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調水與用水的統一性思考

      2022-02-13 11:50:04陳克恭師安隆
      人民黃河 2022年2期

      陳克恭 師安隆

      摘 要: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調水效益是通過用水效益呈現和表達的,為了協調好調用水關系、使用水效益最大化,基于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最新研究論證成果推薦的一期工程年調水規(guī)模80億m3和上下線組合調水方案,運用系統觀念從流域視角觀照受水區(qū)用水的有關問題并進行理性思考,提出了順應流域自然稟賦特征、與調水上下線路有效銜接的“高水高用,洮水東用”用水方案,即:在上線調水進入賈曲進而流進龍羊峽水庫后,經西寧、蘭州新區(qū)、景泰向民勤、烏海等地引水,順勢“高水高用”,以解決黃河西北側缺水問題;在下線調水入洮河九甸峽水庫后,就近與甘肅白龍江引水工程對接,向平涼、慶陽、延安及榆林供水,實現“洮水東用”,以解決黃河東南側缺水問題?!案咚哂?,洮水東用”用水方案,有利于推進蘭州-西寧城市群建設發(fā)展和黃河“幾”字彎都市圈協同發(fā)展、補齊“北方防沙帶”生態(tài)缺口、優(yōu)化黃河上游用水格局、推進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助力黃河上游及西北地區(qū)新能源建設,使黃河上中游地區(qū)在共同大保護和協同大發(fā)展中走上高質量發(fā)展之路。

      關鍵詞: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調水方案;用水方案;“高水高用,洮水東用”;黃河上游

      中圖分類號:TV213;TV882.1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2.02.002

      引用格式:陳克恭,師安隆.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調水與用水的統一性思考[J].人民黃河,2022,44(2):7-11,26.

      Abstract: The water transfer benefits of the West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re presented and expressed through water use benefits. In order to coordinate the water transfer relationship and maximize the water use benefit, 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results of the water transfer scheme of the West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the recommended 8 billion m3 annual water transfer scale of phase I project and the combined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water transfer scheme, this paper used the system concept to observe the relevant issues of water use in the water receiving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iver basin, made rational thinking and put forward the water use scheme of “upwards water used by upwards area and Taohe River water used by the area in the east” which conform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endowment of the river basin and eff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water transfer routes, that is, after the upwards water transfer entering into Jiaqu and flowing into Longyangxia Reservoir, it diverted water to Minqin, Wuhai and other places through Xining, Lanzhou New Area and Jingtai, and took the advantage of the trend “upwards water used by upwards area”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shortage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Yellow River. After the downwards water transferring into Jiudianxia Reservoir of Taohe River, it would be connected with Bailong River Diversion Project in Gansu Province to supply water to Pingliang, Qingyang, Yan’an and Yulin, so as to achieve the “Taohe River water used by the area in the east” and solve the issue of water shortage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water use plan of “upwards water used by upwards area and Taohe River water used by the area in the east”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zhou-Xining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the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of the Ω-shaped bend metropolitan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making up the ecological gap of “northern sand-control belt”, optimizing the water use patter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promoting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Gansu Province, assis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ergy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northwest China, and making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embark on the roa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common protec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West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water transfer scheme;water use scheme;“upwards water used by upwards area and Taohe River water used by the area in the east”;Upper Yellow River

      堅持系統觀念是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必須遵循的五大原則之一,應貫穿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方面面,水利工作自然不可例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jié)水優(yōu)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fā)力”的新時期治水思路及關于水利工作的重要指示,都是以系統觀念為邏輯起點的,不僅滲透著以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為特征的系統思維,而且深刻蘊含著使系統內要素平衡協調的辯證思維。南水北調工程是治水興水、推進人水和諧的跨流域、跨區(qū)域重大引調水系統工程,目前東線、中線一期工程的調水效益已充分顯現。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5月14日召開的推進南水北調后續(xù)工程高質量發(fā)展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入分析南水北調工程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科學推進工程規(guī)劃建設,提高水資源集約節(jié)約利用水平”“要堅持系統觀念,用系統論的思想方法分析問題,處理好開源和節(jié)流、存量和增量、時間和空間的關系,做到工程綜合效益最大化”[1]。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前期工作已持續(xù)近70 a,經過多階段深入論證,總體規(guī)劃方案和近期工程規(guī)劃方案已被納入國務院批復的南水北調總體規(guī)劃,形成了第一期工程項目建議書[2],標志著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工程從前期論證向落地實施邁出了關鍵性步伐。然而,在調水方案趨于成熟的同時,受水區(qū)域的用水方案仍在醞釀之中。本文以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調水與用水的統一性思考為題,用系統觀念觀照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調用水的有關問題并進行理性考辨,以期破題立意、拋磚引玉,推動受水區(qū)域用水方案的優(yōu)化及用水效益的提升。

