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yán)奇巖
竹枝詞是一種以吟詠風(fēng)土為主、頗具地方特色的文學(xué)載體,是研究地域文化及民風(fēng)時尚的資料寶庫,可以起到以詩補(bǔ)史或證史的作用。因此,竹枝詞有其獨(dú)到的史料價(jià)值,日益為學(xué)界所重視。近年,搜集與整理竹枝詞的相關(guān)成果也陸續(xù)問世。如臺灣、四川、安徽、江蘇、湖北、江西、廣東、山東、北京、上海、重慶和香港等?。ㄊ校?已有專門的竹枝詞整理成果,而云南的竹枝詞至今還無系統(tǒng)專門的整理。潘超等所編《中華竹枝詞》 第五冊“云南”部分,收入云南竹枝詞有12 人12 題115首。丘良任等編《中華竹枝詞全編》 第七冊“云南”部分(以下簡稱《全編》) 共收宋代至民國時期87 位作者107 題977 首竹枝詞。此外,李孝友《清代云南民族竹枝詞詩箋》 (以下簡稱《箋注》)收錄了190 多首竹枝詞。筆者以《全編》 和《箋注》中存在的問題略陳淺見,以期利于云南竹枝詞專門而系統(tǒng)的整理。
古籍整理很難做到一步到位,其中出現(xiàn)文字或標(biāo)點(diǎn)錯誤等紕漏亦在所難免。在云南竹枝詞整理方面都存在少收、誤收、漏收、重復(fù)收錄、作者張冠李戴或出處錯誤,以及隨意改變題名而不作任何說明等問題。
少收即收錄某一作者竹枝詞組詩時,由于參考版本所限,僅收錄其中部分竹枝詞,仍有一首或若干首未被收錄。 《全編》 少收云南竹枝詞情況如下:
《升庵集》收錄楊慎《滇海曲》12 首和《滇海竹枝詞》2 首,一共14 首。《全編》編者收錄楊慎竹枝詞時,將《滇海曲》 中的8 首和《滇海竹枝詞》中2 首合并為《滇海竹枝詞》10 首,故少收4首。
《全編》從《滇南詩略》中輯錄文俊德《三臺雜詠》3 首,而趙藩輯《呈貢文氏三遺集合鈔·余生隨詠》中有6 首,少收3 首。
《全編》從《續(xù)槜李詩系》中摘錄馮千英《蒙川竹枝詞》2 首,而阮元編選《兩浙頀軒錄》中實(shí)有《蒙川竹枝詞》3 首。
舒熙盛《普中春日竹枝詞》 10 首,見于道光《普洱府志》,而《全編》 參考光緒《重修普洱府志》,只收錄5 首。
趙筠《順寧竹枝詞》16 首,雍正《順寧府志》有收錄,而《全編》只收錄8 首。
《全編》據(jù)《大理府志》收錄趙廷玉《蒼洱竹枝詞》12 首。其實(shí),趙廷玉《紫笈詩集》 中收錄《蒼洱紀(jì)勝詩鈔》26 首。故《全編》少收了趙廷玉《蒼洱竹枝詞》14 首。
莊復(fù)旦《開化竹枝辭》5 首刊于道光《開化府志》,《全編》只收錄4 首,且將題名改為《開化竹枝詞》。
李翊《衣山詩鈔》中收錄李翊《昆明竹枝詞》3 首,而《全編》參考《晉寧詩征》只錄1 首。
《全編》參考《納西族詩選》錄牛燾《花馬竹枝詞》2 首,而《麗郡詩征》中錄有6 首。
《全編》據(jù)《云南歷代詩詞》收錄楊品楨《竹枝詞》2 首。由于參考二手資料,難免出現(xiàn)以下失誤:一是將作者楊品碩誤寫為楊品楨,二是楊品碩的詩集《雪山樵吟》中有《麗江竹枝詞》 《榆城竹枝詞》 《滇城竹枝詞》等竹枝詞約80 首,而《全編》只收2 首,故少收楊品碩的竹枝詞70 多首。
可見,單以上作者的云南竹枝詞《全編》就少收了約200 首。
誤收,即將非歌詠云南的竹枝詞收入云南。目前竹枝詞整理成果中常出現(xiàn)竹枝詞地域性的錯亂,即將非歌詠當(dāng)?shù)氐闹裰υ~收錄。
