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中
說也慚愧,自出生到現在已有六十多年了,從沒有見過老家的模樣。
小時候,曾吵著要去鄉(xiāng)下老家看看,祖母悲傷地看著我沒有說話,父親則拍拍我的腦袋,小聲地說:“不要惹阿娘生氣,我們家是被一把火燒到上海的?!倍碌奈译m然不再言語,但心里總有一個未解的疙瘩: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漸漸地,我從父親的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大致弄清了那場決定我家命運的意外火災。上世紀20 年代,祖父和一個朋友結伴來上海謀生,鄉(xiāng)下的老家只有祖母帶著父親和他的兄妹幾個生活。由于老家位置偏僻,附近沒有鄰居,祖父就把多余的兩間房租給一個可靠的本家居住,一則考慮家人的安全,再則房租還能貼補家用。這樣的盤算雖然不錯,但也為后來的火災埋下了禍根。那一年除夕夜,本家的老婆突然臨盆,當裁縫的本家在慌亂中把火熱的鐵熨斗隨意放在堆著稻草的地板上,由此引發(fā)了一場大火,我的老家在頃刻間付之一炬……
火災之后,祖父不得不把一家老小接到上海,開始了全新的城市生活。
也許應了“禍兮福所倚”的老話,這把火雖然毀了我的老家,但也從此改寫了我的家史,冥冥中帶來了巨大的福報。
最僥幸的是我的家族。由于火災徹底斷絕了祖父那“賺錢后回鄉(xiāng)買房置地”的傳統思想,一心把錢用在教育子女上,所以逃脫了“工商地主”之災,在“土改”時被評為“貧農”,正是“根紅苗正”,多好!
最幸福的是我的父親。不在鄉(xiāng)下當“閏土”,在祖父的悉心培養(yǎng)下學業(yè)有成,大學畢業(yè)后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建筑師。也許受到那場火災的刺激,父親特意選擇建筑專業(yè)就是對火神爺的挑戰(zhàn):你燒了我的小家,我要造福大家!
最幸運的應該是我。沒有父母在上海相戀結婚,哪里還會有我?更沒有資格神抖抖地說:“阿拉是上海人!”所以除了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還得十二萬分地感謝那場火災的恩賜?;鹕駹斞剑媸恰邦~滴神啊”!
一把火改變了我家的家史,一把火燒出了新的人生。這不是虛擬的神話,是實際存在的事實。也許科學地審視火的特性,客觀地評價火的功過也是消防工作的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