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生活中,五花八門的燙傷偏方相信大家或多或少聽說過,甚至嘗試過。諸如抹牙膏、抹香油、冰敷等。不過,不管抹牙膏還是抹香油,都是在阻礙散熱,而且牙膏和油對人體都是“異物”,很容易造成創(chuàng)面污染,加重瘢痕,影響傷口愈合。以下給大家歸納出常見處理燙傷的誤區(qū):
誤區(qū):傷口涂抹牙膏、醬油
涂抹牙膏對燙傷無益處,還會增加創(chuàng)面恢復(fù)的難度。涂抹醬油會加重創(chuàng)面脫水、損傷。顏色掩蓋創(chuàng)面,還會影響醫(yī)生對創(chuàng)面受傷情況的判斷。
誤區(qū):燙傷后抹有色藥水
紅藥水是含2%的紅汞和98%的酒精或水的酊劑,可用作殺菌劑,含重金屬汞,且殺菌效果較差。藥水的顏色也同樣會影響燙傷創(chuàng)面的判斷。
誤區(qū):用冰塊代替流動水冰敷
燙傷后的皮膚組織沒有表皮保護,變得更加脆弱,直接冰敷更容易凍傷皮膚。
專家介紹,燒燙傷后的正確急救步驟:沖、脫、泡、蓋、送。
第一步:沖
將燒、燙傷的部位用清潔的流動冷水輕輕沖洗10~30分鐘,冷水可將熱迅速散去,以降低對深層組織的傷害。
如果疼痛感較重,可延長沖浸的時間。如果沒有冷水,可用無害冷液體代替。一般的自來水中細菌含量很少,完全可以使用,不用擔(dān)心可能發(fā)生感染。如果在沒有自來水的情況下,井水、河水也可以使用。
第二步:脫
充分的沖洗后,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千萬不要強行剝?nèi)ト魏我挛?,以免弄破水皰。因為水皰表皮在燒傷早期有保護創(chuàng)面的作用,能夠減輕疼痛,減少滲出。由于燒傷后該部位及鄰近部位會腫脹,要在傷處尚未腫脹前把戒指、手表、皮帶、鞋子或其他緊身衣物去除,以防止肢體腫脹后無法去除,而造成血運不暢,出現(xiàn)更嚴(yán)重的損傷。
第三步:泡
對疼痛明顯者可將燒傷、燙傷部位持續(xù)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鐘。此時,主要作用是緩解疼痛,而在燒傷極早期的沖洗能夠減輕燒傷程度,十分重要。但對大面積燒傷患者,要注意浸泡時間和水溫,以免造成體溫下降過度。
第四步:蓋
如燒燙傷情況嚴(yán)重,可以使用干凈的或無菌的紗布覆蓋于傷口,并加以固定。這樣可以減少外界對傷口的污染和刺激,有助于保持創(chuàng)口的清潔和減輕疼痛。
第五步:送
立即送到醫(yī)院進行進一步正規(gu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