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優(yōu)質(zhì)雜交稻夷優(yōu)566在福建南平種植表現(xiàn)及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

      2022-02-10 15:34:11劉端華
      中國稻米 2022年6期
      關鍵詞:南平市稻瘟病秧苗

      劉端華

      (福建省南平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福建 南平 354200;作者:544576095@qq.com)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俗稱“閩北”,地處北緯26°15′~28°19′、東經(jīng)117°00′~119°17′之間,其地貌是中國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2021年南平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7萬hm2,水稻播種面積15.1萬hm2,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80.7%。但受地理環(huán)境、經(jīng)濟條件和技術水平等因素影響,南平市水稻種植機械化發(fā)展相對滯后,水稻種植勞動力強度大、成本高、效益低。水稻種植由傳統(tǒng)人工種植調(diào)整為全程機械化種植,可以提高工效和作業(yè)質(zhì)量,緩解農(nóng)村勞動力緊缺壓力,大幅度減少人工成本,再配合優(yōu)質(zhì)稻品種,可增加種稻效益,帶動種植戶種糧積極性,保障糧食安全。夷優(yōu)566是建陽民豐農(nóng)作物品種研究所用三系不育系夷A與恢復系民恢566配組選育而成的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三系雜交稻新組合,2021年通過國家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稻20210190)。2019—2021年,夷優(yōu)566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浦城縣、南平市建陽區(qū)等地作一季中稻全程機械化栽培試種和示范,表現(xiàn)出株型適中、分蘗力強、生長勢較旺、熟期轉(zhuǎn)色好、米質(zhì)優(yōu)、產(chǎn)量高、抗性較強等特點,深受種植示范戶歡迎?,F(xiàn)將夷優(yōu)566在福建省南平市作一季中稻種植表現(xiàn)及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產(chǎn)量表現(xiàn)

      夷優(yōu)566于2017年參加福建省南平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組織開展的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篩選試驗,平均產(chǎn)量10.04 t/hm2,比對照豐兩優(yōu)4號極顯著增產(chǎn)6.07%,增產(chǎn)點比例95.0%。2018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qū)域試驗,平均產(chǎn)量10.07 t/hm2,比豐兩優(yōu)4號增產(chǎn)6.43%;2019年續(xù)試,平均產(chǎn)量10.03 t/hm2,比豐兩優(yōu)4號增產(chǎn)4.37%。

      2019年在武夷山市興田鎮(zhèn)仙店村亮劍家庭農(nóng)場試驗示范種植3.5 hm2,經(jīng)現(xiàn)場實割測產(chǎn),平均產(chǎn)量10.11 t/hm2。2020年在武夷山市興田鎮(zhèn)仙店村亮劍家庭農(nóng)場進行機插機收試驗示范,種植面積7.3 hm2,平均產(chǎn)量9.97 t/hm2;在建陽區(qū)書坊鄉(xiāng)機插機收試驗示范4.5 hm2,平均產(chǎn)量10.02 t/hm2。2021年在武夷山市興田鎮(zhèn)示范種植12.0 hm2,平均產(chǎn)量10.13 t/hm2。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夷優(yōu)566屬基本營養(yǎng)型,宜在長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種植。2017年參加由南平市農(nóng)科所組織的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篩選試驗,全生育期135.0 d,比豐兩優(yōu)4號早熟0.9 d。2018—2019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qū)域試驗,全生育期129.1 d,比豐兩優(yōu)4號早熟3.5 d。3年的試種示范生育期記載:2019年5月20日播種,6月15日移栽,8月28日齊穗,9月30日成熟,全生育期133.0 d;2020年和2021年全生育期分別為135.0 d和137.0 d。

