過時。自然,馬克思之后美國的發(fā)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南北戰(zhàn)爭后延續(xù)了走向極盛之路。但是,三十年代大蕭條,尤其是美蘇爭霸、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標志著美國開始從極盛走向衰落。而致命的1918年全球大流感,亦起源于美國堪薩斯州,不過,當時并沒有命名為“美國大流感”,而是“西班牙大流感”,這是因為西班牙媒體最先報道了這次疫情。此后美國抗疫一直在既有的社會軌道上運行,當下的新冠疫情似乎把它拖入了抗疫社會學這一路徑依賴的谷底。

      中國在經歷了對突發(fā)新冠疫情最初的懵懂無知、忙亂無序之后,中央力挽狂瀾,迅速研判,武漢封城,啟動戰(zhàn)時動員,同時向世衛(wèi)組織通報,全國馳援湖北。利用年關長假,全國經濟按下暫停鍵。武漢乃至湖北“解封”后,全國疫情防控本來以為可以舒一口氣,沒想到全球疫情爆發(fā),黑龍江綏芬河、內蒙古滿洲里等邊疆邊境地區(qū)外防輸入壓力驟增,“外防倒灌、內防反彈”與復工復產、美好生活建設并行,成為全球疫情形勢下生產生活新常態(tài)。中國抗疫斗爭取得戰(zhàn)略性、決定性勝利,但尚未進入最后關頭,周邊倒灌輸入性病例、北京青島進口冷凍海鮮引發(fā)病例一時尚難以絕跡。應該說,中國走的是抗疫政治學的傳統(tǒng)路徑。下面從抗疫政治學的歷史基礎、現(xiàn)實支點、未來走向三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中國抗疫政治學的歷史基礎

      中國有幾千年的抗疫史,商代甲骨文中即有記載。對人民流離失所遺棄的尸體,果斷處理,迅速掩埋,是古代最有效的防疫措施,例如宋代富弼建立青州防疫叢冢,就是發(fā)生自然水澇災害的結果?!端问贰肪?13《富弼傳》載:“河朔大水,民流就食……死者為大冢葬之,目曰‘叢冢’。”到清代,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國家抗疫制度??滴酢⑶r期,雖說是清代的“康乾盛世”,瘟疫也是經常發(fā)生。一旦遭遇農業(yè)歉收年份,普通農家冬春季節(jié)難以度日,這時還往往伴隨著疫氣嚴重。在《清實錄》中,多次提及瘟疫的爆發(fā),有人疫(天花、霍亂等引起)、鼠疫、牛疫等不同疫情類型。疫情產生原因主要有動物傳人、水土難調、天氣原因、人流聚集。文獻中常說:“乃輒云時疫流行、水土難調所致。”“天時炎暑,穢氣薰蒸,轉成疫癘,多致監(jiān)斃?!薄扒姨鞖鉂u向炎熱,老幼羸弱,聚之蒸為疾疫?!薄岸乱詠?,屢次特遣大臣察勘、多方賑濟?!庇纱丝梢?,動物引發(fā)的疫情經常發(fā)生,并且四季中多集中在冬春、炎暑季節(jié),與當下武漢海鮮市場爆發(fā)的新冠疫情高度相似。

      康乾盛世的疫情奏報、抗疫救治和善后措施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疫情專折奏報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逐漸建立和完善了覆蓋全國、官員不分品級高低、通過驛站系統(tǒng)直達皇帝的專折奏報體系。軍情、豐歉、疫情等信息就是通過這一體系不必逐級上報而匯聚到中央中樞系統(tǒng)(軍機處),交皇帝批閱、決策。清代設置“查痘章京”,專門負責天花的防疫檢查??滴趸实塾啄暌驗槌龆欢哂刑旎庖吡Γ潜贿x為接班人的重要原因。

