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希
作為媒體工作者,報道新聞必須力求真實、客觀、理性,這是記者應具有的最基本的職業(yè)操守。而作為讀者,我們在閱讀新聞時,希望看到的是真實的內容,而不是被記者個人立場所字引的文字。
BBC記者麥迪文最近在推特上陰一句陽一句地諷刺中國的防疫政策。我記得他之前拍攝探訪武漢的紀錄片,被網友嘲諷用了“陰間濾鏡”,還曾經在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詢問發(fā)言人“烏合麒麟”諷刺美軍襲擊阿富汗平民的漫畫是否是“干涉他國內政”。
我作為一名普通網民,在推特上用不帶情緒的話語向麥迪文提建議,“作為記者,你應該客觀理性地報道,讓讀者看到真實的新聞,而不是僅從你自己的立場和意識形態(tài)出發(fā)。
沒想到這一句對所有媒體工作者都適用的建議,卻引來麥迪文的警告:“如果你還想關注我的話,就不要管我的工作。”
我繼續(xù)回復他:“既然你在監(jiān)督'中國政府,那我們作為讀者監(jiān)督你也是公平的?!丙湹衔幕貜驼f:“最后一次警告你!”然后,我就被他拉黑了。
《華爾街日報》最近有篇文章說,“親中國”的賬號在推特上大規(guī)模攻擊記者和維權人士,還有受雇于中國政府的“黑客”攻擊西方新聞網站。我跟身邊平時經常上推特的朋友都不是什么“美客”,這篇報道與我們平時使用推特鬲感受,完全是相反的。
西方社會標榜“言論自由”,推特規(guī)則寫有漫罵、騷擾、仇恨等內容會導致禁言或者封號,其他言論可以自由發(fā)表。然而,在這個言論十分“自由,及“尊重,,個人意見的平臺,只要有賬號敢為中國說句好話,就有可能遭封禁。每隔一段時間,推特都會大量封禁一批賬號,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而其所用的理由大多是“該賬號為機器人宣傳賬號”或者暗示賬號“造謠新疆不存在種族滅絕”。更可笑的是,還有朋友因為“與張裕文化有關”而被刪號。
去年,有來自新疆的“姐妹花”賬號只是發(fā)布姐妹倆介紹新疆生活的視頻,就被以“放大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人(優(yōu)厚)待遇”為由封號。而那些造謠新疆“種族滅絕”“強迫勞動”“文化入侵”的賬號,卻在推特里活得好好的。
所謂推特的言論自由,真的存在嗎?我倒想問問《華爾街日報》,什么時候我們這些中國網民能這么強勢地“橫行"于一個以西方人為主、由西方人制定規(guī)則的網絡平臺了?
推特有一條“萬能”規(guī)則:違反平臺操控,本人上一個賬號就是被推特以上述理由永久凍結的。所謂“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當一些人沒有任何真憑實據就污蔑中國時,我們卻要翻閱資料,核對圖像,以真憑實據去反駁他們。而既便證據確鑿,他們仍視而不見,還把證據反駁視為攻擊。這不就和推特那條“萬能”規(guī)則一樣嗎?我認為你有你就有,沒有也有!▲(作者是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