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肖香
在統(tǒng)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單元的閱讀要素是“借助關鍵語句,概括段落大意”,單元編排了《花鐘》《蜜蜂》兩篇精讀課文和《小蝦》這篇略讀課文以及“交流平臺”等欄目,集中落實單元語文要素,鍛煉學生讀懂自然段、學會從自然段中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一、什么是“關鍵語句”
關鍵句一般是指能夠提示文章的主旨,標示文章的思路,顯示文章結構的特點,或是能夠集中體現段落意思的句子。 從內容來看,中心句、主旨句是關鍵句。
統(tǒng)編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四單元中的“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中的關鍵語句,應該界定在“段落中的關鍵語句”上面。單元的“交流平臺”中,安排了這樣的內容:“關鍵句可能在一段話的不同位置,如《花種》第1自然段的關鍵句是第二句話,《小蝦》中的第3自然段中的關鍵句是第一句話”在這里我們可以理解為“用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意思”,主要是指“段落中的關鍵語句”。
從結構上看,總起句、總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從出現的頻率上來看.反復出現的文句是關鍵句。
二、借助關鍵語句直接概括自然段的大意
(一)在文章的開頭,總起句起概括和總述的作用
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中首次接觸總起句。學習第五自然段時,可先讓學生結合文中出現的泡泡中的提示“我發(fā)現這段話是圍繞一句話來寫的”,請學生抓住關鍵詞“圍繞”、“一句話”帶著問題讀第五自然段。接著讓學生標出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思考每句話分別寫了什么。最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畫出這段話到底是圍繞哪句話寫的。大部分學生能找到 “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這時,教師再進行引導:這句話是整段的總起句,也是關鍵句,總寫了鳥的數量多。下面所講的幾個方面的內容,都是圍繞總起句來說的。
學生初步掌握了總起句就是關鍵語句后,引導學生在整體閱讀段落之后的“讀懂句意”。如教學《海濱小城》時可以這樣引導:
1.海濱小城的庭院、公園、街道各自又有什么特點?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請把概括它們特點的句子畫出來。
2.學生匯報后,課件出示相關的句子。
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
小城的公園更美。
小城的街道也美。
3.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畫出來的句子都有什么特點?
4.小結:像這樣在每個自然段的開頭,能夠概括這一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叫總起句,后面的內容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經常碰到它。它對我們快速理解一段話的意思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可以直接用關鍵語句概括這一段話的大意。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勾畫出每一自然段概括小城景物特點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每段的“關鍵句”展開學習,使學生體會到這些句子能讓他們很快知道一段話的意思。
在三年上學期第六單元“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的基礎上,三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的閱讀要素 “了解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學生就更容易掌握了。
如《趙州橋》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兑环麚P中外的畫》第三自然段。這些自然段都是先寫一個中心句,后面都是圍繞中心句來寫的。
由于在《美麗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趙州橋》《小蝦》……這些課文中有不少段落是總起句是關鍵句,導致不少三年級的學生,出現了一種誤區(qū)——段首句就是關鍵句。因此在教學中常常有學生不認真讀短文,讓他畫段落關鍵句時,不動腦筋,動筆就去畫段落第一句。因此,很有必要通過具體的指導讓學生通過例子深刻認識到關鍵語句可能在一段話中的不同位置。
(二)在文章的中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以《花鐘》第一自然段為例,教學時我們可以這樣點撥:
1.請大家讀讀《花鐘》里這段話找找關鍵句吧。
2.有的同學找到的是第一句話。有的同學找的是第二句話。到底哪一句是關鍵句呢?我們一起讀讀后面的內容就能判斷出來
3.讀完文字,我們知道,這段話寫了牽?;ā⑺N薇花等9種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
4.不同的時間開不同的花。
5.顯而易見,第二句才是關鍵句??磥黻P鍵句可能在一段話的不同位置。
6.只有讀懂整段話的意思,才能找準關鍵詞。我們可以用關鍵語句直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值得注意的是,用關鍵語句直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并不是教會學生完全照搬句子概括段落大意,需要指導學生對關鍵句進行修改,使語言更加簡潔,在這里,我們要引導學生去掉第二句話前面的內容,將段落大意改為:“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p>
(三)在文章結尾起總結的作用
例1:春天來了。春風輕輕地吹,春雨細細地下。綠色的小草兒鉆出泥土,鵝黃的樹葉兒從枝頭伸出腦袋,粉紅的桃花紛紛綻開笑臉。春天真美??!
可見“春天真美?。 笔沁@自然段的總結句??梢杂藐P鍵語句直接概括這一段話的大意:春天真美。
找關鍵語句直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這種方法相對淺顯,學生比較容易掌握。教學時引導學生多讀幾遍,想想每句話都寫了什么,這段話是圍繞哪個關鍵句寫的。學生就能比較容易找出段落中的關鍵句。
三、根據關鍵語句的提示整合、修改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改造、轉化關鍵語句概括,這是單元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以《趙州橋》第3自然段為例。 這段話主要是圍繞著過渡句:“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边@個意思來寫的。概括這段話的大意,得根據段落內容,看主要講的是哪一個特點。讀了后文,我們發(fā)現這一段話主要是寫趙州橋的美觀?!皥怨獭笔浅薪由衔?,“美觀”是引出下文。因此,在概括這一段話的大意時,不能直接用上這個關鍵句。要對關鍵句進行改造,轉化為:趙州橋十分美觀。
學習概括一段話大意,較多學生還會出現另一個誤區(qū)——關鍵句就是中心句。要給學生糾正過來,讓學生清楚地知道:中心句是關鍵句,而關鍵句不一定是中心句。再以《花鐘》第二段為例,教學時,我們可以這樣點撥:
1.默讀《花鐘》第二自然段,請你找找它的關鍵句,說說這段話的大意。
2.很多同學很快就找到這段話的第一句是關鍵句: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呢?可是它是一個問句,不能直接概括這段話的大意。不過它很重要,對概括這段的大意有著提示的作用。
3.有問就有答? 你能根據下面的內容回答這個問句嗎?
4.讀了下文我們知道:有的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系和有的花需要昆蟲傳播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它們開花的時間往往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合。這兩句話都在回答這個問題,只要把這兩類原因加一加,就能完整地概括這段話的大意了。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活動的時間有關。
5.小結:看來,關鍵句有時候不能直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我們可以根據關鍵句的提示進行整合、修改來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四、掌握概括一段話大意的原則
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概括一段話大意的學習經驗,要在練習中及時修正學生的思考方向,總結有效的概括方法。
可以引導學生掌握概括一段話大意的原則:明確、完整、簡要、通順
“明確”是指學生段落大意時不能用部分代替整體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這考察的是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完整”是指概括段落大意時需要概括的要點不能有遺漏。
“簡要”是指概括段落大意的語句要簡潔,要做到言簡意明,不要啰啰嗦嗦。
“通順”是指能通順地概括出一段話的大意,語意不顛倒、邏輯不混亂。
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大意的方法需要學生在學習閱讀中不斷總結,提升。引導學生在讀懂每句話意思的基礎上作準確判斷,防止學生盲目猜測關鍵句,防止學生簡單地用摘錄關鍵句的方式概括段落大意。在每次的訓練中都要提醒學生不是所有的關鍵句都能直接概括段落大意,有時要對關鍵語句作必要的修改。
學生掌握了轉化、改造關鍵語句來概括段意的方法后,教師要重視知識點的重現,通過反復的操練和鞏固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借助關鍵語句、概括段落大意”方法,從而使這一要素自然落地。
(責任編輯:周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