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宇
“強化思想引領和價值塑造,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職業(yè)道德教育、專業(yè)知識教育‘三位一體’新聞傳播育人體系”①是2.0版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計劃的要求。打造新聞傳播人才德育新模式,要求任課教師不僅要傳授專業(yè)知識,還要注重思想引導和價值引領,以課程思政作為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yǎng)的有力抓手,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機融合于專業(yè)課程教學中,以全新的德育模式培養(yǎng)新聞傳播人才?!皵祿侣勁c數據分析”課程是新聞傳播學專業(yè)中實踐性較強的新聞傳播業(yè)務類課程,這門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從數據到發(fā)現新聞、基于數據講好新聞故事技能的同時,也要通過實施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引導能力,使其未來能以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堅定的立場和滿腔的熱情從事我國社會主義新聞傳播工作。
“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課程是學科專業(yè)選修課,為新聞傳播學專業(yè)學生開設。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向學生介紹數據新聞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工具。為了勝任數據新聞領域的工作,學生需要知曉數據新聞的歷史、經典案例或范例?!皵祿侣勁c數據分析”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據素養(yǎng)、批判性思維,引導學生理解具體的數據分析,了解數據可視化相關軟件,基本掌握統(tǒng)計學概念、原理、方法及SPSS統(tǒng)計軟件的應用,能正確運用數據結果發(fā)現值得講述的故事(發(fā)現問題),運用數據講故事(分析解決問題),并最終創(chuàng)作完整的數據新聞作品。
“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就是做人的工作?!雹谠诎阉枷胝谓逃谌雽I(yè)課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除了強調傳授基礎知識、專業(yè)技能外,還應重視提升大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yǎng),使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洹钡娜瞬?。對“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課程而言,“才”指學生對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各種技能的掌握,“德”則指在數據新聞作品創(chuàng)制過程中誠實耐勞等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以及對數據倫理與新聞傳播倫理規(guī)范的遵守。因此,對“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課程的思政教育而言,應把立德樹人的內容融入課程的教學目標中。通過對數據新聞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工具的系統(tǒng)講授,使學生遵守新聞倫理與數據使用規(guī)范,熟悉數據新聞制作流程,運用數據結果發(fā)現故事、講述故事,最終創(chuàng)作完整的數據新聞稿,并在此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品質和家國情懷,為成為有知識、有溫度、有情懷的新聞傳播人才打牢思想基礎。
“挖掘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先決條件?!雹坶_展“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課程思政教育,首先需要對專業(yè)課程內容中的思政元素進行系統(tǒng)梳理,在此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教學中。“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課程內容涵蓋數據記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數據新聞策劃和選題、數據倫理原則等相關知識。教師要善于將每個章節(jié)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內化到教學內容中,在向學生傳授數據新聞制作技能的同時,穿插數據倫理、職業(yè)精神和職業(yè)道德等價值理念,以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相結合,令學生切身感受到媒體行業(yè)與傳媒人的責任與擔當。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需要以正確認識國情、世情和黨情為根基。應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將蘊含豐富課程思政內容的優(yōu)秀數據新聞作品收集起來,并創(chuàng)建經典案例教學資源庫。那些處處體現著優(yōu)秀媒體人業(yè)務水平的優(yōu)秀數據新聞作品,往往蘊含著豐富的課程思政內容資源。在“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的教學中,教師應著重把講解理論和技術與分析優(yōu)秀案例相結合,把創(chuàng)制新聞內容與解讀社會熱點相結合,通過帶領學生賞析數據新聞的精品力作,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力爭做到能力與品德雙提升。例如,教師將《改革開放40年數據報表出爐,20張圖令國人動容!》《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數據“數說”脫貧攻堅重大成就》和《中國共產黨畫像》等致敬建黨、建國以及體現改革開放成就的相關優(yōu)秀案例引入課堂,在培養(yǎng)學生面對重大選題時的信息整合能力的同時,增強其國家認同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立足中國實踐確定數據新聞作品選題,并以正確的新聞傳播觀制作正能量、高品質的數據新聞內容。通過優(yōu)秀案例的熏陶,學生陸續(xù)創(chuàng)作出體現中國交通建設成就的《中國地鐵50年》、體現建黨百年成就和袁隆平科學精神的《糧食大國之路》、面向疫情影響的《疫情帶來了哪些風口行業(yè)》等有情懷、有思想的數據新聞作品,體現出基于國情、民情和服務國家需求的新聞意識和價值判斷。