      (二)第一時間切斷傳染源

      其一,面對自然與人為災害,第一時間切斷疫情傳染源。乾隆三十九年(1774)冬十月,乾隆皇帝命大學士舒赫德、山東巡撫楊景素在臨清分別男女建立防疫大墓,也是出于這一考慮:“若令尸骸積久,穢氣郁蒸,春融以后,恐易染成疾疫,不可不速為妥辦。著舒赫德、楊景素擇一離河稍遠平敞地面,無礙田廬者,刨兩大坑,分別男女尸身,投擲其中。即以燼余灰礫,填擁成堆。雖不必如鯨鯢京觀之封,而作大冢以昭炯戒。亦可使人見而知儆,且街衢并得肅清。如實有良民為賊所害,其家屬還歸,尚能識認,愿領歸殯葬者,查明亦聽其便?!保?]可見,對于家屬愿領歸殯葬者,查明情形,亦聽其便。顯然,這是當時人性化靈活處理的一面。

      其二,表彰職官,分別進入地方不同級別的紀念祠堂,即使無職之人,能以身殉,交部照陣亡兵丁對待。

      其三,懲儆失察或匿災主官。山東有人(孟璨)供稱:“今歲歉收,地方官額外加征,以致激變。”[5]舒赫德查奏:“壽張年歲有收,該縣亦無橫征加派之事?!睏罹八貜妥啵骸皷|省秋成,通計八分有余,其非匿災可知。”據(jù)此,乾隆皇帝認為,前任山東巡撫徐績之咎,只在失察,尚非大過。補授河南巡撫,仍革職留任,八年無過,方準開復。所有從前賞給孔雀翎,亦不準戴用,以示懲儆。[6]

      (三)政府醫(yī)療救治系統(tǒng)

      其一,饑民群聚易生癘疫,地方官有責任設廠醫(yī)治[7]。

      其二,饑民內有疾疫者,令太醫(yī)院及五城醫(yī)生診視,發(fā)放藥餌,加以醫(yī)治拯救,并且政府遣員進行管 理[8]。

      其三,對于邊疆比如云南官兵,由于疾疫者甚多,需要中央支援,還令太醫(yī)院醫(yī)官馳驛前往調治[9]。

      (四)暢通疫期鄰省、南北物資輸送環(huán)節(jié)

      其一,挽輸積谷。乾隆元年,牛疫盛行,顧全大局,陜西巡撫碩色奏停晉民糴糧之禁,幫助鄰省山西度災。乾隆皇帝諭:“此奏甚是。凡為地方督撫者,不可止顧己省,而置鄰封于不問。汝此見朕甚嘉之,已有旨諭部矣。但又聞陜省亦不為大收之年,而且牛疫盛行。汝等何無一言奏及耶?將此諭與查郎阿、劉于義并觀之?!保?0]

      其二,轉運漕糧。富戶出銀,協(xié)同商人往南省販運糧食。沿途各關米船課稅,停征半年[11]。

      (五)政府引導社會輿論

      其一,對于齋戒祈禱、趨避疫病的行為,政府加以提倡、鼓勵,甚至皇帝褒獎,發(fā)揮宗教的心理疏導作用。江西饒州府樂平縣明故知縣捐軀殉節(jié),賜號“忠貞慈惠之神”。其起因是江西巡撫奏請,“邑有水旱疾疫,祈禱輒應,威靈昭顯,立祠于縣儀門右。應請敕加封號,以示褒榮”。[12]

      其二,取締迷信活動。時癥傳染比較嚴重的福建省城,最初民間設立了專司瘟疫的五帝神壇,祭祀五帝神。因為廢時失業(yè),勞民傷財,加之發(fā)生種種不法行為,最終加以取締[13]。