      2.2 農(nóng)藝性狀

      夷優(yōu)566株高適中,株型松散,劍葉挺直,分蘗力強,穗多粒大,熟期轉(zhuǎn)色好,結實率高。2018—2019年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qū)域試驗表現(xiàn):株高126.3 cm,穗長25.8 cm,有效穗數(shù)244.5萬/hm2,每穗總粒數(shù)187.3粒,結實率84.0%,千粒重27.6 g。2020年在武夷山市興田鎮(zhèn)機插機收試驗示范點田間取樣,平均株高130.7 cm,穗長26.7 cm,有效穗數(shù)259.5萬/hm2,每穗總粒數(shù)192.6粒,結實率83.7%,千粒重28.2 g。

      2.3 抗性較好

      夷優(yōu)566于2018—2019年參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qū)域試驗,經(jīng)福建省上杭縣、浙江省杭州市、江西省井岡山市、湖北省宜昌市等多地種植鑒定,稻瘟病綜合指數(shù)為4.2~5.0,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稻瘟病5級,中感稻瘟病。據(jù)2019—2021年福建省南平市各地試種示范田間調(diào)查結果,夷優(yōu)566表現(xiàn)適應性廣、抗寒性強、生長勢好,具有較強的抗倒性,田間少見稻瘟病。

      2.4 米質(zhì)優(yōu)

      2018—2019年區(qū)試統(tǒng)一取樣,對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qū)、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3個試驗點樣品米質(zhì)檢測,夷優(yōu)566出糙率80.2%,精米率70.3%,整精米率64.2%,粒長6.6 mm,長寬比3.4,堊白粒率11%,堊白度2.9%,直鏈淀粉含量15.1%,膠稠度76 mm,堿消值6.2級,透明度2級,米質(zhì)達到《食用稻品種品質(zhì)》(NY/T593—2013)優(yōu)質(zhì)2等。稻米商品性好,米飯松軟,有嚼勁,適口性好。

      3 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

      3.1 適時播種

      受光照和溫度的影響,夷優(yōu)566在福建省南平市作中稻種植適宜播種期在5月中下旬,一般大田用種量15.0~22.5 kg/hm2。浸種前選種、曬種,用強氯精浸種消毒,可以保證較高的種子發(fā)芽率,同時可以減少由種子攜帶的病蟲害;催芽可用水稻種子專用移動噴淋式催芽機,保證催芽質(zhì)量。

      3.2 工廠化育秧,培育壯秧

      利用水稻工廠化育秧,具體育秧流程為:秧盤擺盤—裝基質(zhì)—精量播種—播后蓋土—暗化出苗—移入大棚。秧盤使用專用育秧塑料硬盤,規(guī)格為30 cm×60 cm×2 cm,每667 m2用秧盤20~22個;育秧基質(zhì)可使用水稻機插秧育秧基質(zhì),盤底裝基質(zhì)2.0~2.5 cm厚;使用水稻精量播種機播種,每盤播芽谷75~100 g,盡量不重播、空播;播后覆蓋0.3~0.5 cm厚基質(zhì),噴水量以秧盤底土水分達飽和狀態(tài)為標準量;播種結束后取盤送育秧暗化棚疊盤堆碼,將育秧棚內(nèi)、外遮陽網(wǎng)全部蓋上,實行暗化出苗,暗化過程中注意控制棚內(nèi)溫度,最初6 h室溫控制在36℃,后降至30℃~32℃,最后6 h再降至20℃~25℃,暗化處理時間3~5 d[1];暗化出苗后,將秧盤從暗化棚移入育秧大棚,在已做好的秧床上整齊擺放好秧盤,并在秧床周圍蓋以浮泥,保水保濕。

      育秧大棚內(nèi)溫度以“白天棚內(nèi)溫度25℃~30℃,夜間棚內(nèi)溫度不低于15℃”為原則,在不影響苗床溫度和水分前提下,盡可能讓秧苗多接受光照。大棚育秧水分管理以旱管、噴灌為主,秧苗綠化后,適當控水,保持基質(zhì)濕潤[2]。一般在移栽前5~7 d控水、煉苗,防止盆土過濕而影響起秧和栽插。大棚內(nèi)秧苗施肥可使用水肥一體化設備,在秧苗2葉1心期第1次追肥,作“斷奶肥”;在機插秧前3~5 d第2次追肥,作“送嫁肥”。

