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霞
(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yī)院,山東 威海 264200)
針灸美容(acupuncture and beauty)屬于中醫(yī)常用的外治手段。該種干預形式基于中醫(yī)思維開展,利用針刺、艾灸、穴位敷貼等形式,刺激局部皮膚,或者對有關穴位進行影響。針灸美容具有中醫(yī)的整體觀念,兼具辨證論治特征,主要作用即減輕或消除導致容貌受到影響的相關疾病,從而推遲衰老時間,美容益顏[1]。就皮膚容貌而言,屬于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yī)古籍記載“有諸內必形諸外”。由此可見,在臟腑、經絡、氣血等發(fā)生病變后,能夠反映至體表。而在臟腑功能正常情況下,氣血也會旺盛,從而顯露于體表可見面容姣好、氣色紅潤。黃褐斑是中年女性多發(fā)的一種皮膚疾病,一般臨床常用西藥外治,療效一般,而針灸美容以中醫(yī)理論為基礎,通過平衡臟腑、調節(jié)經絡、通暢氣血等形式,實現(xiàn)養(yǎng)生美容。皮膚針作為民間療法的一種,發(fā)展自古代的“半刺”“毛刺”等[2]。僅針刺淺表皮膚,具有“傷皮不傷肉”的特點,是叢針淺刺法的一種。因此,本研究結合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黃褐斑患者臨床資料,探究皮膚針灸在美容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yī)院收治的66例黃褐斑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確診為黃褐斑;臨床資料完整;依從性較高。排除標準: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合并其他臟腑嚴重疾病者;中途退出研究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各33例,均為女性。其中參照組年齡36~55歲,平均年齡(43.12±3.05)歲。試驗組年齡35~54歲,平均年齡(43.08±3.15)歲。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比。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參照組予以維生素C片(威海華新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369,規(guī)格:0.1 g)??诜?.1 g/次,1次/日。聯(lián)合使用維生素E軟膠囊(福州海王福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5020760,規(guī)格:100 mg),100 mg/次,1次/d。持續(xù)用藥1個月。試驗組在口服維生素C片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皮膚針:選擇患者皮損部位,行局部多針圍刺,確保病變皮膚組織被皮膚針圍繞。若患者皮損部位較為嚴重,則可暫時不行針,預先進行循經排刺。3次/周,單次留針30 min。以3周為1個療程,連續(xù)干預1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皮損面積評分以及血清激素指標。①臨床療效:顯效:皮損部位顏色恢復,且恢復范圍超過90%;有效:皮損范圍縮超過60%,不足90%;無效:皮膚部位顏色加重,且未見皮損消退,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皮損積分:從皮損顏色、面積等角度進行評價,最高3分,最低0分;分值越高說明皮損情況越嚴重;③血清激素指標: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離心處理后,以放射免疫法對雌二醇、卵泡刺激素、促黃體生成素指標情況進行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顯效21例,有效11例,總有效率為96.97%(32/33),參照組顯效14例,有效12例,總有效率為78.79%(26/33),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207,P=0.0236)。
2.2 兩組皮損積分比較 試驗組皮損總積分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皮損積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皮損積分比較( ±s,分)
