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璞君
一
夜深了,一支殘燭燃點著,楚國的邊城城父,兩位兄弟做最后的訣別,他們的父親伍奢被讒人費無忌誣陷,囚禁在都城郢。兄長伍尚準備舍身赴死,陪父親一起患難。伍尚明白楚王欲將其父子三人趕盡殺絕,他孤身返回郢城,雖然是絕路,但作為人子,他義無反顧地用生命承擔起這份責任。弟弟伍子胥雖然選擇生存下去,但他的逃亡是為了有朝一日能重返楚國復仇。伍子胥逃亡的途中,遇到的楚狂接輿、楚國太子建、摯友申包胥、江上的漁夫、溧水施飯的少女,他們在與伍子胥短暫的交會中,都有著不同的選擇,使得伍子胥復仇之路更顯悲壯。這頗像《荷馬史詩》中的奧德修斯歷盡艱辛,戰(zhàn)勝塞壬的歌聲,回到故鄉(xiāng)與妻子團聚。而不同之處在于,伍子胥獨撐危局,經(jīng)歷數(shù)十年的蟄伏,終于興吳滅楚,重返故都,昭雪父兄的不白之冤。
提到伍子胥,很自然就想到他過昭關時的一夜白頭,至于他怎么出昭關、怎么復仇、怎么鞭尸,一直很少深究。只是有一年王英姐的兄長遭遇車禍,讓她一夜白了頭,才驚異于人遭逢變故,儀容確會產(chǎn)生如此大的變化。讓我重讀這個流傳兩千多年的復仇故事,凝視伍子胥,是因為一堂課上,一位老師講到馮至的《伍子胥》。馮至是大詩人,記得他寫過一首詩《蛇》。《伍子胥》四萬多字篇幅,成稿于抗戰(zhàn)時期。小說開頭,在城父彌漫著凝重、詭秘、陰郁的氣氛中,伍子胥與兄長伍奢,一赴死,一復仇。課堂上,老師縱橫古今地談論《伍子胥》這個文本,參與討論的是一群孩子,年齡介乎小學一年級到初中,四、五、六年級的學生比較多。
伍子胥逃亡的途中,遇到了楚國的申包胥。兩位摯友相遇于荒野,黑夜明滅的星光下,命運又讓兩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一個不會動搖為父兄復仇的決心,另一個誓言伍子胥一旦滅楚,自己將竭盡所能恢復楚國。他們各自懷著堅定的意志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
忽然,老師拋出了一個問題:“歷史上,伍子胥和申包胥是非常好的朋友,但他們站在歷史的關口,需要做出抉擇,即在友情和忠于國王的問題上,同學們會選擇國王還是友情?或者說,如果老師要求同學相互揭發(fā)你的死黨,你們會揭發(fā)嗎?”有一位搶到麥的同學說,要根據(jù)當時的情況來判斷,但是我首先要保護好自己。輪到另外一位同學回答,但沒有接麥,沒想到,老師讓我孩子來回答這個問題。
老師問他:“賽羅你好,你有沒有死黨?”兒子不太明白死黨是什么,想了一會兒。
“就是你最好的朋友?!崩蠋熖崾舅?。
“我有呀,我最好的朋友是王戈?!?/p>
“如果最好的朋友考試作弊,你會不會跟老師講?”
兒子沒有明白老師的意思,說:“為什么要講給老師聽?”
“就是打小報告?!崩蠋熃忉?,兒子依然不懂,我提醒兒子,就是告密。
“不會?!眱鹤踊卮鸬煤軋远??!拔視f,你可以上課專心一分鐘嗎?不可能告訴老師,善良地告訴他一下,上課要專心?!彼趾芴煺娴亟忉專骸拔覀兝蠋熣f,起碼犯了五次以上的錯誤,才可以跟老師講?!?/p>
我很開心兒子能夠真誠地回答這個問題,他是很單純的孩子。兒子一直很珍視王戈這位朋友。王戈英文名叫喬治,兒子跟我說,與其他小伙伴比起來,喬治才是他的真朋友。他在小作文里記述他這位好朋友,他跟喬治會互相交換奧特曼卡片,喬治愛看的奧特曼的書,只要我兒子流露出想看的意思,喬治都會主動讓給他看。那堂講授《伍子胥》的課結束后,我?guī)鹤拥浇烫茫綍r與兒子比較要好的一位女孩,有點冷落了他。兒子就想起了王戈,磨我要我?guī)酵醺昙?。改天我征得了王戈媽媽的同意,到他們家做客。王戈顯然家教甚嚴,他是二胎,姐姐已經(jīng)在念大學,他每周都要按照媽媽的指示,完成一篇小作文。其中一篇作文里寫到他媽媽的一位學生,幾年前推薦參加奧數(shù)學習,從早上八點鐘做練習到晚上十點,非常自律。而王戈卻很貪玩,喜歡看媽媽的手機。有了這位學神哥哥做榜樣,他決心再也不看媽媽的手機了,要專心學習。讀了王戈媽媽給我看的王戈的作文,我想,這是每個家庭所要面對的育兒難題,自己也繞不過去。