      1 堅持系統觀念是做好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控扼之要

      堅持系統觀念就是用系統思維分析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和方向[3],強調整體、聯系、發(fā)展、矛盾的觀點,而這些觀點正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因此堅持系統觀念就是堅持唯物辯證法,從全局角度、以長遠眼光看問題,從“知其白,守其黑”的事物矛盾變化中尋找解決問題之道。建設南水北調西線這一復雜的系統工程,更應堅持系統觀念。調水工程是上承調水、下啟用水的工程,調水效益是通過用水效益呈現和表達的,調水成本是相對于用水效益而言的,而系統觀念在水資源合理利用過程中發(fā)揮著統籌兼顧、協調平衡的重要作用,可謂控扼之要。

      (1)堅持系統觀念就要從流域的視角審視問題。流域是水事管理及相關研究的基本單元,降水、徑流等水文水資源狀況會因流域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變化規(guī)律。因此,以流域為基本單元,開展綜合治理與開發(fā),統籌開發(fā)與保護、整體與局部、近期與長遠的關系,協調水土關系、人水關系,進而實現開發(fā)與保護并重、整體與局部雙贏、近期與長遠兼顧的發(fā)展目標,使河流的生態(tài)功能和綜合效益得以充分發(fā)揮,是促進流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原則,也是推進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系統開發(fā)、科學施策的共同認知。

      (2)堅持系統觀念就要以優(yōu)化水土關系為基底。水流淌在大地之上,大地托起了河流,河流又賦予大地無限生機。水、土是自然界系統的兩大基本要素,水潤土、土涵水,水土交融才能使自然界系統更加協調平衡。國土空間的本質是水土關系,優(yōu)化國土空間就是優(yōu)化水土關系,國家組織開展的主體功能區(qū)規(guī)劃就是基于水土關系的適生規(guī)劃,其適生性體現在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沿黃河各地區(qū)要從實際出發(fā),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fā)展新路子”[4],這一理念也理應是實施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一個根本遵循。

      (3)堅持系統觀念就要以協調人地關系為目標。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寄居于自然界中的人類一定是逐水而居的,水的多寡決定著生態(tài)系統的底色與特征,也決定著人地關系的協調平衡狀況。然而,水資源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基底,其時空分布不均具有先天性特征。在我國,胡煥庸線東南側的平原水網和西北側的戈壁荒漠就形成了鮮明對比,水土關系明顯不協調、不平衡[5],導致人地關系不協調、不平衡。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fā)生根本轉化,人們對自然的認知已從人類中心主義、自然中心主義升華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這也使得人地關系協調平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顯得極為迫切和重要,同時也要求在治水興水工作以及在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建設中,一定要把處理好人地關系作為終極目標,不斷促進自然生態(tài)與經濟社會復合系統協調平衡、可持續(xù)發(fā)展。

      2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中系統關系的辯證分析

      為了更加理性地對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用水效益作出科學分析,有必要對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存在的一些系統關系進行考辨與分析。

