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惜弟
是的,“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著的詩行那樣/
—把人帶往遠(yuǎn)方”(狄金森)。寂靜的夜晚,獨處一室,手捧一本心愛的書,靜靜地閱讀;沏一杯香茗為勞累的身心,開一盞紗燈為精妙的美文;尋一處靜地,捧一本好書,細(xì)細(xì)品味,咀嚼書中的寧靜和快樂,無疑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我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讀書。在書的海洋里,你可以讓我們的夢毫無顧忌地盡情飛翔。每一個文字如同寂爽的黑夜被籠以清嘹的天籟之音,心中有無限美妙……昨天的喧囂與俗務(wù)成了遙遠(yuǎn)的夢,今夜的精彩全由文字締造……山林,走獸,激流,晨露,一切都美得足以打消身旁和身外的浮躁。
我喜歡讀散文。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形散而神聚”,更鐘情于它的短小精悍。冰心老人的散文,清新俊麗,清倩靈活,像聽一曲縹緲又動人的情歌。那種神會的感覺,仿佛添了潔白的雙翅,在蔚藍(lán)深袤的天空中自由飛翔而不知疲倦。讀朱自清的散文《春》,我會被那美麗的春光所陶醉,會為那洋溢著的詩情所感染,會為那春意盎然的生機(jī)所激勵,我的心靈也會被詩情畫意般的春景所蕩滌……
我喜歡讀唐詩宋詞。讀白居易的“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我驚異于他的睿智。讀李商隱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我驚異于他的凝練。讀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我驚異于他的豪邁氣概。讀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我驚異于他的寬大胸襟。我仿佛看見李清照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中盼“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我似乎聽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白,在高吟“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那吞吐日月的博大,似一層層巨浪,撞擊著我跳動的心;我甚至好像目睹“幾曾識干戈”的南唐后主李煜,亡國后是怎樣終日“以淚洗面”,痛心疾首地說“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我喜歡上了讀書,不管是那種專業(yè)的,還是休閑的;是讀起來讓人眉飛色舞、拍案稱快的,還是那種讓人浮想聯(lián)翩、久久難忘的。無論怎樣,每天,我都會拿起對我們?nèi)松幸娴臅呷胫R的海洋,尋找一份不同尋常的輕松和自信。
讀書,使人修身養(yǎng)氣、怡神悅情;讀書,使人知識豐厚,底蘊(yùn)厚重,能力篤實。我靠讀書發(fā)展自己,讀書使我生命的色彩永存。
“最是書香能致遠(yuǎn),腹有詩書氣自華”,何樂而不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