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鋒(河北省灤南縣):企圖一手忽悠一手免責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皣娚纤?,不用搓,用水一沖就干凈!”近日,一種清潔劑廣告在短視頻平臺隨處可見。頗為滑稽的是,此廣告一邊宣稱“一噴即凈”,另一邊又在免責聲明中稱,廣告中的關鍵詞“不代表本產品本身的實際功效與特性”。也就是說,商家說的是一套,而與產品的實際功效很可能不符。這種套路看似兩全其美,實則難以推脫法律責任。真實、合法是廣告行為的基本準則,廣告中若有與商品有關的允諾等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則為虛假廣告,無論商家以什么方式洗白,都不能減輕或免除其法律責任。免責聲明暴露出商家的心虛,消費者應該讀懂商家的心虛,不要盲目下單。監(jiān)管部門則應把其免責聲明當作不打自招的違法宣傳嫌疑線索,依法啟動調查程序,若問題被查實,則根據情節(jié)和危害程度追究法律責任。
張淳藝(河南省漯河市):“盜圖抄店”是典型的不正當競爭。目前,跨平臺盜用其他商家爆款商品圖片甚至照搬其信息和資質證書的現象并不鮮見。消費者往往有這樣的經歷,在不同平臺、不同店鋪,同一款商品的圖片和詳情頁面一模一樣,價格卻相差懸殊,原因就在于“盜圖抄店”。原創(chuàng)商家打造爆款產品需要投入高昂成本,但有的商家卻盜用其整套網頁設計,通過廉價材料模仿生產并低價銷售,嚴重損害了原創(chuàng)商家經濟利益。這種現象之所以猖獗,一大原因在于平臺之間缺乏互聯(lián)互通。而作為競爭對手,一些平臺往往對其他平臺被“抄店”的遭遇隔岸觀火。電商行業(yè)是一個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需要建立協(xié)同治理機制,加強對原創(chuàng)商家的保護,對盜圖商家堅決下架關停。有關部門需要主動介入,依法查處,對治理不力甚至包庇縱容“盜圖抄店”的平臺予以處罰,倒逼其切實履行主體責任。
張玉勝(河南省漯河市):網商借“毒誓”賣貨,無用且違法。近日,網購平臺上不少藥商發(fā)布“毒誓廣告”,有人甚至祭出“拿命擔保”“直接上吊”等過激性語言表達其產品的商業(yè)信譽。其實,這種廣告并不靠譜。人說“不看廣告看療效”,醫(yī)藥產品關乎民眾健康,但藥品質量不能寄望于從業(yè)者的良心發(fā)現和經營自覺。有良知的商家無須立誓,無良商家發(fā)再多“毒誓”也難以阻止其摻雜使假。再說,相較于商家“假一罰十”之類的質量承諾,“拿命擔?!钡冗^激性廣告根本不具可操作性,顯然是空口說白話的虛假宣傳。再者,法律規(guī)定,醫(yī)藥廣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的內容,不能含有說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內容。據此審視,商家“發(fā)毒誓”賣貨,不僅不具法律效力,而且明顯涉嫌違法。規(guī)避“毒誓”賣貨,關鍵要靠嚴格市場監(jiān)督和盡職的平臺審核。
李英鋒(河北省灤南縣):“搖一搖”開屏廣告有“牛皮癬基因”。近期,有消費者反映,打開部分App時,明明沒有點擊屏幕,卻依然出現了跳轉。原來,部分App悄然上線了“搖一搖”開屏廣告模式,用戶在打開一個軟件時,開屏廣告界面稍有搖晃就會自動進入廣告詳情頁面。廣告擾民問題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針對自動跳轉、強制開機廣告等問題,相關治理行動剛見成效,“搖一搖”開屏廣告又來了。它雖然在投送形式上有所變化,但其侵擾效果卻與“牛皮癬廣告”有很強的相似性。表面看,只要消費者不搖手機,廣告就不會現身。但有些“搖一搖”廣告非常敏感,極易觸發(fā),消費者的手稍有抖動就會把廣告“搖”出來,這種不請自來的廣告侵犯了消費者的安寧權和廣告接受選擇權。相關部門應該對“搖一搖”廣告依法采取措施,倒逼運營方恪守底線,規(guī)范廣告宣傳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