      (六)特殊人群特殊管理

      對于監(jiān)獄及其行刑人員的管理,在疫情期間有特殊舉措。例如,對于當年應處決的犯人,停止一年,來年再執(zhí)行[14]。

      (七)政府經濟救助與善后扶助

      其一,明確流入地屬地管理責任,為饑民流往覓食提供法律保證。所在地方官有義務隨在安插,多方撫育,不得聽其轉徙溝中,違者以不職治罪[15]。

      其二,鼓勵社會力量救助。地方紳士愿賑者,按其多寡從優(yōu)議敘[16]。

      其三,頒發(fā)帑金。牛疫發(fā)生后,對于牛疫戶,按照牛疫輕重定借錢多少,每頭牛三兩,另外,按照耕地畝數(shù),借錢一到三兩不等[17]。

      其四,減免正賦。為來年春耕提供免稅保證,甚至全額豁免銀谷,以便農民可以肆力春耕[18]。

      由上可見,清代疫病防治及其善后措施的重點集中在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方面。

      二、中國抗疫政治學的現(xiàn)實支點

      繼承歷史上的國家抗疫傳統(tǒng),新時代中國新冠疫情抗疫斗爭發(fā)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yōu)勢,取得了戰(zhàn)略性、決定性勝利,由此凝結成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19]。與康乾盛世比較,既有繼承,又有重要發(fā)展,體現(xiàn)出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借鑒清代疫情奏折制度與2003年非典防治的經驗,國家巨資打造了覆蓋全國的公共衛(wèi)生防疫直報電子系統(tǒng),補齊疫情直報、預警、發(fā)布三大機制的制度短板。其一,賦予醫(yī)務人員疫情直報權。鑒于非典防治的經驗、教訓,國家制定了《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guī)范(2015年版)》。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新時代方案,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而黨內民主、人大民主、社會民主則是實現(xiàn)“美好生活”的“民主”要素的重要途徑?,F(xiàn)代信息具有扁平化傳播的特點,疫情信息溢出醫(yī)院系統(tǒng),難以避免。發(fā)揮黨內基層民主,發(fā)揮一線黨員醫(yī)務人員的專業(yè)優(yōu)勢,賦予其直報權限,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中國國家抗疫白皮書揭示了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觀察視角,從這一角度看,可以更為準確地把握中國抗議的實際進程?!犊箵粜鹿诜窝滓咔榈闹袊袆印凤@示,從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向武漢市江漢區(qū)疾控中心報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開始,到1月20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發(fā)布公告將新冠肺炎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防控措施,是抗疫社會學階段。在疫情上報成為醫(yī)生法定職權的同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指示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此中國轉入抗疫政治學階段,而以1月23日武漢“封城”為主要標志[20]。其二,香港特區(qū)政府于2020年1月4日在全國率先發(fā)布預警(戒備、嚴重、緊急三級中的“嚴重”),其疫情應變能力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治理的要素,其成功經驗值得總結、吸收。其三,國家統(tǒng)合疫情發(fā)布權,確立信息正規(guī)渠道的政府公信力權威。《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38條規(guī)定,國家、省級兩級衛(wèi)健委定期發(fā)布疫情信息。根據(jù)法定職權精神,可以進一步規(guī)范發(fā)布主體機關是各級政府還是衛(wèi)健部門。

      第二,搞好抗疫階段民生保障。京東、阿里、美團、多點等主流電商保障充足的抗疫、民生物資儲備,京通、中通、申通、順豐、郵政等快遞公司負責送貨到小區(qū)門口,是千家萬戶居家隔離這一防疫關鍵得以實現(xiàn)的重要物流保障。疫情爆發(fā)前,社區(qū)內很多設置了快遞存儲柜,疫情爆發(fā)后,社區(qū)門不允許快遞員進入,快遞存儲柜廢置,快遞物資只能攤放社區(qū)門外,業(yè)主集中到門外取物,比較雜亂,也容易造成新的交叉?zhèn)魅尽,F(xiàn)在很多小區(qū)已經允許快遞進入,可以著手對全國城鄉(xiāng)社區(qū)進行集中改造、升級,圈定快遞儲存柜單獨隔離區(qū),類似《紅樓夢》里榮國府內的梨香苑,外通快遞大路,內聯(lián)社區(qū)小路,便于快遞放貨與業(yè)主取貨分行,便于社區(qū)人員管理取物秩序,避免取物之際交叉感染。