1.范仕義《木棉竹枝詞》
《箋注》中輯錄范仕義《木棉竹枝詞》屬于誤收。云南保山人范仕義,嘉慶甲戌(1814) 進(jìn)士,官如皋、寶山、江寧等知縣。著有詩集《廉泉詩鈔》,該詩集按時間順序和路線收錄編排,其中《木棉詞》前有《楊行鎮(zhèn)》 《江灣鎮(zhèn)》,后有《滬瀆懷古》《月浦》 等詩詞①,歌詠對象地點(diǎn)皆處于今上海范圍,因而《木棉詞》 是歌詠上海的竹枝詞。 《箋注》輯錄時將《木棉詞》改稱《木棉竹枝詞》收入云南竹枝詞,并將首句“東沙土性最宜棉”②中的“東沙”改為“芒寬”③或賓川④。其實(shí),芒寬彝族傣族鄉(xiāng)地處高黎貢山山脈之間的怒江大峽谷,林業(yè)用地的比例最大,不可能有“萬頃平田繞徑斜”。何況,詩中“東沙”屬今上海,“春申浦上祀黃婆”,春申浦即春申江邊,更是點(diǎn)名上海。
《全編》收嚴(yán)烺《五溪雜詠》,是誤將湖南的竹枝詞收入云南。嘉慶道光年間嚴(yán)烺走湘黔驛道,寫有《五溪雜詠》,收入《紅茗山房詩存》,該詩集也是按驛道路線先后收錄,《五溪雜詠》前有《花貢驛》 《巴陵舟中王岳陽樓》 《晚至清溪縣》,后有《黔陽道中》,都是歌詠湘黔驛道沿線湖南的風(fēng)情,而《云南篇》將其誤收入云南竹枝詞。類似的陸次云《五溪雜詠》、李繩《五溪竹枝曲》等都是歌詠湖南五溪流域。
3.黎簡《橫江詞》
黎簡《黎簡詩選》中有《橫江詞》“橫江渡頭江水藍(lán),東風(fēng)旗影落澄潭。人生莫作橫江吏,日日江頭數(shù)別帆”,編者注明“橫江,地名,在作者家鄉(xiāng)”⑤?!度帯穮⒖肌独韬喸娺x》卻將該詩收錄在云南省,且將原編者注改為“橫江,在云南省東北部,金沙江支流”⑥。黎簡,乾隆貢生,祖籍廣東,出生在廣西南寧,寓居廣州府南??h(今佛山) 佛山堡祖廟鋪秋官坊。南海確有橫江渡的地名,如元《大德南海志》載南海縣有橫江渡⑦??梢姡撛姙樽髡吒柙伷浼亦l(xiāng)今廣東佛山橫江渡,不屬于云南竹枝詞,屬于誤收。
4.唐堯官《竹枝詞》
唐堯官《竹枝詞》6 首,道光《晉寧州志》有收錄,分別收入《中華竹枝詞全編》中四川⑧(今屬重慶) 和云南⑨。從詩文看,首句為“瀼東春水瀼西通,江上紅樓暮靄中”,其中的“瀼東瀼西”指三峽地區(qū)的夔州。如杜甫《夔州歌十絕句》 有云:“瀼東瀼西一萬家,江東江北春冬花”。何況,詩中還有瞿塘、巫山等地名皆指今三峽地區(qū)。故唐堯官的《竹枝詞》不屬于云南竹枝詞。
5.貝青喬《蠻營竹枝詞》
《全編》收入云南的竹枝詞包括貝青喬《蠻營竹枝詞》3 首⑩,而原文作者自注“蠻營,妓館名,多在渝夔對江間”1?,即“蠻營”不是指云南,而是指今重慶三峽地區(qū)的妓館,應(yīng)歸入重慶竹枝詞。實(shí)際上,《中華竹枝詞全編》重慶卷已收錄《蠻營竹枝詞》且有作者的題注?!度帯吩颇现裰υ~部分收錄時,編者剛好將此題注遺漏,故“蠻營”被誤為云南境內(nèi)。可見《蠻營竹枝詞》 屬于誤收情況。其原因是編者漏收了作者的題注。
6.阮綿審《龍編竹枝詞》
《全編》云南部分收錄阮綿審《龍編竹枝詞》3首?。龍編,古縣名。西漢置。治所在今越南河內(nèi)東天德江北岸。東漢至南朝曾為交州及交趾郡治所,唐武德時曾為龍州治所。作者阮綿審,也是越南人,號“白毫子”。故阮綿審《龍編竹枝詞》不屬于云南竹枝詞。
此外,《全編》云南部分收錄王芝《野人山竹枝詞》、王芝《新街竹枝詞》、王芝《干崖竹枝詞》等是否屬于云南竹枝詞也有爭議,如尹德翔將其納入海外竹枝詞范圍。?