      (1)調水工程與用水工程是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大系統中的一對矛盾統一體。調水工程存在“從哪里調水、調多少水、怎么調水”等基本問題,用水工程存在“如何使用好新增水量”等基本問題,其間的邏輯關系是“從哪里調水”取決于“調多少水”、“調多少水”取決于“如何使用好新增水量”,兩者相互依存,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從哪里調水、調多少水、怎么調水”的主體責任者是國家水利主管部門,而“如何使用好新增水量”的主體責任者則主要是受水區(qū)地方政府,兩者互為因果、相互作用,地方政府只有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科學謀劃、及早布局,做好新增水量的用水效益分析,使新增水量的潤澤藍圖得以初步呈現,才能為國家水利主管部門提供決策依據,而國家水利主管部門會綜合考慮用水方案、用水效益、調水能力、調水影響等眾多因素以解決調水工程中的基本問題,其中用水效益的大小及權重至關重要。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調水方案最新研究論證成果推薦的一期工程年調水規(guī)模為80億m3 ,由上下兩條獨立的線路調水,其中:上線從雅礱江、大渡河干支流聯合調水40億m3,入黃河干流賈曲河口;下線從大渡河雙江口水庫調水40億m3,入洮河經九甸峽、劉家峽兩水庫匯入黃河干流[2]。這意味著將有80億m3的新增水量進入黃河,也意味著黃河上中游各?。▍^(qū))將迎來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重大歷史性機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合理規(guī)劃人口、城市和產業(yè)發(fā)展”[4]。水資源總量多了,自然會水增城拓、水潤地豐、水清人旺、水通業(yè)興,相關規(guī)劃自然也要隨著水資源要素的變化而調整優(yōu)化。故而,用好新增水量、使用水效益最大化,是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接續(x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促進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是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主旨。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是以水為主線的工程,但主旨不是調水,而是黃河流域的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經濟發(fā)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因此要把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視為一個系統整體,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在發(fā)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fā)展。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建設應緊扣生態(tài)文明這一時代要求,在線路選擇上要順勢而為,在水量分配上要統籌兼顧,在風沙防治中要就源治理,在能源布局時要因地制宜,在風險研判時要系統全面,只有把“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貫穿始終,才能以水為墨,書寫出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的時代新篇章。

      (3)黃河上中游受水區(qū)域是一個系統整體,其用水效益直接關系著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價值。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調入水量與黃河水資源統一調配,不僅可靈活解決黃河上中游地區(qū)缺水問題,而且未來根據發(fā)展需要可向河西內陸河供水[2]。要把黃河上中游受水區(qū)域視為一個系統整體,在水資源利用與開發(fā)過程中積極踐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統籌兼顧黃河上中游甘青寧蒙陜五省(區(qū))的不同利益訴求,如:在取水時要考慮與青海的“引黃濟寧”工程相銜接;在輸水線路選擇時既要考慮“接駁”原有的“引大入秦工程”“景電工程”“民調工程”“引洮工程”等,使其擴容提質,又要盡可能滿足黃河“幾”字彎內隴中、隴東、陜北等地區(qū)的用水需求,同時還應有充足的水量流向寧蒙以滿足生態(tài)需求,并與寧蒙“引黃治沙”工程相呼應、與解決黃河“水少沙多”問題相呼應、與河套地區(qū)黃河防汛防凌相呼應、與建設國家糧食基地的要求相呼應。只有最大限度使西線調水惠及黃河上中游的廣大缺水區(qū)域,才能真正實現“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3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用水效益最大化的理性思考

      3.1 黃河上中游受水區(qū)水土關系現狀

      黃河流域西起巴顏喀拉山、東臨渤海、南至秦嶺、北抵陰山,從西到東橫跨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黃淮海平原4個地貌單元。黃河上游位于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交匯的區(qū)域,西部高寒、東部干旱,地貌的形成外力以水蝕和風蝕為主,地形切割度相對較大,表現為河谷深、坡降大、水流急,同時黃土高原在長期的水蝕、風蝕作用下水土流失極為嚴重,再加之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在常年西風作用下運移的大量沙塵,使黃河干流的含沙量劇增。因此,在黃河上游這一受水區(qū)域,除了“天下黃河富寧蒙”的局部喜象之外,呈現出的大多是“水低地高”、寒旱特質明顯、水土流失嚴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征。

