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夢落玉枕

      2022-02-23 23:57:14王凱欣
      東方收藏 2022年1期
      關(guān)鍵詞:三彩

      摘要:枕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其使用歷史悠久,《詩· 陳風(fēng)·澤陂》中的“輾轉(zhuǎn)伏枕”應(yīng)是關(guān)于枕的最早記錄。枕的質(zhì)地一般有木、玉、石、竹、布、陶和瓷等器類,以瓷枕居多。從出土實物資料來看,瓷枕作為中國古代陶瓷中普遍而獨特的器類,在隋唐時期已十分流行,宋元時期瓷枕制作工藝與裝飾藝術(shù)均發(fā)展到極致,明清以后由于制瓷業(yè)的中心由北方轉(zhuǎn)至南方而逐漸衰落。本文主要對安徽博物院收藏的宋三彩臥女抱鵝枕進行分析解讀。

      關(guān)鍵詞:安徽博物院;三彩;仕女枕

      一、基本特征

      該三彩臥女抱鵝枕,高15、長30.9、寬11.2厘米,藏于安徽博物院(圖1)。枕塑一女子側(cè)臥小憩狀,左手撐頭,面帶微笑,頭發(fā)施黑釉渲染,發(fā)飾以黃、綠兩色釉點綴。臥女右手抱鵝于胸前,著綠色長衫,衣衫上飾黃花、荷葉以及戳印等紋樣,自然流暢,簡潔疏朗。枕面略有弧度,作如意云頭形,云頭尖端一側(cè)略高,整體設(shè)計非常適于枕者安睡。枕面以黃釉線條圈出一個開光,其內(nèi)繪折枝牡丹紋,花黃、葉綠,嬌艷動人。枕底本來書有幾字墨書,第一字為“河”,第二字似是“北”,可惜其他字跡已難以辨識。宋代陶瓷器上書有墨書的現(xiàn)象也較為多見,有的是產(chǎn)家書寫的,也有的是使用者書寫的。而為防止燒造時枕心中空炸裂,故在枕底一角留有一個小圓孔,這也是瓷枕燒造的慣例。

      二、時代與窯口推測

      1.時代推測

      我國古代的三彩枕多為唐至清中期生產(chǎn)的陶瓷枕,其制作工藝是先素?zé)ンw,再在胎體上施彩釉后低溫?zé)?,釉色呈黃、綠、白、醬等多種色彩,以北方窯口燒造為主。

      而此枕之所以說是宋三彩,首先從器物的紋飾上著眼。唐時的三彩多供貴族使用,裝飾華麗繁復(fù),而在宋時由于三彩技術(shù)和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三彩器物逐漸步入民間,且宋時文化強盛,節(jié)日娛樂較具多樣性,所以裝飾題材大部分較貼近民生,圖案、花樣等也透露著市井民俗風(fēng)味。再看遼三彩,則僅有花卉、游魚、云朵等幾種簡單的紋飾,素材較單一,但構(gòu)圖講求嚴格規(guī)整對稱,花紋繁復(fù),充盈整個器物,契丹游牧民族審美強烈,十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

      其次,從器型上看。唐三彩是低溫鉛釉彩,含微毒,大部分用來做明器,如鎮(zhèn)墓獸、傭等,如《唐會要》卷三十八記載了太極元年(712)時的情況:“王公百官,競為厚葬,偶人像馬,雕飾如生?!敝敝了芜|時期,因為工藝的進步,三彩工藝已可用于制作實用器,如枕、瓶、燈等,其中人物枕的代表造型就是臥女抱鵝。再觀遼三彩僅見杯、盤、碟等少數(shù)日常器,其中的雞冠壺、皮囊壺等三彩瓷器有明顯模仿草原原有的皮質(zhì)、木質(zhì)器類的痕跡。

      從瓷土原料和釉色上看,隋唐時期的三彩熔點低、易流動,色彩種類也不夠豐富。宋三彩釉熔點較高,穩(wěn)定不易流動,色彩搭配和諧度高,在唐時黃、褐、綠、白等顏色上,增加了艷紅色和烏黑色,以及著名的翡翠釉。遼三彩的原胎瓷土用料較差,常須再施一層化妝土入窯進行二次燒制,這也就是遼三彩器物常見胎體為粉紅色的原因,且遼時釉色單一,多只有黃、白、綠三色。