我想起那堂課上老師提出的問題,就問王戈:如果賽羅考試作弊,你會不會講給老師聽?王戈靦腆地笑了笑,露出因為換牙缺了兩顆門齒的牙床,支支吾吾了好一會兒,沒有回答我這個問題。顯然,他是很乖的孩子,在母親的規(guī)訓下,努力地實現(xiàn)母親對他的期望。讓一位剛踏進校門的小孩,回答伍子胥這千年的復仇者不得不背負的諸如背叛與忠誠、道義與責罰、綱常與倫理、生存與毀滅的問題,實在是異常沉重,涉世未深的孩子當然是無法回答的。
二
伍子胥一夜白頭涉險出了楚國的昭關,渡江走投無路時,江上漁夫救了他。他饑腸轆轆之時,被在河邊浣衣的女子施以飯食。那堂課上老師提出的告密問題,一直縈繞不去。漁夫和浣衣的女子,他們當中只要有一個向楚國官員告密,那么伍子胥復仇的故事,又將以什么樣的方式流傳,人們又將如何講述伍子胥的逃亡呢?伍子胥無疑是一個血性而又堅毅的人,他孤身走上復仇之路,他面對的是一個未知的結局。他扶持吳國,擊敗了故國楚國,攻入都城郢,將楚王從棺木中拉出來鞭尸,但是,伍子胥最終沒有逃得過被人誣告的命運,太宰伯嚭向夫差告密,伍子胥秘密將兒子托付給了齊國。這使得伍子胥最終飲恨他鄉(xiāng)。伍子胥的頭顱雖沒被懸掛在吳國的都城上,凝視著越王勾踐殺入?yún)菄撵`魂在吳國發(fā)出的追問,又豈止是他個人與一諸侯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呢?
王戈稚嫩的臉上欲言又止的神情,讓我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兒子是那么真誠地告訴我,喬治才是他的真朋友。我沒有遏制自己繼續(xù)聯(lián)想下去:當有一天被最好、最信任的朋友出賣,會是怎樣一種情形?不過,難道要在兒子幼小的心靈里,過早地播下對人不信任的種子,在人與人之間筑起一堵墻嗎?
三
那鋒利的剪刀在面前晃動,就像一只落入捕鳥人手中的鳥,翅膀的羽毛,都被剪光了,羽毛修理得一干二凈,掉落一地,它再也不能飛了。我小心地躲在脆薄的殼子里,發(fā)出窸窸窣窣的響動,像嚙齒類動物趁著夜色,偷偷溜出來覓食,保持著高度的警覺,稍有動靜立即逃離,或躲回殼子里。我總是小心翼翼,生怕誤入是非的旋渦,但在疾風驟雨的運動中,誰又能躲過命運開的玩笑呢?付出的代價總是慘重的。記得一位表舅,我們?nèi)ヌ酵?,聊天的時候,他跟我們不停地講笑話,但是我們卻一點都不覺得好笑,他仍在那里講,而且笑得越發(fā)有點傻。我媽說,他又犯病了,吃了藥過一會兒他就會好的,倒水讓他服了藥,他恢復了狀態(tài)后,又若無其事地與我們聊天,剛才發(fā)生了什么,好像全然不知。我從大人的談話中得知,當年在一個小組會上輪到他發(fā)言,他尿急,出去了一會兒,不久就被扣上一頂“帽子”。他就患上了這個病,也沒有成家。他去世多年,現(xiàn)在想來,雖然到死他都沒有被摘掉那頂“帽子”,不過,這個病癥對他還是有好處的,起碼在犯病的時候,他關閉掉與現(xiàn)實的通道,處于一種虛幻的狀態(tài),開一些連他自己都不知所云的玩笑,別人不笑,他卻笑得不可開交。
四
我從一線崗位調(diào)到檔案室負責整理檔案,每天面對的就不再是顧客,而是一排排鐵柜子和里頭排列整齊的人事檔案。這些檔案卷宗呈現(xiàn)出一副沉默的面孔,每個人的過往、秘密,甚至不堪都藏在這些檔案背后,涉及升遷、調(diào)職政審時,首先被調(diào)閱的就是檔案,檔案是審查每個人最重要而又最原始的歷史材料,一個人的人事脈絡和社會關系,所獲得的業(yè)績和錯誤,都保存在檔案里,是一套不說話的識別系統(tǒng)。