      筆者基于實地調研認為,依據水土關系特征可將黃河流域大致分為劉家峽以上水源涵養(yǎng)區(qū)、劉家峽至黑山峽峽谷區(qū)、寧蒙河套沙土分異區(qū)、晉陜峽谷區(qū)、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區(qū)等區(qū)段,各區(qū)段生態(tài)建設任務因水土關系差異較大而存在明顯差異,只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才能探索出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fā)展新路子。以黃河流域甘肅段為例:劉家峽以上為水養(yǎng)土、土涵水、水土交融的水源涵養(yǎng)區(qū);劉家峽至黑山峽400 km峽谷段河水以0.125%的坡降在峽谷中急速下行[6],該區(qū)段流域(屬甘肅隴中核心區(qū)域,面積2.4萬km2)植被稀少,年降水量不足300 mm,有雨為水土流失區(qū)、無雨為風蝕沙塵源,根本不具備生態(tài)自然修復的客觀條件,可以說是“窮山惡水”段,水不養(yǎng)土、土不涵水,水土關系嚴重失衡,在這400 km峽谷段所在區(qū)域,生態(tài)建設任務主要是重塑水土關系,變“惡水”為“善水”,變“窮山”為“青山”。因此,南水北調西線工程80億m3的新增水量,必然會為甘肅以及黃河上中游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提供重大歷史性機遇,而如何用好用足新增水量、使新增水量用水效益最大化,是一張時代問卷,只有堅持系統觀念、立足水土關系、優(yōu)化人地關系,才能走出一條既利在當下又惠及長遠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

      3.2 “高水高用,洮水東用”,使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用水效益最大化

      從流域著手、順應自然、因勢利導的水利工程古今皆有,如:始建于戰(zhàn)國時期的都江堰,就是根據岷江的洪澇規(guī)律和成都平原的地勢特點,將岷江水“一分為二”后又“合二為一”,化急流為緩流、變水患為水利,既造福當時又澤被后世的大型生態(tài)水利工程;內蒙古的二黃河、寧夏銀川的“引黃入城、水興河套”、甘肅張掖的“引水入城、改土興地、生態(tài)立市”、景泰的古黃渠、臨洮的洮惠渠等,都是讓水在分與合之間、在動與靜之間、在線與面之間、在變與不變之間潤澤了廣袤的土地、造福了兩岸人民。在上述成功案例啟示下,我們提出了“高水高用,洮水東用”用水方案(見圖1),以期通過變“水低地高”為“水高地低”來改變南水北調西線受水區(qū)域的水土關系,進而優(yōu)化人地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協同推進。

      (1)“高水高用”。在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工程上線調水進入甘肅省瑪曲縣賈曲后,充分利用新增水量提高黃河首曲生態(tài)修復水平、增強水源涵養(yǎng)能力,同時從龍羊峽水庫經西寧、蘭州新區(qū)、景泰向民勤、烏海等地引水,順勢“高水高用”,以解決黃河西北側缺水問題,建設輸水沿線生態(tài)廊道、沙漠綜合治理示范區(qū),支持蘭州新區(qū)高質量發(fā)展先行區(qū)、金昌新能源聚集區(qū)、寧東能源基地建設等,見圖1(a)。具體思路是,新增水源流至龍羊峽水庫后,借助青海的“引黃濟寧”工程,從龍羊峽水庫或李家峽水庫引水40億m3,完成“引黃濟寧”和湟水生態(tài)補水任務后,至少還有30億m3流經大通河,之后沿著“引大入秦”線路流至蘭州新區(qū),延展“引大入秦”工程功能(實現“隴中河套平原”建設目標,優(yōu)化提升蘭州-白銀經濟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再流至景泰景電工程南北分水口處(擴能提升景電工程功能),之后,再分三路:第一路,沿民調渠流至石羊河流域,同時接濟武威黃花灘移民區(qū)用水、金昌用水、祁連山西大河流域用水;第二路,從南北分水口流經景泰塬面、內蒙古阿拉善盟至烏海市,沿線為騰格里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鎖邊”并建起綠色長廊;第三路,剩余的約15億m3水從景泰塬面(海拔1 650 m)飛流直下返回黃河(海拔1 250 m),可利用其間400 m的落差直接裝機發(fā)電,年發(fā)電量可達15億kW·h,亦可配置抽水蓄能電站,與騰格里沙漠南緣和甘肅白銀風光電基地融合,建設風光水電能源綜合開發(fā)基地,為實現“雙碳”目標增加回旋空間。

      (2)“洮水東用”。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工程下線調水入洮河九甸峽水庫后,就近與甘肅白龍江引水工程對接,充分挖掘“引洮工程”的潛力并優(yōu)化白龍江調水工程方案,向平涼、慶陽、延安及榆林供水,實現“洮水東用”,以解決黃河東南側缺水問題,支持隴東能源基地和陜北能源基地建設等,見圖1(b)。如此,既可沿洮河兩岸引水建設“川”字形百萬畝(15畝=1 hm2)自流灌區(qū),又可保障洮河兩岸的生態(tài)安全,還可解決甘肅省黃河東南側以及陜北、關中平原用水需求,對渭河流域也可實施持續(xù)的生態(tài)補水。