竹枝詞在記述風(fēng)土?xí)r,往往在詩下添加詳細(xì)的箋注,也有在詩前加上序或跋以交代寫作動機(jī)等。漏收,即收錄時將竹枝詞的序跋或詩注忽略而遺漏。
《全編》收錄史夢蘭《滇竹枝》時,遺漏了交代寫作緣由的序言,即“戊午(咸豐八年,1858)上元,鄰村演劇,戚黨戾止,每相聚,飲博為樂。余性不善飲,尤不喜博。爰檢滇黔閩粵諸志乘,采其事之新奇可以入詠者,作《竹枝》八十八首,非惟破寂,亦借以避喧焉爾”?。
《全編》收錄佚名《竹枝詞》:“習(xí)俗人人好賭吹,鬻妻蕩產(chǎn)自甘為??蓱z大好農(nóng)村地,一派荒煙蔓草滋”?,注明出處是《昆明散民竹枝詞》。其實(shí)這是楊成志《云南昆明散民族竹枝詞》中一首,原詩共10 首,發(fā)表于上?!缎聛喖?xì)亞》1932 年1 月第4 期,且詩中注為“散民男子好茶酒,又嗜賭吹,不事農(nóng)作,甘自衰落,鬻妻蕩產(chǎn)之風(fēng),習(xí)以為常,可鄙孰甚”。編者將作者、詩注和其他9 首全遺漏。
此外,《箋注》所收民族地區(qū)竹枝詞部分,原有的注或序被刪除。如柯樹勛《西雙版納竹枝詞》(即《龍江竹枝詞》),原詩中的注和序全未收錄。
重復(fù)收錄即同內(nèi)容的竹枝詞前后都有收錄。
《全編》有兩處輯錄沈壽榕《迤南種人紀(jì)詠》,一處是4 首,參考《永昌府文征》?;另一處是40首,出自《玉笙樓詩集》?,其實(shí)后者包含了前者4首詩。又如《全編》 輯錄郭文《滇中竹枝詞》:“金馬何曾半步行,碧雞那解五更鳴。儂家夫婿久離別,恰似兩山空得名?!痹撛娨彩乔昂笾貜?fù)出現(xiàn),只不過后面標(biāo)示的是郭文《竹枝詞》?。只因參考版本不同,題名略有不同而已。
乾隆《宜良縣志》收錄王佐才《宜良竹枝詞》4 首。?王佐才,康熙十一年(1672) 舉人。曾任宜良縣教諭。?而民國《宜良縣志》收錄《宜良竹枝詞》時未署名作者。?故《全編》參考民國《宜良縣志》收錄《宜良竹枝詞》時作者變成佚名。?又如《全編》從《永昌府文征》中收錄顧文熙《永昌竹枝詞》,也將作者誤抄為韋履潔。?
