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丹
著名哲學家、復旦大學教授俞吾金在彌留之際,給親友發(fā)了這樣一條消息:“生活永遠在邏輯之外。”俞教授的初衷,或是以此作為在訣別之際對悲傷親友的寬慰。我于多年后讀到這句話時,首先想到,邏輯之外是什么?是偶然,無邊無界的偶然。
近日陷于忙碌,這顆心被匆促感碾壓得如生鐵般堅硬。那天下鄉(xiāng)工作,途經安豐塘畔,我向車窗外投出一瞥,目光便被截住了:車窗外的安豐塘籠罩在暮色與水汽氤氳的霧氣中,塘心里的小島,浮在霧氣里,蕩在水面上,水面與天空渾然一體,如夢如幻。車在前行,這夢一般的美景漸漸被拋在身后,我忍不住回望,又意外看見天際那“拂拂生殘暉,層層如裂緋”的晚霞。那場景,如有著曠世之美的巨幅畫作,雖然很快偏離了我的視野,但卻久久地懸在了我的心空。
我旋即想起那年在悉尼的街頭,看見一位乞者盤坐在鬧市的一個櫥窗外,專注地讀攤在自己膝蓋上的書。任路人隨手往他面前那只布袋里投下面值不等的錢幣,他頭也不抬,只顧著讀他的書。在他近旁,有株正值花期的藍花楹,將一枝綴滿淡紫色花朵的花枝伸向他頭頂上空,那花枝將藍天襯得格外深邃高遠。我癡望著那一幕,愣怔了許久,一時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偶然間,我將這兩幅場景毫無邏輯地聯系在一起——這是兩個毫無關聯的生活片段。生活在偶然中浮蕩。處于邏輯之外的生活,自有神秘的解答,那就是浮載生活的藝術。在單調而必需、威嚴且未知的生活之外,尚有可為生活減壓的藝術。并且藝術的可貴之處在于,它雖為生活減壓,但卻并未減除生活本身所具備的任何東西。藝術是邏輯之外那無邊無際的偶然。它陡生于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吸吮著看似無波無痕的生活,從平凡而深遠的生活之髓中,提煉出激情,以峭麗、高昂或以與生活本身同樣單調的方式,呈現出有別于生活的另一種樣貌。讓人們得以越過生活本身,更清晰地看到或感受到生活是由一個個美的瞬間所聯結出的樣子。
人該慶幸,在生活沉重的軀體下,還有藝術能托起它,過濾其中雜質,展現出生活純粹的樣貌,并重新凸顯其非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