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參觀的第一間博物館,是位于校園里的微型博物館。我們的小小講解員對這里的展品,可是如數(shù)家珍。
我是小小講解員
館名:“貝類王國”微型博物館
藏品:各種各樣的貝殼
地址:浙江省杭州師范大學第一附屬小學
講解員:洪汝玥(401班)
大家好!我叫洪汝玥,來自錢塘江畔、西湖之濱的杭州。我的家鄉(xiāng)因水而美,以水聞名。
水養(yǎng)育了人,也養(yǎng)育了無數(shù)的小生靈,貝類就是其中最瑰麗的成員。它們種類眾多,形態(tài)各異,有宛如寶石的黃金寶螺,有渾身長刺的骨螺,還有像扇子一樣的扇貝。它們有些屬于用“肚子”走路的腹足綱,有些屬于有著兩片貝殼的雙殼綱,還有些屬于“腳”長在頭上的頭足綱,是不是都很有趣呢?
想知道我為什么這么了解貝類嗎?快來我的學?!憬『贾輲煼洞髮W第一附屬小學,我將帶你開啟一場“貝類王國”的漫游之旅!
貝類大家族
貝類動物種類繁多,是動物界第二大類群,現(xiàn)已定名的超過10萬種。按照貝殼形態(tài)及發(fā)育特征,可分為單板綱、多板綱、無板綱、腹足綱、頭足綱、雙殼綱和掘足綱;按照生活環(huán)境,可分為海洋貝類、淡水貝類和陸生貝類三大類。
貝殼墻
一走進教學樓的大門,一個藍色的貝殼世界就會映入我們的眼簾。
藍色的墻體上,嵌滿了大大小小、五彩繽紛的貝殼,就像無數(shù)閃爍的星星在深藍色的夜空中眨著眼睛,說著悄悄話,似乎在舉行一場聚會。它們既是美化墻體的裝飾,又是這座微型博物館里最主要的展品。“貝殼墻”上還附有簡單的介紹,讓我們能夠輕松了解與貝類有關的科學知識。
紀錄片
墻上的貝殼無法說話,那我們怎么了解它們的生活狀態(tài)呢?瞧,墻上的電視里正在播放著貝類的紀錄片呢!那些生活在大海里、我們平時難得一見的貝類,正在電視里鮮活地上演著一出出精彩的自然大戲。
沒錯了,這里就是浙江自然博物院和我們學校共同建立的“貝類王國”微型博物館,是我們學校最大的特色呢!
你先猜一猜:這座博物館建在學校的什么地方呢?你肯定猜不到答案。博物館巧妙地利用了教學樓的門廳和連廊,將這里改造一新。平時,同學們上學放學都會從這里經(jīng)過,在潛移默化中,大家都成了“貝類知識小達人”。
雖然這只是一間面積有限的微型博物館,但也是“五臟俱全”——里面共有一千多件展品,還有全面的貝類生物分類和特征介紹,甚至還有互動體驗項目呢!
走上繪著海浪的臺階,我們就要正式開始今天的參觀了。
看,鑲嵌在墻上的展框和地上的圓形展臺相互配合,匯成一本貝類百科全書,等著我們?nèi)シ?,去學習。
雙殼綱展臺
這邊是雙殼綱的“家”。雙殼綱,顧名思義,最大的特征是擁有兩片對稱的殼。這兩片殼能開能合,保護著貝類不受傷害。當我們將這兩片殼打開展出的時候,它們像不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呢?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漂亮的珍珠就是在雙殼綱的一些貝類中產(chǎn)生的喲。
多板綱展臺
多板綱是我最喜歡的貝類,因為它們的殼太有趣了,活像我們在土壤里常見的鼠婦,一節(jié)一節(jié)的,又有點兒像古代戰(zhàn)士穿的板甲。而且,它們也會像鼠婦一樣團成一個球呢!多板綱的殼多數(shù)都由8塊板片組成,就像約好了似的。
腹足綱展臺
那邊陳列的是腹足綱的殼,這些殼雖然看起來千差萬別,但大多帶有規(guī)則的螺旋,很好分辨。
腹足綱就是我們常說的“螺”,是貝類中成員最多的一個分類?,F(xiàn)在,還有7.5萬種腹足綱動物生活在我們周圍。它們不但征服了大海,而且在淡水中也有分布,甚至還有小部分登上了陸地,比如我們常見的蝸牛。
頭足綱展臺
對了,還有一個展臺里展出的是讓人意想不到的貝類——頭足綱。烏賊和章魚就是頭足綱的代表。大家可能會疑惑:它們明明沒有殼呀!為什么也是貝類?其實,原始的頭足綱也是有殼的,現(xiàn)存最原始的頭足綱動物鸚鵡螺就有漂亮的外殼。有些頭足綱的外殼退化成了身體里的內(nèi)殼,比如烏賊;而章魚則干脆將殼退化得干干凈凈。
如果要問我,這些知識都是誰告訴我的?它們呀,就藏在展臺旁的屏幕里呢!只需用手指輕輕一點,你想了解的貝類知識,就會以圖片、動畫和視頻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
最后一站,是我最喜歡的深海燈光秀。這里布置著五彩繽紛的貝殼和栩栩如生的水草,還有燈光變幻而來的魚兒在墻上優(yōu)哉地游弋。靜靜地站在這里,我們仿佛能聽到大海的聲音,置身于神奇而美麗的海底世界。
好了,今天的參觀就到這里。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更詳細的貝類知識,歡迎到我們學校來參觀,你一定會覺得不虛此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