      由上述總觀,其應(yīng)為宋三彩臥女抱鵝枕。紋飾上,人物塑造形象具體,日常生活氣息濃厚,市井民俗趣味十足,折枝花卉明晰艷麗,笑靨細眉溫婉自如,衣帶發(fā)髻翩然閑適,宋風(fēng)巍然;器型上,臥女抱鵝,美觀實用、枕型自然、立體流暢、風(fēng)格時尚、器圖一體;釉色上,黃綠交錯視覺性強,不同釉彩界線分明,施釉手法精細成熟。因此,該枕的制作工藝較唐、遼有著明顯的進步,紋飾、器型、釉色等方面宋風(fēng)明顯,所以筆者推斷該器應(yīng)屬于宋三彩。

      2.窯口推測

      根據(jù)已發(fā)掘出土的材料統(tǒng)計,宋金元時期燒制三彩瓷枕的窯口主要分布在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陜西省等地區(qū),具體來說包括當(dāng)陽峪窯、禹縣扒村窯、長治窯、榆次窯、磁州窯等,即宋元時期三彩瓷枕最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區(qū),南方很少有三彩瓷枕發(fā)現(xiàn)。南方不流行三彩瓷枕的原因有三種可能:一是由于南方盛產(chǎn)竹子,用竹子枕更便宜,因此多用竹子枕來替代瓷枕;二是由于南方夏季潮濕炎熱,南方人多喜用竹制家具,那么使用陶瓷枕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壞竹床;三是由于南方人性情嫻靜,多喜歡用釉色純潔瑩潤之物,三彩這一釉色不太符合其審美。

      而整理仕女枕的燒制窯口(見表),一方面發(fā)現(xiàn)仕女枕總體現(xiàn)存數(shù)量較少,另一方面發(fā)現(xiàn)其基本集中于北方窯口,如定窯、磁州窯、耀州窯等,而南方窯口燒制很少,目前僅在景德鎮(zhèn)的湖田窯中有所發(fā)現(xiàn)。而出土于景德鎮(zhèn)湖田窯的仕女枕,在造型和工藝上與這件宋三彩臥女抱鵝枕完全不同,燒制于湖田窯的仕女枕基本采用青白釉而非三彩這一釉色,因為當(dāng)時湖田窯作為南方興盛的窯口,主要以制作青白釉聞名,同時湖田窯生產(chǎn)的仕女枕多為三層結(jié)構(gòu),仕女形象的體型也較纖細。而宋三彩臥女抱鵝枕采用的是北方窯口盛行的三彩工藝,且仕女形象圓潤豐滿,由枕面和枕下兩層構(gòu)成。

      因此,結(jié)合宋金元三彩瓷枕和仕女枕的出土窯口分析,可推測此件宋三彩臥女抱鵝枕,應(yīng)屬于北方窯口。

      三、余論

      1.紋飾內(nèi)涵

      宋代是瓷枕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在當(dāng)時小農(nóng)經(jīng)濟發(fā)展、商業(yè)繁榮、市民階層不斷發(fā)展壯大的社會背景下,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宋三彩瓷枕的紋飾如上文所言,相較于唐三彩的雍容富麗、色彩飽滿,不僅色調(diào)更加素雅,也更具有民俗色彩,各種民俗風(fēng)趣元素成為了宋瓷枕的裝飾題材。總的來說,宋代瓷枕的紋樣裝飾題材大體可以分為幾何圖案類、山水草卉類、蟲魚鳥獸類、人物圖畫類等。

      下面我們具體來解讀一下這一件宋三彩臥女抱鵝枕上的紋飾內(nèi)涵:

      首先該臥女手中抱有一只白胖圓潤極具可愛特征的小白鵝,而鵝在古代是吉祥的動物,寓意為忠貞、永恒的愛情,因為鵝始終保持著一種動物界中稀有的“終身伴侶制”,是世界上最鐘情的生靈,它們不僅在繁殖期互幫互助,平時也是成雙成對,如果其中一只死亡,另一只定會為之“守節(jié)”,終生單獨生活;同時鵝又音同“我”,送鵝暗含“送我”之意,因此“抱鵝”這一紋飾主要包含了對美好愛情的祝福之意。