數據新聞作品的產制需要團隊合力完成,精品的誕生更是團隊協作的結果。團隊成員一般由新聞傳播專業(yè)人才、數據分析人才和可視化設計人才等三部分人員構成。在分享數據新聞優(yōu)秀案例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優(yōu)秀數據新聞創(chuàng)作團隊的介紹,弘揚數據新聞創(chuàng)作團隊心懷家國、細致耐心等優(yōu)秀品質,引導學生養(yǎng)成團結協作的精神和為了創(chuàng)作精品而反復打磨的匠心精神。從2014年起,中國每年都會舉辦數據新聞大賽和高校數據新聞大賽等賽事,包括高校在內的學生創(chuàng)作團隊成為參賽主力。在教學中,我們著重對創(chuàng)作獲獎作品的學生團隊的創(chuàng)作過程進行介紹,有意識地以同齡人的榜樣事跡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第三屆數據新聞比賽一等獎作品《霧霾十三年:還遠不是停下的時候》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14級本科生陳庭玉等同學創(chuàng)作的。在講授此案例的教學中,教師除了給學生分析該作品的選題思路、數據來源、故事架構及其可視化設計等內容外,還把主創(chuàng)者在這個作品誕生過程中經歷的酸甜苦辣以及收獲的心得體會等講述給學生。例如,“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團隊力量的強大及團隊帶來的無限可能性?!薄霸跀祿鸭矸治鲭A段遇到的任何一個困難,都可能使我們終止這個選題。”“敢于想象、勇于嘗試、堅持不懈,才能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雹軆?yōu)秀同齡人的創(chuàng)作感受令學生體會到在數據新聞創(chuàng)制過程的分工協作及不畏艱辛的精神,增強學生的專業(yè)認同感和自信心。
隨著互聯網海量數據時代的到來,新聞報道中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數據。然而,當前不少新聞報道對數據應用的科學性卻有待提高,“數據說謊面面觀”的教學講授顯得尤為重要。以往,我們會在講授數據作假的認定標準及批判要求等內容的基礎上,列舉相關案例,說明數據新聞的創(chuàng)制要求數據材料誠信、客觀和真實,同時強調數據作假的后果,這樣的教學往往局限于數據倫理原則的運用。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后,教師深入挖掘數據收集及運用中所涉及的倫理道德內涵,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讓學生認識到,堅持數據的真實可靠、全面權威是創(chuàng)制新聞作品必須遵守的規(guī)范,從中折射出的誠實守信的品質亦是為人處世應有的道德素養(yǎng)。與此同時,進一步引導學生緊密結合當前存在的數據失信現象進行深層次的討論與思考。例如,教師通過介紹某些國家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對疫情數據的不重視,結合我國對疫情數據準確全面及時地公布等情況,使學生認識到數據對公眾知情、民心穩(wěn)定及疫情防控的積極作用。通過對披上統(tǒng)計外衣的商業(yè)營銷中包裝數據結果的行為及其后果進行解讀,剖析保持統(tǒng)計機構獨立性的重要性,向學生強調尋找與利用數據時,要重視采用權威獨立的統(tǒng)計機構數據。教師系統(tǒng)有效地挖掘這些案例中富含的思政元素,使學生在掌握數據的采集分析和可視化等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能從更高的層面理解恪守數據倫理的重要意義,認識到新聞數據作假不僅涉及數據倫理原則,還涉及新聞傳播職業(yè)道德,失實與誤用數據還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字人文精神,使學生做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性的內容傳播。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多強調“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結合數據新聞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我們除講授基礎理論知識外,還以“課程思政”為導向,采用分組討論、創(chuàng)作實訓、展示學生作品等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豐富的內容與活躍的氛圍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熏陶。
在教學方式上堅持以賽促練。鼓勵學生參加高校數據新聞大賽和中國數據新聞大賽等賽事活動。通過變作業(yè)為作品,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使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和業(yè)務能力在作品創(chuàng)作中得以提升。例如,在2021年第六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中,廣西大學2019級學生吳佩娟帶領團隊完成的作品《聚焦夏季殘奧會:看見殘奧會上下的“特殊”與“普通”》榮獲三等獎和最具傳播力獎。在課程實踐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以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等“四力”為基礎,既要“讀萬卷書”又要“行萬里路”,立足時代,深入生活,了解國情民情,基于不同的媒介平臺特性運用不同的手段,以正確的新聞觀創(chuàng)作有思想、有溫度的數據新聞作品,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實踐中鍛煉意志品質。
