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科普的
每個人都可能有失業(yè)的時候。我有個朋友最近開始認真思考兩種最壞的情況:如果自己被公司辭退了,該做些什么?如果主動辭職,中間的空窗期該怎么辦?為了回答他的問題,我整理了一份“失業(yè)領錢攻略”,讓失業(yè)的人也能做到不慌不忙,自身的權益有保障。
如果真的被裁員,員工一般有兩筆錢可以領。第一筆是公司給員工的補償金。這筆補償金有多少呢?裁員潮中常聽到的“N+1法規(guī)”,就是說的補償金,其中的N,指的是工作年限。
公司一般會按照員工的工作年限來計算補償:工作N年對應的是N個“月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領取這筆補償金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被辭退、正式員工、無重大過失。如果是主動辭職,或者是處于實習期,又或者因為出現了嚴重失職造成公司損失的,公司就無需支付賠償金。
而“N+1”中的1指的是如果遇到以下三種情況,公司沒有提前三十天以書面形式通知員工裁員,需要額外支付一個月的工資才能解除勞動合同:①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②勞動者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③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被裁員的人可以領的第二筆錢是我們繳納的五險一金中的失業(yè)保險金。失業(yè)保險金的領取條件有兩個:①失業(yè)前公司和自己已繳失業(yè)保險滿一年;②非本人意愿中斷就業(yè),而是生病無法繼續(xù)工作、公司辭退等原因失業(yè)。
失業(yè)保險金的金額不能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具體金額各地不一。那能領多久呢?這主要根據在剛離職的公司累計繳納社保的時間來確認,領取時間如下:滿一年可以領取兩個月;大于一年不足五年的,每加一年增加兩個月,最長可以領不超十二個月;滿五年不足十年,最長可以領不超過十八個月;十年以上的,最長可以領不超過二十四個月。
另外,工作時交了失業(yè)保險金的人,除了能領失業(yè)保險金外,還有相應的醫(yī)保費代繳、喪葬撫恤、職業(yè)培訓補貼等待遇,具體事項可以咨詢當地政府。
前面說的兩筆錢都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被辭退。如果是自己主動辭職,又應該怎么辦呢?這里就要說到第三筆可以領的錢——失業(yè)補助金。
各個地區(qū)的階段性失業(yè)補助金申領的截止時間一般是每年的12月31日。主動辭職、失業(yè)保險繳費時間不足,或者已經領完了失業(yè)保險金的對應期限還沒找到工作,都可以申請失業(yè)補助金。具體金額不超過當地失業(yè)保險金的80%,可以領取6個月。和失業(yè)保險金的領取方式差不多,只要拿身份證或社保卡,到參保地失業(yè)保險經辦機構就能申領,也可以到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在線申領。
(資源支持:微信公眾號“簡七讀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