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
每次開學之際,小學門口,都會看到剛?cè)雽W的孩子聲嘶力竭地哭喊,拉著家長的手不放開。家長或好言相勸,或扭頭就走,或屈服于孩子的眼淚……孩子剛?cè)雽W,家長看到孩子哭喊的情形心里是怎樣的糾結(jié)?孩子面對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又是怎樣的恐懼?如果學校把開學第一課的功課做足,不是可以讓孩子的求學旅程更加完美嗎?我認為應(yīng)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上好開學第一課。
讓孩子有一種歸屬感
開學第一天,學校能不能給孩子一種歸屬感,影響著孩子對學校的第一感情判斷。怎樣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具有歸屬感的環(huán)境呢?
第一,教師給孩子的第一印象尤為重要。孩子眼里只有好壞,沒有經(jīng)驗是否豐富之分。他們認為衣著得體、舉止大方、面帶微笑的人一定不是壞人。因此,教師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把自己最優(yōu)秀的一面展示給孩子,讓孩子在最短的時間里對教師產(chǎn)生依賴感。第二,要讓孩子在進入班級時有一種回家的歸屬感。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室布置和班級文化建設(shè)方面多下功夫。小學一年級新生因為有幼兒園的經(jīng)歷體驗,那里的一切還留存在他們的腦海里,新的教室是否符合孩子心理需求也是影響其是否有歸屬感的一個關(guān)鍵要素。因此,在布置教室的時候,教師可以借鑒幼兒園教室的風格,讓孩子在思想上有一個平穩(wěn)的過渡。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室里粘貼孩子喜歡的照片,可以讓孩子帶來他們喜歡的玩具,也可以播放一些幼兒園教師對孩子的祝福視頻,讓孩子在新的教室里找到歸屬感。
讓孩子有一種存在感
來到新的教室,在沒有幾張熟悉面孔的情況下,每個孩子的心里都是忐忑的。他們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么,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莫名的恐懼和失落油然而生。如何消除這些消極情緒呢?給孩子找些事做吧,讓孩子在教室里都有事可做,做他們喜歡做的事。可以讓孩子參與到班級工作中來,或幫教師分發(fā)東西,或幫同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幾個孩子合作經(jīng)營他們的小天地等。這樣,孩子才會在班級里找到存在感,從心里接納新班級。
讓孩子有一種滿足感
對于剛跨出幼兒園大門的孩子來說,小學生活是陌生而神秘的:教師會像幼兒園的教師一樣親切嗎?同學會像幼兒園的小伙伴一樣友善嗎?他們帶著很多猜想來到學校,面對即將開始的新生活,心里充滿了期待。這時,教師就要讓孩子有一種滿足感。教師要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親切地喊出每一個孩子的名字,輕輕地愛撫每一個孩子的小臉蛋,幫助他們開展游戲,讓他們在游戲中找到友誼,發(fā)現(xiàn)快樂。給孩子提供平臺和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的同時,又能走進別人的世界里去欣賞,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在相互賞識中獲得滿足感。
新學期伊始,在每一個孩子的心里播下快樂而美好的種子,讓孩子成為美好本身,不正是教育開啟的第一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