      第三,居安思危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人民英雄紀念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乃至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警笛長鳴,都是一種國家警示行為。人民領袖領導人民戰(zhàn)“非典”抗“疫情”,人民生命至上、人民健康第一,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不惜一切代價,可歌可泣。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的革命精神在和平建設的新時代續(xù)寫了抗疫烈士濃墨重彩的歷史篇章。國家公祭因病罹難的蕓蕓眾生和因公殉職的白衣天使、共產黨員,進一步豐富“四個偉大”中“偉大斗爭”的時代內涵。古代中國,無論是宋代還是清代,建立防疫大墓,都有其特定時代背景,在現(xiàn)代疫情條件下,非典時期已經實行了的科學隔離的火化制度,繼續(xù)延用,防疫大墓之類設施自然沒有現(xiàn)實基礎。新冠肺炎疫情使武漢、湖北乃至全國眾多家庭支離破碎,為了不相互傳染,生者忍痛不能與逝者直接告別。武漢市民記錄下如下揪心一幕:“父親去世,子女不能送行,只能由殯儀館的運尸車拖走;兒子去世,父母不能再看上兒子一眼;丈夫去世妻子不能告別,媽媽被運尸車拉走,小女兒跟在后面哭喊著:媽媽,媽媽……”大疫之年,生離死別,或許在所難免,但是武漢、湖北人民在全國支援下承受住巨大壓力、做出重大犧牲,是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縮影。其一,集中展現(xiàn)了人民領袖領導人民進行抗疫斗爭的人民情懷,在三千年中華民族抗疫史的大背景下,要進一步做好“三大禮贊”:禮贊英勇頑強、克難全勝的抗疫戰(zhàn)斗人民英雄;禮贊為抗疫斗爭默默奉獻的廣大醫(yī)護人員、公安干警、社區(qū)工作者、巾幗英雄、快遞小哥;禮贊武漢乃至全國人民居家隔離、共抗疫情、共度時艱的家國情懷。其二,講好八方支援武漢、全國支援湖北的中國故事。其三,抒寫中國人民為世界各國人民貢獻中國抗疫智慧、經驗、物資和人員的國際情懷,描繪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抗疫情的生動畫卷,展現(xiàn)“一帶一路”倡議下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內涵。

      第四,加強居家隔離心理疏導、科學識別疫情謠言、為中醫(yī)走向世界救治他國人民提供必要保障。人民日報手機報免費發(fā)送,是目前采取的把國家、省級衛(wèi)健部門抗疫信息發(fā)布到千家萬戶終端末梢的重要創(chuàng)新手段,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可以實現(xiàn)一點對多點精準傳布,其優(yōu)勢十分明顯,但疫情進展、防護、救治、辟謠信息尚供不應求,無法滿足居家隔離人員的正常信息需求。國家正規(guī)渠道不足,小道謠言自然難免,需要把信息發(fā)布單位納入立法管理范圍,國家提供信息發(fā)布專項建設經費,予以長期、穩(wěn)定保障。可以考慮把謠言信息和辟謠信息并置、跟帖,比如蒙古國3萬羊只捐贈是否到達,如何管護,等等。這些問題都是人民關切的,只有主流信息渠道暢通,才可以抵制暗流岔道謠言滋蔓。一些問題,比如中西醫(yī)結合療法,一時難有結論,就要注意采集信息,比成本,看療效,預留適當?shù)拿耖g中醫(yī)的草根空間,當此國際疫情蔓延、境外輸入病例時有的全球危機時刻,應該允許試,允許闖,不可一刀切,割尾巴了事。這是青蒿素研治成功并且獲得諾貝爾獎之后,中醫(yī)走向世界的另一個重要的國際契機,需要科學、理性、務實地回應國際社會不同層級的醫(yī)療救治需求。