      綜上所述,“高水高用,洮水東用”方案與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工程上下線方案相配合,可最大限度解決黃河上中游西北側和東南側缺水問題。同時,黃河天然河道與人工自流河道相互配合,不僅可開創(chuàng)黃河流域甘青段全程及寧蒙段西岸“水高地低、自流用水”的新局面,而且會在協調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人地關系方面走出一條新路。

      3.3 實施“高水高用,洮水東用”的重大現實意義

      “高水高用,洮水東用”是遵循新發(fā)展理念、順應客觀實際的用水方案,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1)有利于打造一個“群”。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強調“要推進蘭州-西寧城市群發(fā)展,推進黃河‘幾’字彎都市圈協同發(fā)展”。蘭州-西寧城市群是我國西部重要的跨省城市群,自古以來就是國家安全的戰(zhàn)略要地,在維護國土安全和生態(tài)安全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其發(fā)展歷史來看,“通道經濟”是這一城市群演化發(fā)展的內生驅動力,黃河把蘭州、西寧自然地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濃郁黃河文化特色的流域經濟?!案咚哂谩狈桨笇嵤┖?,新建的引水河流將蘭州-西寧城市群內的許多城市串聯在一起,各城市間的關聯度、協調度以及緊密性進一步增強,可進一步激發(fā)城市群的發(fā)展?jié)摿?,進而創(chuàng)造高質量發(fā)展的良好局面。

      (2)有利于建好一個“彎”。黃河“幾”字彎區(qū)域內能源富集、少數民族聚集、經濟欠發(fā)達區(qū)域相對密集,加之又是革命老區(qū)、邊疆地區(qū),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可塑性極強,是提升我國經濟戰(zhàn)略布局回旋空間的理想區(qū)域,也是溝通國家中西部經濟聯系的要隘樞紐,因此推進“幾”字彎都市圈協同發(fā)展是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所肩負的重要使命。通過“高水高用”,必將對“幾”字的第一“撇”甘寧蒙相關區(qū)域生態(tài)基底的優(yōu)化改善起到決定性作用,為該區(qū)域高質量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對“幾”字彎內大多區(qū)域的缺水問題,“洮水東用”恰好能拾遺補闕,將西線調水延伸輸送至延安、榆林及關中平原等地,以保障水資源助力“幾”字彎都市圈建設。

      (3)有利于夯實一個“帶”。“北方防沙帶”是國家生態(tài)安全戰(zhàn)略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重生態(tài)功能。然而,“北方防沙帶”并非渾然一體,在騰格里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東緣帶狀區(qū)域內就有一個生態(tài)缺口,大量流沙從這里直入黃河,成為黃河水少沙多的原因之一。實施“高水高用”方案后,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工程上線調水將會從景泰塬面沿賀蘭山西麓流至內蒙古烏海,沿線可為騰格里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鎖邊”即建起綠色長廊,不僅可補齊“北方防沙帶”的生態(tài)缺口、防止沙漠南侵,而且在輸水線路經過的兩大沙漠邊緣極易構筑水、草、林、田、湖交錯嵌入式的生態(tài)屏障,實現藏糧于地,進而使沙漠邊緣成為兼具生態(tài)安全與糧食安全雙重功能的戰(zhàn)略屏障。

      (4)有利于重塑一片“川”。黃河與“高水高用”流路、“洮水東用”流路共同構成黃河上游地區(qū)“川”字形用水大格局,不僅可最大限度拓展受水區(qū)域,而且可有效改變區(qū)域水土關系,形成黃河上游“川中有川、川川相連”的一片“幸福川”。其中秦王川、景泰川位于蘭州-白銀經濟區(qū),這一區(qū)域長期囿于“水低地高”的水土關系,發(fā)展動力明顯不足,而“高水高用”可為增強該經濟區(qū)的吸引力帶來機遇,為打造“隴中河套平原”創(chuàng)造條件,更為做大做實做強“大蘭州”提供可能,秦王川、景泰川將會在水系浸潤中成為新時代的“米糧川”“生態(tài)川”“活力川”。此外,洮河川的“川”字形用水格局,可使新增水量漫流于河川之間,使洮河自流灌區(qū)面積在原有基礎上翻番,在“洮水東用”的同時又能“洮川萬畝”。

