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苛苛
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很多國內外的研究表明,目前大學生的師生關系一般,現狀也不太樂觀,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因此師生關系成為研究學校的重要課題。大學階段是個體走向社會的過渡階段,大學生個體的適應狀況不但影響其學習和生活,而且還影響其今后對工作和社會的適應程度。王晨(2014)的研究表明,大學生適應與師生關系親密度維度呈現顯著負相關,與師生關系的其他維度相關性如何,師生關系是否對大學生適應具有預測作用,值得研究。
(一)被試。通過整群抽樣,選取貴陽幼高專各年級學生各150人,共抽取被試450人,剔除無效的被試,最后獲得有效被試441人?;厩闆r:男生60人,女生381人;大一185人,大二108人,大三148人;學前教育290人,藝術專業(yè)151人;班干128人,非班干313人。
(二)測量工具。采用屈智勇(2002)的《師生關系問卷》和方曉義(2005)的《中國大學生適應量表》作為測量工具。問卷回收以后,進行問卷錄入工作,然后運用SPSS19.0 for windows統(tǒng)計軟件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
(一)大學生師生關系的基本情況。大學生師生關系的平均分M=2.97,接近于臨界值3,說明師生關系的總體狀況較好。這意味著,當前高職生的師生關系還是比較和諧的。
在沖突維度得分上,男生(M=2.59)顯著高于女生(M=2.33)(p<0.05),班干(M=2.17)顯著低于非班干(M=2.42)(p<0.001)。王晨(2014)與王佳權(2007)的研究認為,男女生在沖突上沒有顯著差異,這與本研究的結果不一致。分析其原因:大多數女生心思細膩,比較關注感情,會主動與老師交往,期待與老師進行深入交流,從而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而男生則是比較關注問題的解決,不會主動與老師進行更深入的交流,更不會進行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和保持,所以女生對教師的理解程度高于男生,從而女生與教師的沖突性顯著低于男生。班干部與教師的接觸比較多,和教師共同管理班級,和老師一起想辦法解決大家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掌握了更多的人際交往技巧,從而更加理解老師、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更加深厚,與教師之間的沖突更少。
學前教育與藝術兩個專業(yè)在師生關系的各個維度上都有顯著差異。在沖突維度得分上,藝術專業(yè)(M=2.68)顯著高于學前專業(yè)(M=2.19)(p<0.001),在親密維度得分上,藝術專業(yè)(M=3.14)顯著高于學前專業(yè)(M=2.66)(p<0.001);在理解維度得分上,學前專業(yè)(M=3.88)顯著高于藝術專業(yè)(M=3.32)(p<0.001),在期待維度得分上,學前專業(yè)(M=3.77)顯著高于藝術專業(yè)(M=3.46)(p<0.001)。王佳權(2009)的研究表明,藝術專業(yè)的學生對師生關系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其他專業(yè)的學生,這與本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這是因為藝術專業(yè)的學生對所學的專業(yè)興趣濃厚,專業(yè)本身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學生與教師有著更多親密接觸的機會;而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將來要從事的是幼兒教育事業(yè),他們以幼兒園教師的職業(yè)標準來要求自己,從實踐中學習和幼兒相處,對幼兒教師工作和師生關系有著較深的理解。
三個年級在師生關系及各個維度上差異顯著:在沖突維度得分上,大三學生(M=2.69)顯著高于其大一(M=2.19)、大二(M=2.18)(p<0.001);在親密維度得分上,大三(M=3.14)顯著高于其大一(M=2.58)(p<0.001)、大二(M=2.79)(p<0.001);在理解維度得分上,大二(M=4.00)顯著高于大一(M=3.78)(p<0.01)、大二(M=3.22)(p<0.001)。分析其原因:當今社會就業(yè)形勢嚴峻,大三學生就業(yè)壓力比較大,有的學生認為教師沒有給予很好的就業(yè)指導,因此導致他們比較迷茫,從而對教師產生不滿,沖突比較嚴重,而有的學生積極向任課老師尋求幫助和支持,而老師也盡自己最大努力的給予幫助,從而與教師的關系親密,因此大三學生是親密與沖突的矛盾體,與老師沖突還是親密完全取決于他們的態(tài)度。大二學生經過大學一年的學習,他們已經適應了大學生活及與老師同學的相處方式,對學習和生活都比較適應,從而對師生關系的理解程度較高,期待和老師之間的相處越來越好。
