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法治與德治關系的回顧與建構

      2022-01-31 09:47:46何怡鋒
      時代人物 2021年35期
      關鍵詞:德治市場經(jīng)濟法治

      何怡鋒

      (中共鄭州市金水區(qū)委黨校 河南 鄭州 450000)

      傳統(tǒng)社會治理模式下的德治與法治

      傳統(tǒng)社會治理模式下的德治。德治與法治是兩種不同的治理國家的方法,實行德治還是法治一直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們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德治思想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核心理念就是儒家思想的德治思想,它最初起源于周初著名政治家周公的“敬德愛民”“明德慎罰”思想。西周時期形成以親親尊尊為原則的禮制,君臣、父子、男女、長幼之間有著嚴格的等級界限,任何人不得僭越,“禮”是治理國家的唯一準繩。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以儒家為代表的“為國以禮”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對周禮進行了的修正,將仁與禮有機結合,西周時期的親親尊尊原則擴大為了愛人。孔子及后代的儒家代表人物都主張為政以寬,寬以待民。從這個基本觀點出發(fā),從周朝開始,人們已經(jīng)注意到德治在治國方略上的作用。

      從統(tǒng)治階級層面來講,先秦思想家要求統(tǒng)治者及其他為政者要仁者愛人,愛惜百姓。如孔子在《論語·為政》中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奔磮?zhí)政者治理國家只有實行德政、德治,才會有威信,才能得到民眾的擁護。孟子基于他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思想,提出了“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荀子基于他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思想,在《君道篇》中也提出“有治人,無治法”,意思是治理好國家的關鍵是作為統(tǒng)治者的人而不是法。要求統(tǒng)治者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從而感化民眾,實現(xiàn)其治理國家的目的。

      對被統(tǒng)治的民眾,先秦思想家主張進行道德教化,輔之以刑??鬃釉唬骸暗乐哉R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币簿褪钦f,使用刑罰和政令的手段來治民,只能使民眾暫時免于犯罪,但是往往不能使他們內心感到犯罪可恥;只有以禮德治民,才能使人們內心有羞恥之心,從而內心歸復。所以說,禮教與德化是根本,禮德能防患于未然,刑法只能懲辦于犯罪之后,具有滯后性。儒家的另一個代表人物孟子主張仁政,提出“制民之產”“省刑薄斂”“與民同樂”等思想,強調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得民心之道在于省刑罰,薄稅斂,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改善人民的生活,使百姓安居樂業(yè)。孟子還特別重視教化的作用,《孟子·盡心上》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德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币钥酌蠟榇淼娜寮业倪@種仁德之治的思想對后代統(tǒng)治者的治國理念有很大影響。

      早在兩千多年前,儒家就提出了德治的政治理念,具有超前性。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我們當下德治思想的理論基礎。今天我們講的德治作為一種治國理念,是兩千年前儒家的德治思想的繼承和發(fā)揚,先秦儒家提出的那些德治思想,今天仍然具有值得借鑒的價值。

      傳統(tǒng)社會治理模式下的法治。中國傳統(tǒng)法律觀念經(jīng)歷了漫長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在我國歷史上,法律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時代性,對于統(tǒng)治者來說,官、權就是法,“朕即國家”就是最典型的說明。因此,在中國漫長的兩千多年的封建時代,真正實行法治的歷史很少,更多的時期是禮、法并用,法德兼施,德主刑輔。盡管如此,不同時期還是形成了不同的法律思想、法律觀念,這些思想、觀念經(jīng)過歷史的積淀成為中國傳統(tǒng)的法治思想。

      早在夏朝,“天刑”“天法”的觀念在中國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傳播。在夏、商、西周時期,奴隸制法的思想都與信天、畏天的思想密切聯(lián)系,法被視為天意的表現(xiàn)。“法”字在《說文》中解釋為:“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對法作“平之如水”的解釋,恰好反映出人們對法的公平性的期望,顯示了中國古代法的嚴格等級性。

      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法律思想空前繁榮,其中的法家是戰(zhàn)國百家中主張“以法治國”的一個重要學派。管仲是法家思想的先驅者。在中國法律思想發(fā)展史上,《管子》最早提出了“以法治國”的觀點,原文的表述是這樣:“威不兩措,政不二門,以法治國,則舉措而已?!逼渥置嬉馑际钦f,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自己的權威不必要建立在更多的基礎之上,只要不政出多門,僅僅運用法律,就會象人們舉手抬足那樣,輕而易舉地治理好國家了。這是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最早的“以法治國”四個漢字的記載。商鞅是法家法治思想體系的奠基者。商鞅反對傳統(tǒng)的禮樂詩書等德治教化思想,將其斥為“六虱”。他的基本思想是“任力不任德”“貴法不貴義”。他認為賞罰要以法為依據(jù)整齊劃一,為了實現(xiàn)刑治,使民眾對于“法令”有所畏懼,應該輕罪重罰。韓非子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認為“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亂”,只有用法令懲罰的手段來進行治理,才能達到富國理亂的效果。韓非子還贊同商鞅“以刑去刑,雖重刑可也”的主張,認為只有實行嚴刑峻法才能防止人民違法犯罪。因此法令刑律宜嚴不宜寬,在治國方略上主張嚴刑酷罰。法家的重法思想后來成為秦王朝統(tǒng)冶天下的政治理論,法家的這些思想也對后代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對維封建專制制度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現(xiàn)代德治和法治觀