《全編》收錄錢澧《竹枝詞》3 首,注明的出處是《南園從稿·南園詩存》卷6?;收錄錢泮《賽會竹枝詞》4 首,注明出處也是《南園叢稿》卷6?。從詩文出處看,兩組竹枝詞為同一人。錢泮實(shí)為錢灃之誤,錢澧與錢灃為同一人。錢泮為明代江蘇抗倭英雄,而錢灃是乾隆時期昆明進(jìn)士。錢灃,字東注,號南園,著有《南園文存》 《南園詩存》 《錢南園遺集》等?!顿悤裰υ~》等不見于《錢南園遺集》。從詩文內(nèi)容看,兩組竹枝詞題材皆非歌詠云南,且作者應(yīng)為民國初期張相文。張相文(1868-1934),字蔚西,號南園,亦號沌谷。江蘇桃園(今泗陽縣) 人,著有《南園叢稿》。因張相文與錢灃皆號“南園”,都著有《南園詩存》,故編者將作者張相文誤為錢灃。這三首竹枝詞“卜湖水映夕陽斜,綠柳環(huán)堤四五家。卻怪村兒難解事,遍栽蔬菜不栽花”等的作者應(yīng)該為張相文,出自張相文《南園叢稿》卷6《南園詩存》。而《賽會竹枝詞》中“輕寒細(xì)暖小春天,繪出煙花色色鮮;攜手道旁分隊(duì)立,人間都愛并頭蓮”等4 首也出自張相文的《南園叢稿》。?故這兩組竹枝詞不僅屬誤收,且作者也是張冠李戴。
《詩箋》引清末楊溯濂《竹枝詞》“遑遑終歲少岸居,汗?jié)M裳衣泥滿裾;菜粥豆羹常不飽,租徭輸后粟無余”;“干傷禾稼雨傷秈,忽值旱年忽潦年;朝出披星夕戴月,夜歸兒女哭燈前”?,出自黃龍符《憫農(nóng)》6 首?。《詩箋》將作者黃龍符誤為楊溯濂。
《全編》所收云南竹枝詞部分從歷代云南方志中輯出,在注明出處時含糊不清。如萬重筼《上河代樝梨房竹枝詞》、劉世長《仲彝竹枝詞》和莊復(fù)旦《開化竹枝辭》等注明出處是《開化府志》。云南《開化府志》有乾隆和道光兩版本,這些竹枝詞究竟是參考哪個版本,不得而知;唐麟《晉寧竹枝詞》的出處注為《云南晉寧州志》,而《晉寧州志》也有康熙、乾隆、道光和民國等版本;王佐才《宜良竹枝詞》,注明參考《宜良縣志》,而《宜良縣志》 有康熙、乾隆和民國等多個版本。再如趙筠《順寧竹枝詞》,注明出處是《順寧府志》,而《順寧府志》有康熙、雍正、乾隆和光緒等多個版本?!度帯穮㈤啔v代方志,在注明出處時沒有交代具體版本。
另外,《全編》收錄倪輅《滇南諸夷譯語竹枝詞》、呂及園《滇南竹枝》等,且注明出自《南詔野史》?,而《南詔野史》各版本并無相關(guān)竹枝詞。
《箋注》所收民族竹枝詞55 首,將所選黃炳堃《南蠻竹枝詞》和張履程《云南諸蠻竹枝詞》的竹枝詞混在一起,使讀者不能辨析哪些是黃作、哪些是張作。同時,編者不僅將原有的詩注刪除,還出現(xiàn)文字校對錯誤。
《箋注》收錄25 首《昆明竹枝詞》,注明作者包括張九鉞和吳仰賢?。實(shí)際上,書中并沒有收錄吳仰賢的作品。除了錄有張九鉞《昆明竹枝詞》12首外,其余為楊麗拙《近華浦竹枝詞》3 首、趙藩《滇池竹枝詞》8 首,以及明代張熏《呈貢雜詩》1首,即“桃華春水張江鄉(xiāng),一望煙波入混茫;爭怪人家都似畫,家家門外有垂楊”?。另外還有1 首竹枝詞“高峣貶來?xiàng)顮钤蓱z滿腹是奇冤;三春楊柳妾薄命,說起夫人猶斷魂”,皆非張、吳兩位作者作品,也不知其出處。
《詩箋》收錄龍文《永昌竹枝詞》12 首,標(biāo)明出處是黃淙所輯《滇詩嗣音集》中,并注明作者龍文是清代中葉保山人,字霽亭,道光乙酉拔貢,曾任教諭。?而事實(shí)上,《滇詩嗣音集》中并沒有收錄龍文的《永昌竹枝詞》,只收錄盛雯《永昌竹枝詞》1 首,即“郎似易羅濱畔水,妾如太保城邊山;山影年年戀流水,水波一去不復(fù)還”,原詩注明,“盛雯,號霽亭,保山人,道光乙酉拔貢”。 《詩箋》 中的“龍文”疑為“盛雯”之誤。事實(shí)上,《詩箋》中所收龍文《永昌竹枝詞》為龍文《龍城竹枝詞》8 首和許憲《漾水竹枝詞》3 首以及出處不明1 首,但出處皆不是《詩箋》所說的《滇詩嗣音集》。
《全編》 收錄李坤《榮海竹枝詞》,題名實(shí)為《榮海柳枝詞》?;沈壽榕《廣南竹枝詞》,原題為《客有言廣南府上風(fēng)者,戲成竹枝六首》;尹藝的《騰陽竹枝詞》原題名為《竹枝詞》?。
云南方志等歷史文獻(xiàn)中各少數(shù)族群被稱為“種人”?!度帯穼⒃摹胺N人”改為“仲人”,如王堯衢《仲人竹枝詞》、李繩《仲人竹枝詞》、龔澡身《仲人詠》、沈壽榕《迤南仲人紀(jì)詠》、劉承祚《元江仲人竹枝詞》等。此外,編者還將相關(guān)題名作變更也不加說明,如劉世長《仲彝竹枝詞》,原標(biāo)題為“種彝”,王堯衢《仲人竹枝詞》,原標(biāo)題為“王堯衢詩十首”。
《箋注》收《紅河竹枝詞》8 首,注明錄自吳應(yīng)枚《滇南雜詠》?,吳應(yīng)枚在詩中未標(biāo)注歌詠的區(qū)域,但編者將其命名為《紅河竹枝詞》,是如何確定其屬于臨安地區(qū)即今紅河地區(qū)的竹枝詞?