      緊接著分析該仕女枕上飾有的“一把蓮紋”(圖2)?!吧彙弊鳛橹袊糯沾缮系闹匾y飾,一直擁有著十分豐富的內(nèi)涵。而“一把蓮”又稱“一束蓮”,主要是把蓮花、蓮蓬,配以茨菰、紅蓼、香蒲等水生植物,用絲帶扎在一起,其以生動、密集的特性表現(xiàn)著宇宙萬物的節(jié)奏感和頑強旺盛的生命力,象征著永恒吉祥。結(jié)合相關(guān)文獻研究,筆者粗淺認為這件器物上的“一把蓮”紋飾主要有以下內(nèi)涵:一是因為蓮蓬多子以及花、根、莖、實的繁榮共生的旺盛生命力等特征,來象征女子生育能力,并以“蓮”與“連”諧音來祈愿其多子多孫、兒孫滿堂,也象征其家道昌盛;二是由于“蓮”與“憐”同音,來表達對美好愛情的寄托,祝愿夫妻百年好合、情比金堅;三是以蓮花作為佛教中的圣花來體現(xiàn)吉祥如意,祈求和平美好、萬事順遂的生活;四是由于蓮與“廉”諧音,來體現(xiàn)女子的清白純潔,祈盼新婦成為恪盡職守的賢妻。

      然后是枕面上飾有的折枝牡丹紋(圖3)。牡丹花一直被譽為“富貴花”,廣受皇室貴族的喜愛,同時其也是瓷器上較為盛行的一種裝飾題材,多以纏枝、折枝等不同形態(tài)表現(xiàn),這一瓷枕上的折枝牡丹紋色彩鮮明、黃綠交錯,視覺沖擊很強,并且枝葉繁密、生長力旺盛,因此主要用來象征富貴吉祥、繁榮昌盛,表達祈盼家族繁盛之愿。

      最后是瓷枕背面,仕女衣裙上的戳印紋(圖4)。戳印紋作為陶瓷上最常見的紋飾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jīng)被使用,一般沒有什么特別的內(nèi)涵,而這件瓷枕上面的五個大小基本相同的戳印紋,也僅是起到裝飾衣裙、增加美感之用,并沒有什么深層次的內(nèi)涵。

      2.主要用途

      宋金時期隨著瓷器的進一步發(fā)展,瓷枕也普遍應(yīng)用于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種,有著十分廣泛的用途。通過整合文獻研究發(fā)現(xiàn),宋金時期的瓷枕大致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具有寢具的實用功能,同時兼有消暑納涼的功效,這一點可以從出土于磁州窯的瓷枕上寫的一首詩“久夏天難暮,紗櫥正午時。忘機堪晝寢,一枕最幽宜”中得知;二是具有陪葬的明器功能,磁州窯出土的一件金代白地黑花符咒紋如意瓷枕,枕面中心就書有道教的符咒紋和“勒鬼”二字,表明這一瓷枕為死者驅(qū)鬼所用;三是具有驅(qū)邪的鎮(zhèn)墓鎮(zhèn)宅功能,陳萬里先生所著的《陶枕》里就有一件“張家造”印記的腰圓形獅紋枕,其瓷枕上方就書有“鎮(zhèn)宅大吉”四個字而顯明了這一功能;四是具有祈福祝愿的功能,瓷枕上繪有的喜鵲、鹿、鴛鴦、魚等紋飾均能表現(xiàn)美好祝愿之意;五是具有婚嫁的禮品功能,如中國磁縣博物館館藏的一件金代白地黑花花竹紋八角枕,其不僅枕面上繪有一簇竹葉,竹葉上方也寫有“花”字,由“竹”與“燭”同音,將“竹”與“花”合起來理解便是“花燭之喜”的意思。