在教學組織上堅持課堂內外有機結合。通過職業(yè)化傳媒機構采前會和編前會的啟發(fā),在課堂之外增開課外選題會,組織學生對選題充分討論后確定有價值的選題。同時,邀請傳媒機構的記者編輯擔任評委,為學生的項目作評議。在汲取知識的過程中,師生均將“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常態(tài)化。在“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課程上,不少學生的自選項目關注“留守兒童”“環(huán)境保護”“農民工”等頗具人民情懷、責任擔當的選題。學生制作的數據新聞作品經修改完善后,會被推薦到院辦媒體公眾號發(fā)布。同時,教學團隊還通過遴選優(yōu)秀學生到人民網與廣西頻道共建的新媒體實驗室實習實踐,在學生中形成示范效應。這對培養(yǎng)認同主流價值觀、符合國家主流需求的新聞傳播人才產生了積極作用。
在考核方式上,課程以完成并展示個人或小組的數據新聞制作項目來考核結課。小組項目體現學生對數據收集的選擇,展示學生在數據新聞領域的基本能力,并在完成小組項目中體現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教師如同教練,對學生的項目實踐工作進行全程指導和監(jiān)督,包括選題、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和最終新聞故事撰寫的所有流程,并在作品最終通過之前進行指導修改,堅持在學生整個創(chuàng)作實踐中踐行課程思政。平時成績則主要由出勤情況、課堂表現及平時作業(yè)三部分構成。我們打破過往主要由教師分享優(yōu)秀經典案例的習慣,以學生對優(yōu)秀案例的選擇、分享與解讀作為平時作業(yè),更能調動學生閱讀優(yōu)秀作品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
在評價學生的分組項目時,主要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一是數據新聞的選題價值,占比15%,要求用獨到眼光關注及探析現實問題,無抄襲、不雷同;二是新聞敘事邏輯,占比15%,要求敘事內容完整和敘事邏輯結構合理,觀點表述以事實為依據;三是數據收集和分析,占比30%,要求數據與主題密切相關,數據來源可信且多數據來源互證并標注數據來源;四是數據可視化,占比30%,要求基于敘事必要使用圖形、利于主題呈現,圖文結合度高,圖表規(guī)范和圖形美觀;五是認真程度,占比10%,要求態(tài)度認真,書寫符合規(guī)范,條理清晰,文筆流暢,文風與選題相符,字數篇幅達到標準等。從近三年的教學實踐來看,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有效結合課上所學的知識,在團隊合作中完成數據新聞制作項目,大部分作品偏重對現實的關注與分析,項目團隊分工協作,各自技能特長亦得到精進。
為獲知在“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專業(yè)課程中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學效果評價,教師在課程教學結束后對學生進行了相關調查走訪,絕大多數學生對課程教學效果感到滿意。與此同時,以“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課程為內容的省級教學課題順利完成結題。
課程思政以學生為本,但要教師先行。作為“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課程教學教育活動主要組織者,教師是推進該課程思政的關鍵。根據數據新聞創(chuàng)作工作的實際需要,廣西大學搭建了由3名教師組成的“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課程教學團隊,他們分別負責數據新聞選題與敘事、數據收集與分析、數據可視化等三個主要教學部分。在教學實踐中,要想調動教師團隊工作及集體備課的積極性,就要增強教師的育人意識和政治素養(yǎng)。首先,強化理論學習,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思想引領,增強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yǎng);其次,勤于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以加強引導學生認識世界思考問題的判斷分析力;最后,專業(yè)教師要積極參加教育部、教育廳和高校組織的課程思政的學習與培訓。在備課過程中,還要注意向學校的思政教師互學互鑒,以更準確地把握思政元素,更順利地在“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課程教學中把知識傳授與價值引導有機結合,把專業(yè)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結合,把思政教育貫穿于“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全課程,真正實施“全員育人”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課程思政本身內涵豐富,實施方式多樣。不同的學科專業(yè)與課程各有特性,課程思政在專業(yè)課中的實施策略與舉措必然各具特色。在未來的“數據新聞與數據分析”課程教學實踐中,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育人策略和方法,研磨課程思政典型案例,不斷完善課程思政評價體系,以實現課程思政效果的持續(xù)優(yōu)化,培養(yǎng)品格高尚、專業(yè)技能強、政治素養(yǎng)高的新聞傳播后備人才。
注釋:
①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提高高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yǎng)能力實施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2.0的意見[EB/OL].中國教育新聞網,2018-10-17.http://www.jyb.cn/zcg/xwy/wzxw/201810/t20181017_1249 455.html.
②習近平.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A].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C].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7.
③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07):10-14.
④主創(chuàng)團隊獨家解讀數據新聞比賽一等獎作品|特別策劃 [EB/OL].子萱說汽車,2021-04-05.https://www.360kuai.com/pc/98ef94026e9165d5e?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