      第五,加強特殊人群管理與經濟扶助。無論是浙江省十里豐監(jiān)獄確診34人、監(jiān)獄政委監(jiān)獄長被免職,山東省任城監(jiān)獄確診207人(其中服刑人員200人)、司法廳長被免職,還是武漢監(jiān)獄刑滿釋放人員返京后被確診1人,這些都表明監(jiān)獄管理是疫情管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服刑人員密集,空間相對狹小,要采取特殊防護。紡織縫紉車間、扶貧車間等特殊復工單位,人員密集,復工工人不帶口罩作業(yè),相對潛伏風險較大,甚至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如深圳,一度也反映合格口罩難以買到。應該借鑒清代經驗,死刑或刑滿釋放都嚴格程序,甚至可以考慮暫緩執(zhí)行,與此同時,彰顯國家堅決打擊以鄰為壑、卡拿鄰省防疫物資之諸侯行徑的法治精神。廣大農村疫情穩(wěn)定是中國目前抗疫成就的基本盤,無論是春耕、夏收,還是秋忙、冬藏,都要注意人員聚集場所的防疫常態(tài)化,搞好特困人員救助、小微人群扶植。

      第六,做好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國內疫情基本已經得到控制,但是在境外呈快速擴散態(tài)勢,疫情跨境流動傳播的風險增大。在目前形勢下,中國陸地邊疆九省區(qū)、沿海省市負有更大防控責任,高度重視入境人員健康管理,對所有中外人員堅持一視同仁、無差別落實防控措施,及時有效應對境外疫情輸入風險,切實保障全國復工復產和對外開放大局。借鑒清代邊疆防疫經驗,中央對內地與邊疆疫情同樣重視,黑龍江與湖北互相支援,展現(xiàn)了新時代省際分時段支援新模式。

      第七,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全球疫情爆發(fā)后,中國積極主動同世衛(wèi)組織和國際社會開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向多個國家提供檢測試劑、分享治療方案,中國志愿專家團隊赴多國援助疫情防控工作。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在第73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上宣布中國兩年內將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yī)院合作機制、建設非洲疾控中心總部、中國疫苗研發(fā)成功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等諸項全球重大抗疫舉措。這些都是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發(fā)揮大國擔當作用,與各國共同維護全球和地區(qū)公共衛(wèi)生安全,保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生動體現(xiàn)。從具體實施來說,認清西方社會的特點,目前采取“肥皂外交”+“口罩出口”的政策,比較穩(wěn)妥。在東方,在中國,根據(jù)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中國社會的建設目標是建立城鄉(xiāng)社區(qū)層級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有無黨基層和基礎組織的領導是中西社會的根本區(qū)別。在西方,在歐美,社區(qū)組織,比如教會,一向比較發(fā)達。在中國,無論是冬春季節(jié)保暖還是夏秋季節(jié)防病,無論是病人還是醫(yī)生,無論是避免傳染人還是預防被傳染,都普遍佩戴口罩,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北京的醫(yī)院,甚至平時,醫(yī)生都普遍戴口罩,疫情期間武漢個別醫(yī)院之所以成為醫(yī)護感染的重災區(qū),主要原因即在于認定非呼吸科急診科醫(yī)生戴口罩容易引發(fā)社會恐慌,可見中國南北對于口罩的理解也有非常大的差距。西方社會,類似武漢社會,認為只有病人才戴口罩,更愿意選擇用肥皂清洗手部消毒殺菌,以為如此足矣,萬事大吉。基于此,就要采取順應西方社會之國情民意的對策,先以肥皂捐贈其國,不要急于捐贈口罩,因為這等于改變其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改變非自愿不可,否則在西方看來,就是侵犯人權,動輒訴諸法律法案,這就需要有足夠耐心,待對方特別需要時再以口罩等防疫救病醫(yī)療物資出口,簡稱肥皂外交加口罩出口模式對策。當年英國挑起中英鴉片戰(zhàn)爭,其實是想擴大國內紡織品出口,鴉片只是借口而已,改變東方人的穿衣生計習慣,自然阻力重重,不得以訴諸戰(zhàn)爭開路,這就是李鴻章所謂“數(shù)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今日,肥皂只能結善緣、親緣、民緣,口罩才是硬道理。臺灣當局最近打出“口罩外交”的旗號,向西方大國捐贈口罩,顯然是不理性的政治行為,因為島內產能不足,人需尚短。中國大陸則不同,大量復工人員轉產口罩都來得及,何況日產能、日產量早已突破1億,南非等國華商轉產口罩受到當?shù)匾咔橛霉は拗疲绹紘揖o急狀態(tài),自稱自產自銷,但產能根本不比中國。小口罩,大政治,能不慎乎?

