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
柳宗元游小石潭,留下了流傳千古的《小石潭記》。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的特點,便是一個“冷”。讀罷文章,我們能感到陣陣冷氣穿透文字撲面而來。那么,小石潭之“冷”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作者柳宗元又為何有“凄神寒骨”之感呢?下面一起探討。
“隔篁竹”“伐竹取道”,由此可見小石潭鮮有人問津,可謂冷僻之地,位置之冷,此一冷?!八惹遒?,一個“尤”字讓人望水生寒;“全石以為底”,潭水清澈得可一眼望見水底石,石頭從色調(diào)上看是冷色,景致之冷,此二冷。“其岸勢犬牙差互”,以犬牙喻岸勢,而犬牙形象并不美,形象之冷,此三冷?!八拿嬷駱洵h(huán)合”,小石潭處在幽幽翠竹之中,讓人倍感寂寥,環(huán)境之冷,此四冷。
面對小石潭,一般游覽者通常感到的只是肌膚之冷而已,而柳宗元感受到的卻是“凄神寒骨”之冷,何以如此呢?因為柳宗元正在遭受生活上和政治上的雙重打擊。自被貶以來,他的人生跌入冰點,至死也沒有等到轉(zhuǎn)機。
唐順宗永貞元年(805),王叔文領(lǐng)導(dǎo)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他本人被賜死,參與革新的青年才俊也紛紛遭到迫害,被貶到邊遠之地,其中柳宗元被貶到永州。柳宗元被貶后,他風(fēng)燭殘年的老母親也受到牽連,到永州不到半年便撒手人寰。
柳宗元一片忠心,卻遭誹謗誣陷,被貶到瘴氣橫行的蠻荒之地。柳宗元被貶之后,政敵仍不放過他,他們和宦官、藩鎮(zhèn)一起,指責(zé)、攻擊革新派。柳宗元在《寄許京兆孟容書》中說:“罪謗交積,群疑當(dāng)?shù)?,誠可怪而畏也?!?/p>
清冷、寂寥的小石潭不足以讓堅忍的柳宗元“凄神寒骨”,生活的困苦、政治的困境也只是淺在因素,而尋丈之地終不得出方是根本原因。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鹿鳴路初級中學(xué))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提升版202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