一天我接到領導的任務,調(diào)閱和整理一批人事檔案,對檔案里的人所取得的業(yè)績,進行核對,寫一份材料綜述。工作很瑣碎,但必須耐心和細致。張宇燕走了進來,她敲了敲門,我略抬了抬頭,算打了招呼,繼續(xù)翻閱檔案寫材料。她走過來說,你調(diào)到這里來,好像更忙了。那時候恰逢單位改制,人人自危,紛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張宇燕在我工作調(diào)動上幫了不少忙。我就放下手頭的工作跟她聊了幾句,忽然想起她來檔案室,可能是有什么事。她說,搞繼承,需要出示親屬關系證明,要調(diào)閱一下檔案。檔案管理有嚴格的保密制度,任何人若沒有人事領導的批示,是不能隨意調(diào)閱的,她按規(guī)定出示了領導的批條。我提醒她不能取走檔案,若需要復印,我可以把有關的材料復印給她。
她笑著對我說:難道你對我連這最起碼的信任也沒有嗎?我點點頭,報以一個善意的笑容,就繼續(xù)埋頭寫材料。她好像只是翻了翻也沒叫我復印什么,就說聲好哩,離開了檔案室。這事實在沒有必要掛在心上,但差不多過了一年后,一位公安搞戶籍的朋友問我:你們單位是不是有一位叫張宇燕的人?我說,是的,出什么事了?你問到這個人。他說,我當你是我朋友才告訴你,她把年齡改小了一歲。我才突然想起,一年前張宇燕改天又來過檔案室,說還要核對一下檔案。我當時沒太在意,她只是翻了一下檔案就走了。過了不久,在外派人員到國外工作的名單上,我發(fā)現(xiàn)有張宇燕。這份名單上外派出國人員是有年齡限制的。我看了告知我這情況的朋友一眼,再望向外面川流不息的車河,仿佛看到張宇燕坐在歐陸風情的街道上,吃著葡式蛋撻喝著咖啡,向我做了一個鬼臉。
我沒有想過要告發(fā)她,不過,如果這是一個跟自己有過節(jié)的人呢?我會借機報復嗎?人的意志有時不堪一擊,不是什么時候都能表現(xiàn)得崇高的。我有段時間集中看了一批希區(qū)柯克的電影,希區(qū)柯克電影里的人物很多屬于中產(chǎn)階級。約翰·阿登在談到中產(chǎn)階級時說:“他們那種光明磊落和仁愛厚道的天賦品質(zhì)從未經(jīng)受過嚴格的考驗。一旦經(jīng)受考驗,就頃刻土崩瓦解了?!毕^(qū)柯克非常贊賞這段話,認為人固然有正派和善良的一面,卻難以經(jīng)受得住考驗。
五
我有一位朋友專攻油畫,他舉辦畫展,是用灰色呈現(xiàn)對物象的理解,表現(xiàn)它們在灰的主調(diào)下的不同層次。灰色,是難以把握的一種顏色,處理得好,它會很高貴,具有藝術的品位?;疑皇俏蚁矚g的顏色,就像這個城市的春天,灰色的天空飄著雨絲,給人一種不明朗的感覺,還有空氣里難以名狀的黏糊。朋友很重視這次灰色調(diào)子的畫展,但它們難以打動我,或許是因為壓根就缺乏藝術細胞,我很淡漠地觀賞著他抽象的畫作。不過,我在一幅畫前停下了,畫框里有一大片灰色的色塊,向一處灰黑的邊緣延伸,這片灰色看上去是那么含蓄,不張揚,但是顯然有一股內(nèi)在的張力,好像周圍的黑與白欲覆蓋它,但卻難以阻擋其強烈的擴張之勢,它好像即將被那片逼近的暗夜吞沒,但在黑與白的頏頡中,那片灰色成了最有生命力的元素,這不跳躍的、很沉穩(wěn)的灰,始終把握著整幅畫的主要旋律。我整個人一下子被這片灰色調(diào)子提亮了。如果這片灰色的色彩稍微濃一些,就會顯得沉暗或者過于輕佻,就會成為一件灰色大氅上的異物,顯得臟且暗淡,多余得就像一塊污漬。這片灰色,處于黑與白的邊界,沒有跨越它們之間的界限,卻又不被那片暗影所埋沒。
從畫展出來回到家里,打開音響,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一連串不和諧組成的主旋律,像一幅反諷的圖景,粗糲、尖銳,像玻璃碴子,沒有如歌的柔板,它在撕開某個面具,又在遮掩著什么。我反倒覺得這恰是我需要的音樂,它成了刺穿春天迷霧的最好的利器。 隨手翻看一本圖冊,是一幅黑白照片:寒冬景象,沒有一個人,主體就是景物,一根燈柱、一張長椅、遠處稀疏的樹林,積雪鋪滿地面,燈柱、椅子、樹冠,都落了雪,一切肅穆而又寂靜,都孤獨地被風雪洗禮。
第二天,陰沉多日的天空,終于有了一點陽光,一只不知名的鳥落到枝頭上叫了幾聲,旋即又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