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就提出了“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并且在第二學段目標里數的運算里面已經明確提出:“能分別運算簡單的小數和分數(不含帶分數)的加、減、乘、除運算以及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辫b于以上的思考,我對這一內容重新設計,課題是運算定律和性質復習。
一、比賽導入,體會簡算
1.通過剛才的猜謎語(課前有猜謎語比賽游戲,目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老師感到你們對比賽很感興趣?,F在我們還要來個比賽,不過這次是有關計算的。有兩組題,請兩組代表先選題??茨囊唤M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的又對又快?
2學生做題,時間到,比賽結束。宣布比賽結果?,F在再請同學們看這兩組題,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生:不公平,因為第一組題可以簡算,我們這一組不能簡算。大家同意我的說法嗎?
生:我認為他說的對,我們組的題目確實能夠簡算。
師:那你們是運用的什么規(guī)律進行簡算的,這么快?
生:運算定律和性質。
師:看來有些題目運用運算定律和性質確實能夠簡算,咱這節(jié)課就一起來復習與簡算有密切關系的運算定律和性質。(板書)
【意圖:從兩組題目的明顯對比,讓學生感覺到運用定律和性質確實又快又對,給學生已有的知識與需要學習的知識之間提供一座橋梁,以便于更有效地學習。】
二、回顧整理,理解簡算
1、同學們,想一下,我們小學階段都學過哪些運算定律和性質呢?
生: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還有減法的性質和除法的性質。
師:說的真好。那這些定律和性質之間肯定有一定的聯系和區(qū)別,現在請同學們整理一下。請看整理要求。
小組合作整理要求:
①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性質,并舉例說明。
②把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分類, 并說明理由。
師:剛才同學們整理的都很特別,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他們的整理過程。課件展示:可以按照定律和性質進行分類,還可以按照定律的內容和性質分類,還可以按照四種運算來分……,不管怎么分類,只要是合理的,都是可以的。下面老師準備了一些題目,來考考掌握情況,敢挑戰(zhàn)嗎?請看第一題。
【意圖:作為六年級的學生學完這些知識很長時間了,雖然也經常使用,但是已經不那么清晰這些知識間聯系了。所以很有必要進行簡單的整理,并進行適當的對比,這樣才能正真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在整理完這些知識聯系后,再進行適當的練習,效果明顯高于沒有整理前。】
三、鞏固練習,運用簡算
1.填空并說明分別應用了什么運算律。(略)
這組題目很簡單,但很實用,為一部分學困生提供學習的平臺。
2.能簡便計算的就簡便計算。
4×0.27×25 47×101
師:大部分同學已經做完,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業(yè),并說說運用的定律或者性質。
生:展示作業(yè),并進行說明相關的定律性質。大家同意我的說法嗎?那還有要補充的嗎?
生:我認為……
師:他們說的怎么樣?咱們鼓勵一下,掌聲在哪里?我們班學生在做的 時候得數是1的特別多,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嗎?
生:他們在計算的時候特意加了括號,改變了運算順序,但結果不正確,有的運算不能改變運算順序。
師:從這幾道題來看,你們有什么想法要說。
生:要認真審題,不能隨便改變運算順序。
生:要選擇合適的運算定律。
3.提高練習
第一組 第二組
【意圖:本節(jié)課到這里已經接近尾聲,因為計算課,學生也感覺比較枯燥。為此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激情,我仍然采用比賽的方式,不過這次兩組題目是平等的。同這組題目的練習,既總結了全課,又給學生提出了面對一道題目時一定要先審題,然后選擇合理、靈活的方法計算,這樣才會又快又對?!?/p>
作為計復習課,不是已有知識的重復,也不是新授課,計算復習課更是如此。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有針對行的查缺補漏,全方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在技能上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
[2]司燕.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實踐與探索[J].數學教學通訊,2020(19):40-41.
[3]張曉航.數據分析在小學數學計算課教學中的運用——以《小數乘法》復習課為例[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9(1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