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想 王曉娜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 (河南 鄭州 450000)
胃潰瘍是指在胃蛋白酶、高胃酸的侵襲之下,破壞胃黏膜防御平衡,消化自身黏膜,造成局部炎性缺損,是一種常見消化性潰瘍,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餐后痛[1]。目前在治療中主要是采用聯(lián)合藥物治療,對此本院決定對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治療的112例胃潰瘍患者進行前瞻性對照試驗,對雷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與奧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療效進行對比,現(xiàn)作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診治的112例胃潰瘍患者。使用隨機信封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56例。對照組女性25例、男性31例,平均年齡(34.15±8.56)歲,平均病程(2.15±0.64)年,潰瘍直徑(1.34±0.46)cm;觀察組女性27例,男性29例,平均年齡(34.18±8.49)歲,平均病程(2.17±0.59)年,潰瘍直徑(1.27±0.50)cm。以上兩組一般資料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胃潰瘍診斷標準[2];在半個月內(nèi)無試驗藥物使用記錄;年齡25~69歲,病程1~4年;潰瘍直徑0.5~3cm。排除標準:存在試驗藥物過敏者;嚴重心肝腎等器官疾病者;妊娠、哺乳期婦女。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接受奧美拉唑(悅康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763,10mg/粒,口服,1次/2粒,1次/d)+克拉霉素(江蘇祥瑞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091,0.25g/粒,口服,1次/粒,2次/d)+阿莫西林(云鵬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0762,0.25g/粒,口服,1次/粒,3次/d)治療。觀察組接受雷貝拉唑(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683,10mg/片,口服,1片/次,1次/d)+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療,克拉霉素與阿莫西林用藥同上。兩組患者均治療6周,除給藥外,外部條件相同。
1.3 觀察指標(1)療效 患者潰瘍面愈合,腹部疼痛完全緩解;好轉(zhuǎn):潰瘍面縮小,腹部疼痛緩解;無效:潰瘍面、腹部疼痛與治療前相比無緩解。有效率即痊愈率+好轉(zhuǎn)率。(2)血清炎癥因子 C反應(yīng)蛋白(CRP)、白細胞介素-2(IL-2) 、白細胞介素-6(IL-6)。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n(%)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以(±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對照組有效率為71.43%,明顯低于觀察組(91.0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n(%)]
2.2 血清炎癥因子相比治療前,患者體內(nèi)CRP、IL-2、IL-6含量均明顯下降(P<0.05),但觀察組CRP、IL-6水平降低顯著高于對照組,IL-2水平顯著高(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對比
胃潰瘍發(fā)病原因主要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或服用非甾體抗炎藥、雙磷酸鹽等藥物有關(guān)。此外,不良飲食習慣、酗酒、抽煙、壓力過大等均會增加幽門螺桿菌感染風險或加重病情,若不進行治療,嚴重者可能引發(fā)癌癥。
雷貝拉唑作為一種質(zhì)子泵抑制劑,其作用機制為藥物到達胃壁細胞表面后,對H+-K+-ATP酶起到抑制作用,從而對胃酸分泌起到抑制作用[3]。克拉霉素作為一種內(nèi)酯類抗生素,其作用機制為對細菌細胞核蛋白酶50S亞基聯(lián)結(jié)產(chǎn)生阻礙作用,使蛋白質(zhì)合成起到抑制效果,達到抑菌目的[4]。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07%,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1.43%)。分析原因可能是:雷貝拉唑相對于奧美拉唑,其抑制作用更強,能使患者體內(nèi)pH迅速升高,減輕患者疼痛以及胃灼熱感,這與相關(guān)報道相符[5]。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對比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CRP、IL-2、IL-6含量相比治療前均有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患者CRP、IL-6水平降低顯著高于對照組,IL-2水平升高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可能是:IL-2參與機體免疫應(yīng)答功能,活化T細胞;IL-6可起到調(diào)節(jié)免疫應(yīng)答作用;CRP是判斷有無炎癥因子重要指標,而雷貝拉唑能對克拉霉素起到穩(wěn)定作用,增強抑菌效果,使患者自身抗感染能力增強,使得患者免疫能力增強,體內(nèi)IL-2含量增多;IL-6與CRP含量降低。
綜上所述,雷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與奧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療胃潰瘍療效對比,而前者對病癥緩解更有效果,對患者體內(nèi)炎癥因子改善更優(yōu),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