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松
小明是一個高一男生,這幾天回家不太高興,他的媽媽問他怎么了,小明表現(xiàn)得愛答不理。媽媽多問了幾句,小明直接懟了一句:不用你管。說話這么沒禮貌,媽媽對小明開始一頓數(shù)落。往常乖順的小明,這次卻不甘示弱,母子之間大吵了起來。吵著吵著,小明突然開始號啕大哭。這時,媽媽的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孩子怎么了?
后來,媽媽才了解到實情,原來是小明在新的班級中,不太主動與同學交往,但是開學幾周后,他看到別的同學,都三三兩兩地在一起學習、一起鍛煉、一起聊天,非常開心,自己卻沒有知心朋友,他感到很孤單。小明是班上的小組長,他想借此與組員搞好關系,輪到小組值日的時候,他主動搶著做,但是同學沒有領情。他與組員說話處處小心,但依然收效甚微。
為什么作為中學生的小明,這么需要知心朋友呢?原來,這是中學生步入青春期之后必然的心理發(fā)展需求。有研究發(fā)現(xiàn),知心朋友,也就是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影響中學生幸??鞓返闹匾蛩亍T谖业墓ぷ髦?,我也發(fā)現(xiàn),沒有知心朋友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僅僅落后于學業(yè)成績不佳的負面影響。
那么,為什么有一部分學生會出現(xiàn)沒有知心朋友的現(xiàn)象呢?
第一,客觀上的新環(huán)境,如新初一、新高一,還有選科分班之后的新高二。在新班級中,他們往往對班里的同學是比較陌生的。
第二,性格比較內(nèi)向的孩子,一般來說,缺乏主動交往的意識。
第三,人際交往方法的缺乏。故事中的小明是高一學生,性格比較內(nèi)向,不太主動與同學交往,在接下來嘗試著交往的過程中,缺乏人際交往的方法。沒有知心朋友,心情變得非常糟糕。回到家之后,親子溝通不暢,沒有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爆發(fā)了一次親子沖突。
建議1:積極關注,設身處地地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小的時候,對父母表現(xiàn)出更多的依戀,家長的關注也會比較多。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向外尋找知心朋友。但是他們在中學階段,心理還不成熟,建立人際關系的過程可能不會一帆風順,當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家長不要責怪孩子,更不要一味地強壓管教,避免或減少親子沖突進一步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而是應該積極關注孩子的言行,通過蹲下身子、聆聽孩子的心聲,深入對方內(nèi)心去體驗他們的情感、思維,讓孩子感到被理解、被溫暖、被支持。
建議2:創(chuàng)設機會,培養(yǎng)孩子主動交往的意識
既然中學生有人際交往的需求,家長要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
同時,也要創(chuàng)設機會,尤其是對于家有性格比較內(nèi)向的孩子。比如:利用周末的時候,邀請自己孩子的同學或親戚朋友的孩子,來家里一起學習、一起玩耍。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經(jīng)常與人交流的環(huán)境,增進孩子之間的相互了解。
活動中,家長適時適當?shù)毓膭詈⒆又鲃咏煌谋憩F(xiàn)。
活動后,問問孩子的感受。因為當孩子通過集體活動感受到關愛和溫暖的時候,他就更愿意敞開自己的心扉,從而交到自己的朋友。
家長主動給孩子創(chuàng)設人際交往的機會,可以說是越早越好。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種一棵大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xiàn)在??梢姡灰_始就不晚。
建議3:指導方法,提升孩子人際交往的技能
古語云: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知心朋友是需要“遇到”,甚至是“尋覓到”的。孩子尋找知心朋友的時候,非常需要家長指導方法。
人際交往的方法很多,家長可以指導孩子閱讀一本關于人際交往方法的圖書,或者親子共讀一本書,邊讀邊交流、邊讀邊指導。
比如:如何實施小的友善行為,如何學會傾聽對方的需求,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給出對方明確的期待,遇到問題或矛盾時,如何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等。這些方法對于建立友誼之后的維持友誼、恢復友誼,也是非常有效的。
特別指出的是,如果其中一個人,一直使用自己認為的方式在付出,或者是有點兒像獻殷勤式的付出,是很難交到知心朋友的。在人際交往中,家長要指導孩子做到不卑不亢。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不能妄自尊大,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也不能妄自菲薄,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平等、雙向的友誼,才是長久的、穩(wěn)固的。
建議4:加強孩子的自身修養(yǎng),增強孩子面對孤獨的心理彈性
在成長的過程中,中學生有時會覺得內(nèi)心空洞、空虛、寂寞,他們可能會本能地去向外尋求答案:“我被人喜歡了,我就有價值?!薄拔易鲋屗碎_心的事,那我也是高興的吧?!边@些來自外部的答案,其實都不能真正回答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問題。因為任何關系中最重要的是“我是誰”。
家長遇到孩子沒有知心朋友的問題時,要把握住這個教育契機,指導孩子:博學多才充自身,正直友善得人心,為人處事明哲理,善解煩惱免傷身。通過加強孩子自身修養(yǎng),幫助孩子真正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增強孩子面對孤獨的心理彈性,實現(xiàn)在內(nèi)心上的充實與幸福,最終交到自己的知心朋友。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