《箋注》從民國《普思沿邊志略》收錄柯樹勛《龍江竹枝詞》12 首?,將題名改為《西雙版納竹枝詞》,事實(shí)上柯樹勛《龍江竹枝詞》只有10 首,另外兩首是元江知府胡承磷《檳榔詩》 2 首,民國《元江志稿》有收錄。
《全編》收錄云南竹枝詞的作者信息不全的情況包括:無作者介紹和作者生平考釋不夠。
1.無作者簡介
《全編》所收錄的李中簡《大理民家曲》、葉觀國《大理雜詠》、唐堯官《竹枝詞》、李繩《種人竹枝詞》、劉世長《仲彝竹枝詞》、張九鉞《昆明竹枝詞》、李翊《昆明竹枝詞》、余云煥《瀘沽竹枝詞》、夏緇《南中曲》、趙筠《順寧竹枝詞》、劉士俊《耿馬竹枝詞》、史夢蘭《滇竹枝》、吳仰賢《滇池竹枝詞》、孫士毅《阿盍曲》 等竹枝詞皆無作者介紹,且連“作者簡介”的條目都沒有。
另外,《全編》中還有部分竹枝詞,編者列有“作者簡介”的條目,但都注為“生平不詳”。如王堯衢《種人竹枝詞》、尹藝《蒙化曲》、尹藝《騰陽竹枝詞》、尹鳴盛《大理竹枝詞》、楊載彤《大理赴鄉(xiāng)試竹枝詞》、曹樹翹《云南竹枝詞》、朱鋼《竹枝詞》、桑炳斗《竹枝詞》、黃澤馨《竹枝詞》、龔澡身《種人詠》、趙廷玉《蒼洱竹枝詞》、馬曜《蒼洱雜詠》、萬重筼《上河代樝梨房竹枝詞》、何蔚文《昆明竹枝詞》、段位《繞三靈竹枝詞》、許憲《漾水竹枝詞》、朱慶萱《晉寧竹枝詞》、舒熙盛《普中春日竹枝詞》、何文越《豬街竹枝詞》、馮錫鏞《寄滇雜詩》等竹枝詞下都標(biāo)明作者“生平不詳”。
2.作者生平考釋不夠
《全編》 收錄的部分云南竹枝詞有作者介紹,但信息不夠,缺乏作者生活時代及是否有云南經(jīng)歷。如收錄龍文《龍城竹枝詞》,只介紹作者龍文,“曾在云南騰越做官。工詩,曾作《龍城竹枝詞》”?,而沒有介紹龍文的生活年代和龍陵任同知情況。龍文(1831—1911),四川人,拔貢。兩任龍陵同知。著有《龍城風(fēng)物》和《竹枝詞》詩集。清光緒二十六(1900) 年辭官,宣統(tǒng)三年(1911) 病逝。由于龍文曾兩任龍陵同知,對龍陵相對熟悉,由此可知《龍城竹枝詞》反映的時代及作品的可信度。再如《全編》收錄的宮去矜《滇南絕句》,編者在介紹宮去矜時,只言及宮去矜“字伯申,號守坡,山東諸城人。著有《寧坡居士集》”?,而對其生活年代和云南經(jīng)歷不作介紹。宮去矜,約生于康熙年間,山東高密人。其父乾隆時初任云南布政使,宮去矜得以隨其父漫游云南,故《滇南絕句》也當(dāng)是其云南調(diào)查所詠。又如輯錄陳偉勛《劍川竹枝詞》,編者只介紹“陳偉勛,字史韻,一字金門”?,而不知其“劍川人,道光壬辰(1832) 進(jìn)士”。這些作者的生活年代和云南經(jīng)歷等信息對解讀竹枝詞有重要幫助。
類似還有李符《滇南春詞》、張積厚《新春竹枝詞》、朱昂《元江竹枝詞》、黃夢禧《竹枝曲》、李坤《苴蘭竹枝詞》、桑映斗《昆明竹枝詞》、陳偉勛《劍川竹枝詞》等作者信息都不全,會影響竹枝詞的解讀,給研究利用帶來不便。
總之,《中華竹枝詞全編》和《清代云南民族竹枝詞詩箋》 在收錄云南竹枝詞中存在少收、漏收、誤收、作者張冠李戴或出處錯誤以及作者信息不全等問題。作者信息不全是編者疏于考證造成的,而造成少收、漏收、誤收、作者張冠李戴或出處錯誤等是因?yàn)榫幷咚鶇⒖嫉陌姹臼沁x本而非全本,是晚出本而非原初本,甚至用轉(zhuǎn)手材料以充原始文獻(xiàn)。竹枝詞整理盡可能選擇可靠原始底本,注明作品的原始出處,并將不同時期版本對照。
從各種載體中輯錄云南竹枝詞是屬于古籍整理工作。其目的,一是為了保存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二是方便人們更好地將竹枝詞作為史料來利用研究。因此,作品輯失、文字箋釋和有序編排等是云南竹枝詞整理的路徑。