      三、全球抗疫的基本走向

      新冠疫情爆發(fā)后,整個中國按下暫停鍵,這迫使我們反思,我們對于自反性現(xiàn)代化理論所揭示的“風險社會”的遲早到來,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與物質準備,這應該成為中華民族反思世界與中國現(xiàn)代化歷程的重要契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的開拓者、北京大學歷史系羅榮渠先生于1993年在《現(xiàn)代化新論》中發(fā)出現(xiàn)代化不是“至福千年”之盛世危言。2003年,爆發(fā)“非典”疫情,隨后不到20年,又爆發(fā)當今遍及全球的另一冠狀疫情,羅先生所說的“現(xiàn)代病毒”似乎同高歌猛進的中國與世界的現(xiàn)代化進程如影隨形,難以隔斷,自然應該引發(fā)高度警惕[21]。德國等西方國家興起的“自反性現(xiàn)代化”以及“風險社會”理論,強調傳統(tǒng)安全與非傳統(tǒng)安全的影響,但是對現(xiàn)代病毒及其國家治理、全球治理普遍缺乏專門研究。其實,無論是正在現(xiàn)代化的國家,還是已經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國家,病毒不分東西,疫苗可以共享,可謂“寰球同此涼熱”。

      中華民族如何走好全面小康決勝年,邁上全面現(xiàn)代化第一臺階——基本現(xiàn)代化,不僅要時刻總結中國現(xiàn)代化治理的成功經驗,還需要全球治理的現(xiàn)代眼光,不斷迎接各種治理挑戰(zhàn),時刻注意化危為機。因應國家急需,對不同抗疫類型,區(qū)分抗疫政治學、抗疫社會學,進行學科建設,學術思考,是增強國家話語權、中國學術走出去的重要途徑。東西方文明對于社會、社區(qū)、生命、老人、平等、自由,有不同的理念是正常的,不過,基于勞動這一共同基礎,堅持存異求同的全球文明觀,也是可能的。在此基礎上,才能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提煉出中國抗疫政治學話語體系。

      第一,勞動、勞動一般是中美社會的共同基礎。在古希臘古羅馬的古典文明中,上層人士依靠奴隸的勞動而生活,但把奴隸視為財產,亞里士多德的名言“奴隸是會說話的工具”,就反映了這一狀況。起源自西亞的基督教與之不同,它傳到西方后,改變了西方文明看輕勞動的觀念,開始把勞動視為一種寶貴的行為。耶穌是木匠的兒子,少年時也做木工活,圣徒保羅是做帳篷的工人?;浇痰膭趧颖旧蛊鋵趧拥膽B(tài)度別具一格:不是勞動為了生活,相反,生活是為了勞動。美國文明來自歐洲基督新教,馬克思對美國社會勞動觀念的論斷,有其歷史基因,他對共產主義社會“勞動成為人的第一需要”的論斷,也有基督教的文化基因。

