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獻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語文知識,導致學生普遍缺乏語文學習興趣。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必須探索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的想象力,從而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十分重要。初中學生的心理正處于發(fā)育階段,他們希望展示自我的意愿比較強烈,大多數中學生不喜歡在課堂中受到約束,許多學生對于某一學科感興趣或者對某位老師抱有好感,就會非常容易掌握這門學科的知識。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生對于感興趣的事物會保持一種興奮的態(tài)度,從而使其能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到該事物上。但是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并沒有考慮到學生興趣的問題,因而,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始終保持在一種較低的水平。因此,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其語文學習能力。
在語文學習中,想象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不僅如此,通過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也能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保證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古詩詞、文言文等內容,因與現代生活相隔久遠,需要學生借助想象力幫助理解,通過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目前的思維局限,更好地體會古代文學作品中描述的情景。
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熱點事件與學習聯系起來,有效地喚起學生參與課堂的活力。特別是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學生隨處可見的一些活動,有效地喚起學生的熟悉感,針對一些學生不太理解的情況,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有效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比如,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就可以將現實生活與課文聯系起來,通過生活中熟悉的人物或事件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喚起生活與語文學習之間的聯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活力。
除了通過與生活加強聯系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目前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已經廣泛采用了情境教學法,通過一些情境元素的使用,可以使課文中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可感的形象,從而改變學生對于語文課枯燥沉悶的刻板認知,更好地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內涵。但是,部分教師在使用情境教學模式時,存在著形式化的問題,教師要明確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的目標也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針對一些小說、散文當中描寫的場景,學生如果無法直觀地體驗和理解,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圖片、視頻、音樂等形式讓學生產生相對直觀的印象和感悟,從而促進學生對課文知識的深入體會和理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
通過設置一些和課本相關的有趣問題,可以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幫助學生建立起縝密的語文思維能力,特別是在解決相關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一些問題元素,幫助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避免出現學生不知從何思考的問題,這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清晰的語文邏輯思維。通過這種問題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于文章感情和邏輯思路的理解,這種教學方法豐富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了課堂的參與感。
除了通過以上這些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之外,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增加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機會,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并且督促學生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如教師在教學一些寓言故事或者有趣的小說時,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與同學一起進步、豐富學習形式,特別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一些小說作品,為了能夠更好地讓學生領會文章的深刻內涵,多角度理解人物形象,教師可以通過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給不同的小組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組織學生對課文進行演繹,通過表演,模仿作品中的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演繹的過程中,學生自然就能逐步掌握全面分析評價小說人物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形式。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著十分豐富的插圖,這些插圖都是課文中的經典場景或者是具體事物的表現,或者是文章當中的某個人物、景物的描繪,插圖具有視覺形象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插圖,有效地啟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想象力。除了讓學生直觀地欣賞插圖,還可以讓學生針對畫面中描述的人物或場景進行補充、續(xù)寫等,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想象力的提升,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聽說讀寫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讀書就是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獲得新的體驗。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指的就是閱讀與想象的結合。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調動豐富的想象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延伸,從而獲取文章的閱讀意義。比如在朱自清的《春》中,作者描寫希望春天到來時的句子:“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主句話接連用了兩個“盼望著”來描述自己渴望春天到來的急切心情,通過引導學生反復的朗讀,學生就會深刻地體會到作者強烈的感情。又比如學習郭沫若的現代詩《天上的街市》。教師通過示范朗讀,可以調動學生展開對美麗星空的想象,接著引導學生通過充分朗讀,進行想象,想象星空中美麗的街市,街市上琳瑯滿目的商品,還有那美麗傳說中牛郎織女的命運,想象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浪漫地在街市漫步,從而體會到現實的黑暗與殘酷,詩人想象中的光明與美好,進而理解詩歌的主旨。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想要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還可以通過寫作訓練來促進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通過布置與閱讀相關聯的寫作任務來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使學生做到融會貫通。教師要通過具體的教學方法引導與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寫作當中。同時在選擇寫作題目時,教師不能選擇過于生硬、刻板的內容,應當給學生留足自由想象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創(chuàng)新,以幫助學生寫出更好的作品,切實達到提升學生想象力的目標。
綜上所述,學習興趣與想象力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當中,提升自己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