      而這一件宋三彩臥女抱鵝枕,大致可以推斷出是作陪嫁之用。因為根據(jù)文獻可知,宋金時期仕女枕大多同嬰兒枕一樣,作陪嫁之禮。姑娘出嫁時,娘家選一對瓷貓枕、仕女枕或者孩兒枕做嫁妝,主要寓意吉祥祝福;同時《白虎通義》卷十《嫁娶》中寫道:“用雁者,取其隨時南北,不失其節(jié),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逾越也”,這表明鴻雁常作新郎送給新娘的禮物,希望女方做一個賢妻,也表達對未來美好婚姻的祝福,又因鴻雁不易獲取,中國古代就經(jīng)常會用白鵝來代替鴻雁作納采之禮和接親之用。因此,這一宋三彩臥女抱鵝枕應(yīng)是作女方陪嫁之用,來祝愿新婚夫妻白頭偕老、永結(jié)同心。

      綜上所述,安徽博物院藏三彩臥女抱鵝枕的時代上應(yīng)為宋時期,窯口上應(yīng)屬于北方窯口;其紋飾內(nèi)涵主要體現(xiàn)對幸福婚姻的祝福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祈福;在功能用途上應(yīng)是作女方陪嫁之禮來恭賀新婚。當(dāng)然,這一仕女枕背后還有很多豐富的內(nèi)容等待我們?nèi)ミM一步揭曉。瓷枕既是一種方便人們的實用品,又是一種可供觀賞的藝術(shù)品,其背后還蘊藏著人們美好的精神寄托,人們可以通過抱枕入夢的形式,來表達出希望夢想成真的質(zhì)樸情感。

      參考文獻:

      1.鐘鳴.“美人”從何而來?[J].新民周刊,2015(25):82..

      2.張瀅.彩枕伴夢 宋風(fēng)遺韻——院藏宋代三彩聽琴圖枕和嬰戲枕賞析[J].文物天地,2017(07):42-45.

      3.楊旭光.磁州窯瓷枕紋飾的吉祥寓意研究[J].中國陶瓷,2019,55(06):91-95.

      4.余可欣.從磁州窯瓷枕看宋代民俗文化[J].景德鎮(zhèn)陶瓷,2017(02):35-36.

      5.卜琳.試論宋代民窯瓷器的審美取向[D].西北大學(xué),2003.

      6.劉輝.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學(xué)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9.

      7.王莉.唐宋陶瓷蓮花紋的比較研究[D].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xué),2013.

      8.索德浩.陶瓷枕的分類、演變及相關(guān)問題[J].文物春秋,2004(02):18-30.

      9.姜兵.造型各異的古代三彩瓷枕[J].東方收藏,2020(13):12-18.

      10.孔超.陶瓷枕具研究——以唐至宋元時代為中心[D].復(fù)旦大學(xué),2014.

      作者簡介:

      王凱欣,單位:安徽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文物與博物館

      猜你喜歡
      三彩
      易縣羅漢像的佛教藝術(shù)性研究
      青年生活(2020年22期)2020-10-21 11:20:48
      “唐三彩”是哪三彩
      探索“三彩”黨建新機制 構(gòu)建思政教育新模式
      鋒繪(2019年9期)2019-11-13 05:56:49
      洛陽三彩藝術(shù)作品巡展”在西安大風(fēng)尚再生藝術(shù)館開幕國粹藝術(shù)“
      資源再生(2019年9期)2019-10-28 08:13:02
      淺談中國三彩的藝術(shù)發(fā)展
      東方藏品(2018年9期)2018-09-10 14:14:59
      中國學(xué)者對奈良三彩的研究綜述
      世界家苑(2018年5期)2018-07-28 10:00:20
      巧借“三讀”,寫出”三彩”
      中國三彩的發(fā)展歷程及存在的概念問題
      名貴的清康熙墨地素三彩
      寫 意 三 彩
      颍上县| 昭平县| 阳谷县| 惠东县| 承德市| 讷河市| 西乌| 大化| 阿拉善盟| 永川市| 金坛市| 广西| 崇州市| 汕尾市| 平遥县| 贡觉县| 湘西| 大洼县| 六枝特区| 五家渠市| 滕州市| 通海县| 塔河县| 泽州县| 比如县| 宣武区| 曲阜市| 赣榆县| 三穗县| 伊宁市| 犍为县| 鸡西市| 皮山县| 赣榆县| 肃宁县| 清水县| 龙山县| 扬中市| 江永县| 西畴县| 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