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洵 李朝 金小洣
有些老年人在體檢做腦CT檢查后,發(fā)現(xiàn)自己得了腦萎縮,于是整日憂心忡忡,擔心自己得了老年癡呆癥。對此,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腦病科主任高敏表示,腦萎縮是一種影像學的描述,臨床上并沒有腦萎縮這種疾病。因此,檢查出腦萎縮不等于患上老年癡呆癥。但也要警惕,如果不及時干預,腦萎縮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會導致癡呆等腦部疾病。那么,腦萎縮該如何防治呢?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經過CT檢查后發(fā)現(xiàn)腦萎縮的老人越來越多。那么,腦萎縮究竟是什么呢?高敏解釋,腦萎縮顧名思義就是腦組織體積縮小,可分為生理性腦萎縮和病理性腦萎縮兩類。如果腦萎縮程度與年齡呈正比,這種稱為生理性萎縮。而病理性腦萎縮則是由各種病理因素導致,比如腦外傷、腦卒中、腦膜炎、腦血管畸形、腦部腫瘤、癲癇、營養(yǎng)不良、甲狀腺功能病變、煤氣中毒、酒精中毒、腦動脈硬化、腦缺血等均可引起腦實質破壞和神經細胞的萎縮。
腦萎縮初期多表現(xiàn)為頭暈耳鳴、健忘失眠、情緒急躁等癥狀;中期記憶力明顯減退、反應遲鈍、神情淡漠等;后期會出現(xiàn)智能明顯衰退,腦組織形態(tài)改變,甚至癡呆等。但高敏表示,并非所有腦萎縮都有明顯癥狀的,有的腦萎縮嚴重,但老人并沒有出現(xiàn)癡呆現(xiàn)象,有的腦萎縮程度較輕,癥狀卻很明顯。因此,想要確定自己是否患有腦萎縮,50歲以上的老年人最好每年體檢做一次腦CT。
雖然腦萎縮并不等于老年癡呆,但隨著腦萎縮程度的進展,也會演化成癡呆等腦部疾病。因此,腦萎縮也要積極治療。
高敏表示,生理性的腦萎縮是和年齡相關的老化改變,往往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不需要治療,也沒有藥物可治。而病理性的腦萎縮則要根據(jù)病因來針對性用藥治療。比如額葉、顳葉、海馬的萎縮,就會引起認知功能障礙,會導致癡呆,可以用保護腦細胞、抗癡呆的藥物,如尼麥角林、胞磷膽堿、鹽酸多奈哌齊、重酒石酸卡巴拉汀、鹽酸易倍申、甘露特鈉等。另外,對于腦供血不足的患者,就要改善腦血液循環(huán),可以口服銀杏葉提取物片、血塞通片、蛭蛇通絡膠囊等藥物。但這些藥物只是改善癥狀,延緩發(fā)展,對腦萎縮本身不能逆轉。
還有一種情況是小腦萎縮。小腦的功能主要是主管平衡,所以小腦萎縮以后會出現(xiàn)平衡功能不好,走路不穩(wěn),特別容易摔倒。對于這種情況只能采取對癥支持的療法,注意防護??傊?,沒有根治腦萎縮的藥物。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腦萎縮人群的年齡逐漸趨于年輕化。因此,預防腦萎縮越早越好。高敏建議,日常應注意調整生活方式,改善營養(yǎng)結構,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堅持運動。具體應做到以下3點:
1.常用腦。平時要經常讀書看報、寫寫算算,有規(guī)律地運轉大腦,不斷促進大腦神經及感官信息運動的活躍,這樣有利于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推遲腦細胞的老化,延緩腦萎縮的進程。有研究顯示,老年人常玩一些益智類游戲有助于預防腦萎縮。
2.增強社會集體活動。建議中老年人應該走向社會,多增加外出活動機會、刺激大腦皮層不斷有新的興奮點產生,從而可以延緩衰老,減慢腦功能衰退。
3.日常飲食應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戒煙戒酒。一些食物有健腦功能,可多吃。如魚類含有豐富的DHA,菌菇類、豆類等富含的維生素可增強大腦的記憶和反應能力。茶葉富含抗氧化劑,常飲茶可以延緩大腦衰老。奶類、蛋類、堅果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也有助于大腦健康。
(摘自《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