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洪山
相傳,美猴王孫悟空大鬧天宮后,被如來佛祖拿住,鎮(zhèn)壓在五行山下。一日,我到嵩山少室山拍照,卻發(fā)現(xiàn)昔日“猴王”竟然拜倒在嵩山腳下,堪稱此地一大奇景。
徐霞客在游記中對嵩山少室山有著詳盡的描述:“云氣俱盡。入正殿,禮佛畢,登南寨。南寨者,少室絕頂,高與太室等,而峰巒峭拔,負‘九鼎蓮花’之名。少室橫峙于前,仰不能見頂,游者如面墻而立,輒謂少室以遠勝。余昨暮入寺,即問少室道,俱謂雪深道絕,必無往。再上,至煉丹臺。三面孤懸,斜倚翠壁,有亭曰小有天,探幽之屐指足跡,從未有抵此者?!?/p>
原來少室山從頂部裂開,橫斷為南北兩個部分 :北頂像屏風伸展,南頂則像利刃排列峙立。山中棧道只有三尺有余,道外便是深谷,陡直而下如同刀砍斧劈一般。南北兩頂山崖相夾,中間卻奇突地聳起一山,直凌駕于眾峰之上,是為絕頂。站在絕頂山頭,狂風刮過,令人一陣暈眩,頓生仙人御風之感。
低頭俯瞰,但見絕頂與北頂若即若離,彼此斷開卻不容通行,而山腳處竟有一“猴頭”探出。一見之下,我大感驚奇,連忙下山來看。
走至近處,愈覺這“猴頭”惟妙惟肖:寬額頭、雷公嘴,毛絨絨的面頰,一雙大眼微閉,竟大有美猴王的風姿。我心中瞬間便杜撰出一個新故事來:當年美猴王被羈五行山下,苦不堪言,便身馱五行前來嵩山朝拜,以祈求開釋。
細細回憶徐霞客的描述,檢索之下竟未有關(guān)于此景的記載,莫非我竟是首個發(fā)現(xiàn)人?在替徐霞客遺憾的同時,更有一絲驚喜涌上心頭。
抬頭張望,忽又見一“大鳥”延頸而立,展翅欲飛。這必是佛祖座前的神雕,前來召回猴王了。奇也!妙也!我不禁拍手打掌,嵩山啊嵩山,你到底還藏有多少驚喜等我發(fā)現(xiàn)。
沿著長達3000 米的三皇棧道緩行,只見陡峭的崖壁佇立眼前,這便是有名的書冊崖了——一道道山峰垂直向上,恰如一冊冊豎直擺放的巨書直插云霄。我瞬時屏住了呼吸,那種震撼,讓久居平原的我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語言。
站立在窄窄的棧道上,置身于千米高的山間,極目遠眺,看那奇絕峭拔的山峰、雄奇瑰麗的景觀,心間瞬時波瀾起伏,久久不能平靜。此刻,我終于明白了《詩經(jīng)》中“崧高維岳,駿極于天”的意境,體會到了李白“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的豪情。
嵩山為“五岳”中的“中岳”,不但峰巒崢嶸、風景奇絕,更是人文景觀眾多,計有十寺、五廟、五宮、三觀、四庵、四洞、三壇,以及寶塔270 余座,是歷史上佛、儒、道三教薈萃之地,聞名于世的少林寺便深藏于嵩山的懷抱。珍稀的地質(zhì)遺跡和豐富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終構(gòu)成了這立體生動的迷人嵩山。
● 趙洪山 /攝
● 趙洪山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