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月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如何做人?!苯處熃虒W生,首先應該心中有學生,要愛學生。作為班主任老師,更要做到目中有“學生”“以班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一切教育、管理都要為了學生全面、健康地發(fā)展。
一、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學會夸獎學生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習慣,所以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這也是每個教育者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教育信念。但是,如何做到尊重學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特點,有些孩子好動、敢說敢言,有些孩子內向、樸實穩(wěn)重。實際上,任何一個班主任老師都必定要接管一個“五花八門”的班級,一個班級也總會有幾個不好約束、個性鮮明的“特殊孩子”。還記得我?guī)У陌嗉壚镌龅竭^一個男孩叫小陸。小陸是班級里的活躍孩子,不論哪個學科,他都是老師的“必點選手”。當我接手這個班時,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教室里玩從操場上撿來的樹枝,并挑釁女同學,結果被校長逮個正著。當時我內心是五味雜陳,怎么能有這么頑皮的學生呢?那時的我沒有太多管理經(jīng)驗,遇到這樣的問題只是想如何管制這位“特殊孩子”。從那以后我和小陸便“針鋒相對”,我沒有夸他一句,他沒有一天省心。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我的管理方式并沒有效果,于是開始反思,思考是否應該找一找小陸的閃光點,應該多一些正面管教。決定改變管理方式后,我通過班級生活的一些細枝末節(jié),發(fā)現(xiàn)小陸是一個很有創(chuàng)意并且很有男子漢氣概的陽光大男孩,于是我在班級生活中留心觀察他的獨特性。我發(fā)現(xiàn),他雖然行為比較沖動,脾氣有一些急躁,但是思維活躍,數(shù)學成績一直在班級領先;他很有正義感,總是為班級受欺負的同學伸張正義。于是,我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放大他的閃光點,實施正面引導,在鼓勵的同時讓他正視自己的缺點,改掉小毛病;我還選他擔任數(shù)學學科的課代表,一點點幫助他樹立在班集體中的威信,也適時教導他要正確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系。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小陸成為我們班有擔當、有度量、有能力的好學生,班級有什么活他都搶在前面干。由此我也知道了,對于需要特別關注的孩子,我們應該耐心、仔細地觀察他們,更要充分尊重他們,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和優(yōu)勢,引導他們改正缺點,發(fā)展個性。
二、適時把握教育契機,發(fā)揮學生個性優(yōu)勢
蘇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教育,首先是人學?!彼诮虒W方面曾提到過:“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在于要讓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樂趣?!边@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教學與管理之間是否可以共通,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該如何對待學生?筆者認為,教育與管理是可以共通的,因為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針對的對象都是學生個體。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而且每個孩子的發(fā)展程度和發(fā)展方向各不相同,教師在教學上要對每個學生因材施教,同樣在班級管理中也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做到有的放矢、量體裁衣。例如,我所在的班級有個孩子理解能力偏弱,缺乏自信心,做什么事也不是很積極;但是我發(fā)現(xiàn)她畫畫方面很有天賦,所以每一次班級有手抄報或者其他與畫畫有關的活動時,我總會留一個名額給她,同時會經(jīng)常讓她到講臺前展示,漸漸的,她對班級事務越來越上心,記不住的事情也會經(jīng)常向我詢問,班級的文化墻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條。
三、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無愧于心
班級管理的工作很繁雜,班主任的任務和活動也比較多,要想讓班級變得井井有條,就必須讓孩子們都“忙起來”。班主任老師應該做到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人都有事可做。班主任可以挖掘孩子們身上的特點,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分管班級的事務,大到班級活動、紀律衛(wèi)生,小到打飯、澆花等,教師做到目中有“人”,促進學生目中有“活”。
教師應該始終記得生命平等、學生平等。在班級管理中,始終遵循:班規(guī)是全員參與制定的,班干部是班級民主選出的,“后進生”是用心導向的,“優(yōu)等生”是耐心教導的,學生不是用一紙獎狀評價的,不論美丑,不論家庭出身,所有學生都是平等的人。記得我擔任一年級班主任時, 新學期一開始便迎來了50多個“小豆包”。第一周,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 “另類”的小男孩小范,他的語出驚人讓我感到詫異和心疼,他是這樣說的:“老師,為什么沒有一個人喜歡我,這個世界不需要我?!边@句話出自一個七歲男孩之口,他的眼神透著悲傷。同一天,我聯(lián)系了他的母親,了解到他的基本情況,他的父母都是受過良好教育并且心理正常的人,只是家里共有三個孩子無暇多關注他。我把孩子的這句話轉述給他的媽媽,他的媽媽并沒有感到吃驚,說他在家里也經(jīng)常會和哥哥姐姐抱怨。通過幾天的相處,我發(fā)現(xiàn)課上他總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上課時不聽講,而是在書本上畫畫,課下則經(jīng)常招惹身邊的同學,他總是想方設法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卻找不到恰當?shù)姆椒?。他也不是很自信,走路總是低著頭、鎖著肩。其實,他非??释軌虻玫剿说年P注和認可。在對小范的“追蹤”里,我還發(fā)現(xiàn)他在上其他學科的課時借著上廁所的名義在操場上閑逛,課堂上不自主地發(fā)出怪聲。鑒于此,我和學校心理咨詢處的老師溝通,心理老師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根源:小范是一個缺乏安全感、悲觀的孩子,他一直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愿與人溝通,而且戒備心很強,生怕自己會受到傷害。于是,我在心理老師的指導下,追蹤和觀察小范的舉止和行為,在他犯錯誤時給予更多的關愛,讓他心里放松,愿意與我溝通。經(jīng)過不懈努力,他終于對我放下了戒備之心,在找到合適的契機后我?guī)椭蜷_心扉,讓他感受校園的魅力,感受到學校老師和同學對他的關愛,逐漸引導他回歸正常學生的狀態(tài)。漸漸地,我不再特殊對待他,而是讓他與其他同學享受同樣待遇,只是在必要時給他適當?shù)膸椭,F(xiàn)在,小范已經(jīng)逐漸轉化為一個陽光有自信的小學生了。其實孩子的好壞不是一紙獎狀就能以偏概全的,能健康發(fā)展、有一個健全的人格才是其發(fā)展的關鍵所在。
“培養(yǎng)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并非我們應對檢查的口號,而是教師實實在在應該做到的。每一個孩子都是藝術品,都是不可復制的個體。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中一定要目中有“人”,不僅要走進學生的知識世界,更要走進他們的生活以及心靈的世界。心在教育、心在學生是教師生命中應有的自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