      第二,生命、老人在中美社會屬于不同的權利范疇。在歐美,屬于社會權利范疇,在中國,則具有政治權利意義。西方文化基于畜牧部族經濟,歷經工業(yè)經濟的改造,保存了基督教文明的底色,構成了現(xiàn)代文明的基本底線,比如生命作為社會權利而獲得保障的理念。在古典文明中,沒有慈善服務的地位,例如,在斯巴達,為了保障部族的戰(zhàn)斗力,僅僅健康兒童被獲準存活下來?;浇讨匾晜€人,認為人的生命是神圣的,堅決反對殺嬰、棄嬰、墮胎。基督教傳入西方后,歐洲社會在社區(qū)層級普遍建立教會組織,募集善款,護佑生命,救治病人,而不僅僅局限于此前的救治傷兵。與西方不同,中國文化基于農業(yè)文明,有孝親敬老傳統(tǒng),墨家講究兼愛、非攻,儒家富有仁愛精神。儒家在漢朝成為官方意識形態(tài)后,孝親敬老是通過舉孝廉、千叟宴等國家行為而獲得保障的。進入近代以后,儒家失去官方意識形態(tài)地位,孝親敬老作為歷史傳統(tǒng)長期停留于社會層面,這與西方現(xiàn)代文明具有一致性。進入新時代,伴隨著國家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的增強,作為實現(xiàn)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從出生僅30多個小時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一個都不放棄,每個病疫患者的生命權都同樣得到尊重,都同樣獲得國家免費救治。湖北省成功治愈3000余位80歲以上、7位百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多位重癥老年患者是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的,其中一位70歲老人治療費用近150萬元[22],全部國家支付。社區(qū)作為社會的基層單位,在改革開放后才逐漸發(fā)展起來,是國家權力運作的神經末梢,在抗疫斗爭中發(fā)揮了“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桿子插到底”的執(zhí)行、動員、保障職能。基督教之于西方社會,就好像儒家思想之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一樣。這不是簡單的宗教信仰的問題,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修養(yǎng),按照社會學的術語,是一種生活方式。

      四、結 論

      綜上,從國家抗疫白皮書所揭示的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角度看,在中國抗疫行動機制有一個從抗疫社會學階段轉入抗疫政治學階段的過程,在西方則始終處于抗疫社會學的階段,難以突破公民社會的總體社會框架結構,由此表現(xiàn)為歐美國家抗疫社會學與中國抗疫政治學的兩極。兩者往往又是相反相成、對立統(tǒng)一的,求同存異、休戚與共是全球文明發(fā)展的大勢所趨,而與歐美國家的抗疫社會學進行路徑比較、經驗交流、治理互鑒,是全球抗疫的必然要求。古典文明滅亡之后西方文明的重生,是因為基督教的改造作用?;浇滩皇莵碜晕鞣轿拿?,而是改造了西方文明,并以基督新教為精神母體,孕育、成就了以政治自由、個人平等、社會民主、憲法保障為基本特征的現(xiàn)代文明。中華文明在“打到孔家店”后之所以重生,是嫁接了源于西方文明的馬克思主義。東西方文明的生命力來源于處于東西方文明之間連接地帶的“軸心文明”,其靈魂是立足本土的文明互鑒,所謂“周雖舊邦,其命惟新”。現(xiàn)代文明需要反思,無論是古典文明的社會本位,還是歐美社會的個人本位,最終無法回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明涵化路徑。

      猜你喜歡
      抗疫疫情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02
      “畫”說抗疫
      抗疫之歌
      戰(zhàn)疫情
      團結抗疫
      中醫(yī)抗疫功不可沒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36
      抗疫情 顯擔當
      人大建設(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2
      疫情中的我
      龍都大地上的人大抗疫答卷
      人大建設(2020年3期)2020-07-27 02:48:36
      疫情當前 警察不退
      北極光(2020年1期)2020-07-24 09:04:04
      中阳县| 隆化县| 静乐县| 太湖县| 东至县| 兴国县| 乌鲁木齐县| 乌拉特中旗| 鞍山市| 新竹市| 台安县| 金坛市| 新津县| 青河县| 永顺县| 华池县| 高青县| 邢台市| 安陆市| 泽普县| 佛学| 晋城| 五常市| 龙岩市| 卢氏县| 湖南省| 红河县| 若羌县| 阿克| 新巴尔虎右旗| 巴中市| 陇西县| 云梦县| 昌吉市| 萍乡市| 团风县| 小金县| 吴堡县| 驻马店市| 泰州市|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