      3.3 適齡機插秧,插足基本苗

      因機插秧苗小,插秧機的重量重,整地要求翻地不能過深,翻地過深時犁底容易不平,造成插秧深度不一致。對于耕層較深的田塊,一般旋耕深度10~15 cm或翻耕深度15~20 cm,要求田面泥漿沉淀平整,高低差要高不露墩、低不淹苗,土壤膨松細軟,田面不見殘茬和雜草,有利于機插秧后水稻秧苗早生快發(fā)。

      機插秧秧齡控制在18 d左右,葉齡2葉1心,不宜過長。機插行株距30 cm×18 cm,每叢插2~3粒谷秧,基本苗37~55萬/hm2。機插秧作業(yè)要求:漏插率不超過5%,傷秧率低于4%,均勻度合格率不低于85%,以及覆蓋率需98%以上。當機插秧缺株率在10%以上,特別是出現(xiàn)較長的斷壟和較大的“天窗”時,應及時人工補苗勻苗,保證足夠基本苗。

      3.4 科學灌水,有效施肥

      機插移栽時田間保持2 cm薄水層;返青期(插秧后7 d左右)烈日高溫下蒸發(fā)蒸騰量大,應灌3~5 cm水層,護苗促返青;分蘗前期(插秧后20~25 d)保持2~3 cm淺水層促分蘗,當田間分蘗達到預期有效穗數(shù)的80%左右時,及時斷水擱田,重控水分吸收,防止無效分蘗過多,特別注意遇陰雨天時更要及時排水曬田,有利于根系深入田土,增強后期稻株抗倒能力;幼穗分化至減數(shù)分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臨界期,此時稻田應復水深灌,不能缺水,否則易造成穎花大量退化,結實率下降,產(chǎn)量降低;抽穗揚花期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較多的時期,這一時期灌水采取灌一次飽和水后露田3~5 d,當土壤含水量降至70%時,再灌飽和水與露田;灌漿結實期的灌水方法是灌“跑馬水”為主,保持田面干、土壤濕,勤灌勤排,干濕交替直至黃熟;收割前5~7 d斷水擱田,便于機械化收割作業(yè)。

      科學有效的施肥不僅可以提高水稻產(chǎn)量,同時可以增加水稻種植效益。一般中等肥力田塊純氮施用量為135~180 kg/hm2,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0.6∶1.0。夷優(yōu)566分蘗力強,大田施肥應做到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巧施穗粒肥,基肥∶分蘗肥∶穗粒肥=5∶4∶1。在大田整地時,結合最后一次耙田每hm2施有機肥3 000 kg、復合肥(N-P2O5-K2O=18-18-18)225~270 kg作基肥;移栽后7~10 d進入分蘗期,應早施足施分蘗肥,每hm2施尿素75~105 kg、氯化鉀30~45 kg;從幼穗開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施肥稱為穗肥,每hm2可施尿素45~60 kg、氯化鉀30~45 kg,施好穗肥能?;ㄔ隽#龠M穗大粒多。

      3.5 病蟲害綠色防控,無人機統(tǒng)防統(tǒng)治

      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主要是綜合利用農(nóng)業(yè)、物理、生物、生態(tài)等防治措施,結合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安全化學藥劑防治方法,使水稻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確保水稻生產(chǎn)安全。農(nóng)業(yè)防治要求做到因地制宜,選用具有良好抗逆性品種;浸種前要曬種,選用多菌靈或多抗酶素浸種,預防惡苗病和稻瘟病;移栽時合理安排株行距,加強田間水肥管理,培育水稻優(yōu)勢群體。物理防治主要是人工滅殺和燈光誘殺為主,燈光誘殺方法主要通過頻振式或太陽能殺蟲燈誘殺二化螟、三化螟、稻飛虱等趨光性害蟲。生物防治主要是保護和利用自然天敵,可通過稻田養(yǎng)鴨、稻田養(yǎng)魚、安放性(食)誘劑誘殺、釋放赤眼蜂、噴施生物農(nóng)藥等方式控蟲、控草。生態(tài)防治一是在稻作區(qū)周邊種植野稗、香根草等誘集植物,隔離、降低害蟲種群,或在田埂種植芝麻、大豆等,保護和提高天敵的控害能力;二是采用提早播種、提早插秧等措施,有效避開水稻生育期主要病蟲危害。