正如前文所述,目前涉及云南竹枝詞整理的成果包括王利器等編《歷代竹枝詞》、雷夢水等編《中華竹枝詞》、丘良任等編《中華竹枝詞全編》和李孝友《清代云南民族竹枝詞詩箋》等,已輯錄的云南竹枝詞約1000 首。筆者近幾年已收錄云南竹枝詞3000 多首,估計(jì)還有不少于2000 首待搜集。云南竹枝詞散布于云南、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明至民國海量文獻(xiàn)中,要將其搜羅齊備自非易事,故難免有“漏網(wǎng)之魚”。
竹枝詞的載體包括文集、詩集、家譜、報(bào)刊、文史資料和方志等。
除了爬梳相關(guān)文集、詩集外, 《四庫叢書》《續(xù)四庫叢書》 《叢書集成》 《叢書集成續(xù)編》《清代詩文集匯編》 《近代詩文集匯編》等也可進(jìn)行拉網(wǎng)式排查。
云南地方詩歌總集包括清代和民國時期的總集。清代有袁文典編《滇南詩略》、黃琮編《滇詩嗣音集》、趙聯(lián)元《麗郡詩征》、許印芳編《滇詩重光集》、陳榮昌編《滇詩拾遺》、李坤編《滇詩拾遺補(bǔ)》 和趙藩《滇詩叢錄》;民國時期的有李根源《明滇南五名臣遺集》、袁嘉谷編《滇詩叢錄》、方樹梅輯《晉寧詩文征》、方樹梅輯《歷代滇游詩鈔》、方樹梅輯《滇南近代詩鈔》、方樹梅《玉溪文征》、李根源《永昌府文征》等。這些云南地方詩歌總集輯有相當(dāng)多的云南竹枝詞。
此外,云南各地家譜、報(bào)刊、文史資料、方志等載體中的竹枝詞待挖掘收集,除了藏于民間部分文本不易獲取外,各地圖書館所收藏皆可查閱輯錄。同時,要充分利用發(fā)達(dá)的網(wǎng)絡(luò)資源技術(shù),在中國基本古籍庫、中華古籍資源庫等數(shù)據(jù)庫進(jìn)行檢索輯錄。
已有的云南竹枝詞整理成果如《中華竹枝詞全編》,沒有相關(guān)的注釋,不便于理解、傳播和利用。今后在整理過程中應(yīng)該有必要的考釋,即利用同時代的作品,為竹枝詞作品作箋注。
一是作者考釋,理清作者的籍貫、出身和生平事跡等,了解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以期明確作者對歌詠對象是否有過生活感知,也能把握作品的寫作年代或背景。
二是竹枝詞雖然通俗易懂,但其中不乏方言俚語、地名、人名及專有名稱等,盡管作者也有部分自注,補(bǔ)充或解釋竹枝詞內(nèi)容,但理解仍有一定困難,需要我們進(jìn)一步注釋。
三是對一些竹枝詞題名作必要的解釋,以明確其地域?qū)傩浴?/p>
竹枝詞一般標(biāo)注“某地竹枝詞”,但有些地名一般人看不出其所屬區(qū)域,必須在題名下有標(biāo)注。如《中華竹枝詞全編》 所收文俊德《三臺雜詠》,三臺,為云南呈貢北部山名。上有三臺寺,是呈貢縣名勝古跡之一。因我國有多地有“三臺”的地名,如無標(biāo)注,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其歌詠呈貢地區(qū)。又如牛燾《花馬竹枝詞》,因花馬是麗江古稱,《花馬竹枝詞》即屬《麗江竹枝詞》。再如李坤《苴蘭竹枝詞》,應(yīng)標(biāo)注苴蘭即昆明,歷史上稱昆明為“苴蘭城”。這樣才知《苴蘭竹枝詞》是歌詠昆明風(fēng)土。
竹枝詞歌詠對象地域性極強(qiáng),故竹枝詞前常冠以某地地名,其題目多稱為“某地竹枝詞”,如“貴陽竹枝詞”“昆明竹枝詞”等,突出地方特點(diǎn)。但也有部分竹枝詞只是籠統(tǒng)地以“竹枝詞”三字為題名,只能從內(nèi)容上辨析其歌詠的地區(qū)。