      (5)有利于答好一張“卷”?!案拭C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yǎng)區(qū)和補給區(qū),要首先擔負起黃河上游生態(tài)修復、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蘭州要在保持黃河水體健康方面先發(fā)力、帶好頭”,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期間給出的一張“試卷”。為此,甘肅圍繞水的涵養(yǎng)、土的保持、沙的治理,努力在實施“黃河戰(zhàn)略”中做實“兩山”文章,現已取得了明顯成效。而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工程調水的“高水高用,洮水東用”,可為答好這一試卷創(chuàng)造更大的空間和更好的機遇。就水源涵養(yǎng)和生態(tài)修復而言,可使新增水量在“黃河第一彎”甘南瑪曲多滯留一段時間,黃河源區(qū)的自然修復能力和水源涵養(yǎng)水平必然會得到顯著提升;就水土保持而言,“高水高用”可使劉家峽至黑山峽區(qū)段水潤土、土涵水,水土交融涵養(yǎng),從源頭上治理水土流失;就污染防治而言,主要涉及蘭州-白銀經濟區(qū),讓污染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是其根本之舉??傊瑘猿窒到y觀念,把生態(tài)修復、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置于流域系統中統一認識,使局部與整體辯證統一,實施標本兼治,才能提交一張滿意的答卷。

      (6)有利于走好一條“路”。走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之路是新時代黃河流域各項工作的基本指引和根本遵循,“高水高用,洮水東用”正是以此為基礎、以“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為原則、以新增水量用水效益最大化為目標而提出的用水方案,該方案不僅重視受水區(qū)域的生態(tài)功能建設以及高質量發(fā)展路徑,而且充分利用輸水線路自然地形,融“風光電水儲”為一體,助力新能源建設,協同實現“雙碳”目標,為黃河上中游受水區(qū)域綠色低碳發(fā)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梢哉f,用水線路是穿梭在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之間的生態(tài)廊道,實施“高水高用,洮水東用”是黃河上中游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化蛹成蝶、鳳凰涅槃的崛起之路,更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4 結 語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是造福黃河上中游地區(qū)廣大群眾的民生工程、生態(tài)戰(zhàn)略工程,其調水效益是通過用水效益呈現和表達的,因此用好新增水量是重中之重,應堅持系統觀念、從流域的視角來審視問題,通過“高水高用,洮水東用”來改善水土關系、優(yōu)化人地關系,讓新增水量發(fā)揮出最大的效益,在西北大地上以水為墨書寫出水養(yǎng)土、土涵水的精彩篇章,使黃河上中游地區(qū)在共同大保護和協同大發(fā)展中走上高質量發(fā)展之路。

      參考文獻:

      [1] 新華社.習近平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后續(xù)工程高質量發(fā)展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EB/OL].(2021-05-14)[2021-08-30].http://www.gov.cn/xinwen/2021-05/14/content_5606498.htm.

      [2] 張金良,景來紅,唐梅英,等.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調水方案研究[J].人民黃河,2021,43(9):9-13.

      [3] 曲青山.論堅持系統觀念[N].北京日報,2020-11-30(13).

      [4] 習近平.在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座談會上的講話[J].求是,2019(20):4-11.

      [5] 陳克恭,師安隆.站在胡煥庸線上審視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新啟示[J].人民黃河,2021,43(7):1-6.

      [6] 陳克恭.變“水低地高”為“水高地低” 重塑黃河上游水土關系[J].人民黃河,2020,42(10):1-5.

      【責任編輯 張智民】

      合江县| 北川| 清水河县| 梁河县| 库伦旗| 寿宁县| 镇赉县| 孟连| 宣城市| 长沙市| 修文县| 福建省| 华蓥市| 黑龙江省| 剑川县| 鞍山市| 大厂| 应用必备| 德昌县| 偏关县| 吉木乃县| 绥芬河市| 静安区| 西贡区| 拉萨市| 榆中县| 赤峰市| 漳州市| 荥阳市| 桃江县| 长顺县| 德保县| 宜州市| 潮安县| 邵东县| 凯里市| 永济市| 吴旗县| 凌云县| 拉萨市|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