      病蟲害藥劑防治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藥劑,并采用無人飛機進行專業(yè)統(tǒng)防統(tǒng)治。夷優(yōu)566中感稻瘟病,應重點做好稻瘟病的防治工作。稻瘟病從侵染到發(fā)生葉瘟需要5~7 d、穗頸瘟需要10~14 d,防治稻瘟病必須是防重于治。機插前5 d用75%三環(huán)唑1 500倍液噴施秧苗預防葉瘟,本田可用40%稻瘟靈乳油或40%稻瘟靈可濕性粉劑或2%春雷霉素防治葉瘟。穗頸瘟防治適期在水稻破口期和齊穗期,一般在破口見穗5~10%時第1次用藥,齊穗期第2次用藥,可達到明顯的防治效果,使用藥劑有40%稻瘟靈、75%三環(huán)唑和75肟菌戊唑醇等。稻田蟲害主要有稻螟蟲、稻飛虱、葉蟬等,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可用18%殺蟲雙、3.2%阿維菌素乳油或12%甲維·蟲螨腈等,防治稻飛虱、葉蟬可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或70%吡蚜·呋蟲胺等。

      3.6 適時機收機烘,提高稻米品質(zhì)

      適時收獲是確保稻谷產(chǎn)量、稻米品質(zhì)和大米商品性的重要措施。收獲過早,稻谷籽粒不飽滿,青粒多,影響稻米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收割過晚,稻谷大量撒落造成損失,含水量下降,易大量出現(xiàn)裂紋米、爆腰米,使大米商品性能變差、豐產(chǎn)不豐收。稻谷含水量在20%~25%時稻粒飽滿,籽粒堅硬,收割最為適宜[3]??捎冒胛谷牖蛉谷胨韭?lián)合收割機搶晴天收割。為獲得稻米優(yōu)異品質(zhì),收割后的稻谷可以直接用谷物烘干機進行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50℃左右,將稻谷水分含量降至13.5%。

      猜你喜歡
      南平市稻瘟病秧苗
      南平市4個脆李品種的引種表現(xiàn)及評價
      DA-6對番茄秧苗生長的影響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選基因
      作物學報(2022年6期)2022-04-08 01:26:44
      南平市婦聯(lián)關愛援鄂醫(yī)護人員家屬
      海峽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農(nóng)民
      詩潮(2019年1期)2019-01-25 01:34:34
      健康扶貧是解決因病致貧返貧的關鍵——南平市
      紅土地(2017年2期)2017-06-22 10:23:39
      不同藥劑防治苗稻瘟病、葉稻瘟病效果試驗研究
      生物綠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應用與示范
      基于Meanshift和Hough變換的秧苗行中心線提取
      幾種藥劑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試驗
      塔城市| 牙克石市| 罗源县| 白水县| 廊坊市| 古丈县| 三都| 沙河市| 无锡市| 新安县| 富顺县| 个旧市| 隆尧县| 大庆市| 抚宁县| 鄂尔多斯市| 虞城县| 渭源县| 大化| 托克逊县| 新河县| 蒙自县| 蒙阴县| 海阳市| 南昌县| 文成县| 滨海县| 高淳县| 革吉县| 罗定市| 上高县| 新余市| 南郑县| 腾冲县| 鱼台县| 嘉定区| 唐海县| 林周县| 临朐县| 资阳市| 永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