組別試驗組參照組n 33 33 tP皮損顏色0.58±0.11 1.04±0.25 9.6748 0.0000皮損面積0.61±0.14 1.42±0.26 15.7573 0.0000皮損總積分1.19±0.31 2.46±0.27 17.7466 0.0000
2.3 兩組血清激素指標比較 試驗組血清激素各項指標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激素指標比較(±s )
表2 兩組血清激素指標比較(±s )
組別試驗組參照組n 33 33 tP卵泡刺激素(U/ml)10.04±2.15 18.47±2.03 16.3773 0.0000促黃體生成素(U/ml)6.79±0.12 8.35±0.48 18.1123 0.0000雌二醇(pmol/L)265.05±10.47 331.10±12.53 23.2371 0.0000
皮膚針屬于中醫(yī)常見治療方案的一種,在臨床疾病治療中應用廣泛,如內科、兒科、皮膚科等。相關研究證實[3-5],皮膚針療法不僅見效快,而且療效確切。近些年,皮膚針于中醫(yī)美容中受到廣泛歡迎。這主要與皮膚針改善皮膚新陳代謝、延遲肌膚衰老等作用有關。
皮膚作為機體的外部屏障,除具有呼吸、分泌功能外,還能夠發(fā)揮排泄、調節(jié)體溫的作用。同時,皮膚也能夠防御病原菌侵襲,從而保護腠理不受侵犯。而當皮膚受到刺激后,其各項功能也會獲得良性調節(jié)。在此情況下,肌膚血液、淋巴液、組織間液循環(huán)速度加快。而隨著血液灌注不斷充分,局部組織缺氧情況也會得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當病變部位氧氣、營養(yǎng)供應充足后,肌膚新陳代謝異常也能夠緩解[6,7]。因皮膚針具有活血化瘀功效,所以能夠達到美容目的。通過此種形式,氣滯血瘀所致的痘印、色斑癥狀均能夠減輕。不僅如此,肌膚松弛、干燥的狀態(tài)會逐漸改善,從而表現(xiàn)為紅潤、有彈性、光澤。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8],皮膚針在經絡感傳、整體調節(jié)方面也具有確切功效。究其原因,從皮膚針叩刺部位來講,根據(jù)經絡理論,屬于此系統(tǒng)的“十二皮部”??梢?,外在皮膚、內在經絡臟腑等屬于一個整體。而當病邪侵襲機體時,會以皮膚經絡為通道,由皮入里影響臟腑。此外,若臟腑氣血功能出現(xiàn)異常,則也能夠以經絡系統(tǒng)為渠道,由里出表,從而在相應皮膚部位反映出來。因此,在治療方面,從皮部論治,屬于此類疾病治療的關鍵所在。而皮膚針的應用,能夠叩刺體表相應部位、陽性反應區(qū)等。通過此種方式,不僅局部病癥能夠得到治療,而且臟腑氣血也可被調節(jié)??梢娫摲N干預形式具有內外兼治作用,還可對整體進行調節(jié)。通過此種方案,可達到以內養(yǎng)外、防治結合的美容目的。有研究顯示[9],皮膚針基于神經反射原理,可發(fā)揮調節(jié)機體組織生理功能的作用。這是因為,在皮膚表面不僅分布著豐富的神經末梢,而且還有多種感受器。其中觸覺、痛覺、溫度覺感受器等均在皮膚表面存在。以皮膚針對皮膚進行叩刺,這些感受器均能夠受到刺激,從而形成“痛感反射弧”。在此情況下,末梢神經、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會出現(xiàn)相關產生調節(jié)反應。而在各系統(tǒng)興奮、抑制等影響下,能夠使體液、內分泌、免疫系統(tǒng)等趨于正常。這就使得患者機體局部、整體等收獲良性調節(jié)效應。隨著機體組織器官生理功能逐漸正常,患者皮膚美容效果也會提升。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皮損總積分低于參照組(P<0.05),說明皮膚針治療黃褐斑療效確切。近些年,在多因素作用下,使得黃褐斑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增高趨勢,患者發(fā)病后,可見面部存在沉著性、色素代謝異常,雖然此類皮膚病不會對患者身體造成不適,但是會影響面部形象,從而增加患者心理壓力。若不及時采取干預手段,則還會引起諸多身體問題,如失眠、月經不調、內分泌紊亂等。而皮膚針的應用,能夠對面部穴位進行刺激,從而確保氣血都流通至機體各部位。在此情況下,患者身體機能得到調整,并且臟器功能也會改善。這就使得其新陳代謝、內分泌紊亂狀態(tài)得到糾正,從而提升其皮膚狀況。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試驗組血清激素各項指標均低于參照組(P<0.05),究其原因,皮膚針能夠降低雌激素水平,從而抑制黑素合成,調節(jié)機體血清激素水平。
綜上所述,皮膚針在針灸美容治療黃褐斑中的效果優(yōu)異,可降低皮損積分,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降低血清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