(二)大學生適應的基本情況。大學生適應的平均分M=3.25,大于臨界值3,大學生適應的總體狀況較好,學習適應最好(M=3.26),但是滿意度較低(M=3.10)。學前教育與藝術兩個專業(yè)在大學生適應的各個維度上都有顯著差異,在大學生適應的各個維度上,藝術專業(yè)的得分(M=3.41)都顯著高于學前教育專業(yè)(M=3.24),并且藝術專業(yè)學生的適應狀況要顯著好于學前專業(yè)的學生。這可能是因為,藝術專業(yè)是對個人的積累有較高要求的專業(yè),學生選擇藝術專業(yè)是以自身的興趣愛好為基礎,多是自主選擇為主體,在學習中有相當的專業(yè)成就感,更加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而學前教育專業(yè)對所學學生的要求并不高,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很多學生并不想去幼兒園工作,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關注度也不夠。
三個年級在大學生適應及各個維度上差異顯著:在情緒適應維度得分上,大三(M=3.36)顯著高于大一(M=3.05,p<0.001)、大二(M=3.20,p<0.05);在自我適應維度得分上,大三(M=3.35)顯著高于大一(M=3.08,p<0.001)、大二(M=3.19,p<0.05)。王晗(2018)的研究認為,大三學生的適應水平顯著低于其大一學生,而李彩娜(2010)的研究認為,大學生社會適應隨年級增高而下降,大學生適應只有在人際關系適應、學習適應、自我適應和滿意度四個維度上差異顯著,這與本研究的結果不一致。這可能是因為高職院校的特殊性質,高職院校的學生對自己將來所從事的職業(yè)有非常明確的認知,學校所開設的課程也都是針對職業(yè)的特殊性而設置的。學生剛進入大學時,面對全新的大學生活,對自己將來是否具備從事這項職業(yè)的能力并不確定,這導致了他們的個體適應水平不高。隨著年級的增高,他們更加能夠掌握調節(jié)自己情緒的方法和技巧,再加上他們對自己的專業(yè)前景有了基本的了解,不僅學習了理論課程,而且有了相當豐富的實踐經驗,讓他們對自己的專業(yè)前景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對自己的能力的認可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他們個體的適應狀況越來越好。
(三)師生關系與大學生適應能力的相關性研究。
1.師生關系與大學生適應的相關分析。師生關系及其各個維度與人際關系、情緒適應、自我適應三個維度之間呈顯著正相關;沖突與學習適應、滿意度兩個維度之間沒有顯著相關,與其他維度呈顯著正相關;理解與校園適應、擇業(yè)適應兩個維度之間沒有顯著相關,與其他維度呈顯著正相關;期待與學習適應之間沒有顯著相關,與其他維度呈顯著正相關。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
2.師生關系對大學生適應的回歸分析。師生關系的親密性、沖突性和理解性進入回歸方程,對大學生適應效標變量構成顯著回歸效應。三個預測變量能聯(lián)合解釋大學生適應28%的變異量。預測變量中,親密性對大學生適應的預測力最佳,其解釋量為21.5%,其余兩個變量的解釋量較低,聯(lián)合預測力為6.6%,標準化回歸方程式為:大學生適應=.42×親密-.26×沖突+.20×理解。即師生關系的親密性、沖突性與理解性對大學生適應具有良好的預測作用,其中沖突性對大學生適應具有負向預測作用。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提高學生對老師的滿意度,對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積極作用,進而提高大學生對大學生活的適應能力。
(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輔導員應該多關心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當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應該給予及時的幫助、鼓勵和支持。專任教師在課堂上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多向溝通和交流中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學??梢灾С謱W生社團的建立,組織社團開展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在活動中增加師生交流的機會,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二)提高個人適應能力。大學生要不斷增強自己的心理調適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為自己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未來的工作方向,以良好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學校也可以經常給學生推送一些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講座,讓他們清楚遇到事情時應該如何積極的面對并解決所遇到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