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喵喵(中山大學)
其實,我花在高數(shù)上的時間一點也不少。平日里一有時間就學,經(jīng)常在圖書館自習室奮筆疾書至午夜12點。考高數(shù)前的那幾個星期,我開啟了晝夜顛倒的學習模式,每天咖啡因攝入都超標,喝下一杯又一杯的咖啡只為提神。
但我還是笨拙地掛科了。這個結局是意料之中的,畢竟一大片一大片不會做的題目擺在眼前,縱使老師能大發(fā)慈悲,恐怕也難有回天之力。
接下來的日子我假裝沒事,準備補考。那是我上大學以來最難熬的時日,沒有人陪著一起戰(zhàn)斗,所有人都在享受春節(jié)假期,和朋友家人相聚,而我一個人在挑燈夜戰(zhàn)。整個春節(jié)假期,我瞞著所有人,獨自焦灼。
開學前幾天,我突然查到補考就在一周后舉行,這與我之前了解到的開學一個月后補考相去甚遠,掐頭去尾,我只有9天時間了。
我拖著行李箱回到學校,二三月里,羊城的春花肆意張揚,一片姹紫嫣紅。但于我而言,這更像是一個絕望的春天。準備補考那段時間,我總在夜里三四點鐘醒來,真的睡不著,焦慮值到達我十幾年人生里的最高點??墒牵敬笠?、看網(wǎng)課、把所有的課后題和往年考題都做了,上天還是沒有憐憫我,補考還是沒過。
下半學期照常開始。作為一個在本省讀書的人,我一學期4個多月里一次家也沒回,每一個小長假我都在圖書館學數(shù)學,每一道課后題都不放過,不會的都在課后問了老師。我什么都努力做,就怕和上學期一樣的分數(shù),我不能被高數(shù)打趴下了。
我數(shù)學一直不太好,初中的時候120滿分我考80分,高中150滿分我考60分。我是拼著考上了家鄉(xiāng)當?shù)刈詈玫闹袑W,拼著考上了985大學,讀自己喜歡的專業(yè),又拼著進入了大學里錄取分很高的學院。我本也可以不那么努力,考個普通的大學就好,選一個不用學數(shù)學的專業(yè)。但我不,我偏要學自己喜歡的專業(yè),就要轟轟烈烈,哪怕被高數(shù)打破頭。
我曾不止一次地想過是否有這樣一個平行世界,我不讀這個專業(yè),不學高數(shù)。一年多前報志愿時,我是不是應該把我的志愿換了,去過沒有高數(shù)的平凡人生,不用在焦慮和透支身體中度過我的大學生活。但我想,那個我一定沒有現(xiàn)在快樂吧,那個我應該沒有一群一起學數(shù)學、打比賽、寫代碼的好隊友,那個我應該很難找到與自己的專業(yè)和經(jīng)歷很匹配的工作機會,那個我也應該很難到達理想中的自己。
我保持努力,也跟自己和解,我還是會有些焦慮,但不會給自己長時間的壓力。我開始反思自己“小鎮(zhèn)做題家”的思維和做法,開始反思一味增加學習時間而忽略合理分配的模式是否真的能提高學習效率。我也抓住機會,努力提升自己,爭取在別處積累經(jīng)驗,以彌補自己在學習上的短板。
暑假查分數(shù)的時候,我依然很緊張,握著朋友的手不放。朋友打趣我說:“怕什么,你駕考科目三后來不是也考過了嗎?”也對,都會過的。
終于,分數(shù)和排名顯示出來,我以班級前50%的成績通過。
看,這場仗還是打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