      現(xiàn)代德治觀?,F(xiàn)代德治,是指充分發(fā)揮倫理道德在人們的政治生活、經(jīng)濟生活、精神生活以及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交往中的應有功能,以達到協(xié)調關系、穩(wěn)定社會的目的的控制方式。以此作為治國方略,就是以德治國。在這里,德治和法治是相互補充的。具體包括構建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體系,培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樹立社會主義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以指導全體社會成員特別是作為人民公仆的黨政干部的思想,從而真正落實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

      現(xiàn)代德治的內涵要求德治必須體現(xiàn)施政的社會公正性,使立法司法具有道義性。歷史證明,僅靠對共同的價值信仰和道德行為規(guī)范而忽視德治必須體現(xiàn)施政的社會公正性,社會秩序維系于官員之個體道德而無外在制衡措施是不可取的。不能把德治僅僅理解為是“為政以德”這種傳統(tǒng)式的道德教化,它更是一種對社會正義的追隨,一種對社會美德的追求。而這正是德治的精神實質之所在。需要強調的是,德治不只是強調如何為社會治理服務,而且還包括對公民權利和主體素質的終極性價值追求。因此,現(xiàn)代德治思想有其深刻的價值理性和社會信仰導向。德治既是治理工具,又是一種社會價值傾向,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

      現(xiàn)代法治觀。對于現(xiàn)代法治,有學者概括為,“法治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理性、文明、秩序、效益與合法性的完美結合?!狈ㄖ我髧矣靡惶淄晟频木哂泻侠硇浴⒄x性品質的法律制度來規(guī)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從而產生良好的社會秩序。它主張權利平等、權力制衡。

      由人治社會步入法治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法治化發(fā)揮作用不僅需要外在規(guī)則約束,而且需要克服凝聚于人們內心深處的生存習慣,它要求人們對法產生信任和信仰,并能夠通過法律獲得生存條件的保障和利益?!罢嬲姆ㄖ问且苑蔀橹螄谥?,而依法而治是以法律為手段。法治不僅僅是‘以法治國’的意義,而且含有用于治國的法律所必須遵循的原則、規(guī)范或理想的意思,如公正原則、平等原則、維護人的尊嚴的原則?!狈ㄖ渭纫苑蔀樽罡邷世K,同時也對法律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就是亞里士多德所謂的善良之法。不對法律提出這一合理要求,則僅僅是依法而治,它就是中國古代法家的法治。使權力服從法律是法治的根本內涵,也是法治的神圣使命。這是從法治的實質層面上探討其價值取向,法治的價值追求是為保障人權、民主,并且要求權力服從法律的規(guī)定,但是法治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法治所必須考慮的,法治的實質正義與程序正義、實體正義與形式正義都是必需的。

      德治和法治相結合推進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

      社會主義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市場經(jīng)濟的特征在于自由競爭,自由競爭是市場經(jīng)濟的生命。但是自由競爭不能無度、不能無序,自由競爭不能沒有規(guī)則,無度的自由競爭會產生壟斷,沒有規(guī)則的自由競爭會導致市場混亂。而要自由競爭,就需要有法律來作保障。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市場經(jīng)濟就是法治經(jīng)濟,只有靠法治才能維護市場秩序,調整各種利益關系。同時,市場經(jīng)濟也是一種信用經(jīng)濟,市場經(jīng)濟活動的道德標準是誠實守信。在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誠實信用已成為一切市場主體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它要求市場主體符合于誠實的道德標準,在不損害其他競爭者,不損害市場道德秩序和社會公益的前提下,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由于我國長期受封建主義的影響,法制觀念淡薄,再加上追求經(jīng)濟效益的最大化是現(xiàn)代“經(jīng)濟人”的特征,就導致唯利是圖、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這些可以通過法律來規(guī)范。

      但是,法律對市場經(jīng)濟的規(guī)范并不是完美無缺的,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法律在規(guī)范市場經(jīng)濟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可以通過道德來彌補,道德的調整屬于軟調整,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和理念,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道德風尚會減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市場效率;會避免市場經(jīng)濟中競爭手段的過分殘酷以及對個人利益、局部利益的過分追求。由此可見,市場經(jīng)濟既是法治經(jīng)濟,也應是道德經(jīng)濟。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客觀需要。

      總之,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不僅要依法治國,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還要以德治國,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從而使法治與德治共同發(fā)揮其調控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

      猜你喜歡
      德治市場經(jīng)濟法治
      用“問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雷鋒(2022年2期)2022-04-12 00:08:12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市場經(jīng)濟下工程項目的招投標管理
      市場經(jīng)濟
      以德治企,誠實守信
      ——湖北億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人大建設(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關于對市場經(jīng)濟的認識
      商情(2012年48期)2017-11-08 11:46:59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法治與德治并舉的哲學思考
      政府救市是市場經(jīng)濟的倒退嗎?
      IT時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41
      湘阴县| 安徽省| 杭州市| 扶余县| 宕昌县| 耿马| 拉萨市| 谷城县| 中牟县| 兰西县| 乌什县| 五指山市| 丹寨县| 凌海市| 延寿县| 崇义县| 平塘县| 浮山县| 惠安县| 澄城县| 绥棱县| 衡东县| 招远市| 霞浦县| 澳门| 竹山县| 佛冈县| 叶城县| 贵南县| 南岸区| 清水河县| 辽中县| 庄河市| 闸北区| 龙海市| 临夏市| 格尔木市| 西城区| 黄大仙区| 遵化市|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