另外,“詩為時而作,歌為時而發(fā)”,竹枝詞反映特定時代的社會歷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因而竹枝詞整理中要對作者進(jìn)行介紹,明確作者的籍貫、生活年代,從而明確竹枝詞所反映的具體時代。
現(xiàn)有竹枝詞整理成果如《中華竹枝詞全編》將各時期各地區(qū)的竹枝詞隨意排列,給資料利用上造成很大不便。故為方便學(xué)者的利用研究,有必要將收集到的云南竹枝詞分地區(qū)按時間順序進(jìn)行編排。
竹枝詞整理是為竹枝詞研究服務(wù)。既然竹枝詞有獨(dú)到的史料價(jià)值,是歷史學(xué)研究的重要材料,而史學(xué)研究前提的史料的可靠性,那么我們整理的竹枝詞能否為歷史研究提供可靠材料?首要的前提是竹枝詞整理中必須參考可靠的版本和認(rèn)真嚴(yán)謹(jǐn)?shù)男?薄V裰υ~整理屬于古籍整理,理應(yīng)遵循古籍整理的基本規(guī)范。今后系統(tǒng)而專門的云南竹枝詞收集應(yīng)選用可靠的底本,避免少收、誤收、漏收、重復(fù)收錄等情況。對輯錄的竹枝詞進(jìn)行必要的??保杀苊庾髡邚埞诶畲?、出處錯誤以及文字或標(biāo)點(diǎn)等問題。對竹枝詞的輯失、文字箋釋和有序編排等可更好地方便后人利用研究。
注釋:
①范仕義:《廉泉詩鈔》卷2,道光壬寅刻本。
②許印芳編:《滇詩重光錄》卷3,叢書集成續(xù)編本。
③肇予:《木棉竹枝詞》,《云南文史》2005 年第2期。
④?????李孝友箋釋:《清代云南民族竹枝詞詩箋》,云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5 年版,第251、256、146、236、227、214 頁。
⑤黎簡:《黎簡詩選》,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27 頁。
⑥⑧⑨⑩??????????????潘超、丘良任、孫忠銓主編:《中華竹枝詞全編》卷7,北京出版社2007 年版,第163、648、110、137、108、114、106、128、1108,140、131、109、113、162、147,152、139、108、152、134 頁。
?貝青喬:《半行庵詩存稿》卷5。
?尹德翔:《晚清海外竹枝詞考論》,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6 年版,第290 頁。
?史夢蘭:《史夢蘭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15 年版,第166 頁。
? 《乾隆宜良縣志》卷4《藝文》。
?宜良縣志編纂委員會編:《宜良縣志》,中華書局1998 年版,第829 頁。
? 《民國宜良縣志》卷10《藝文志》。
?張相文:《南園叢稿》 (上),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 年版,第369—370、372 頁。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地方志辦公室、檔案局檔案館編:《蒙化詩詞》,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 年版,第94頁。
?陳榮昌編:《滇詩拾遺》卷6。
?李坤:《思亭詩鈔》卷1,《叢書集成續(xù)編》第144 冊,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 年版,第28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