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軍
山西平陽重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侯馬 043000
在一些簡單且批量非常大的零件生產(chǎn)加工中,如果每次只能裝夾一個零件,會造成頻繁的換裝零件和起停設備,這樣不僅嚴重影響加工效率,還會增大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這時就要考慮通過設計專用夾具來實現(xiàn)一次裝夾多個工件和快速換裝,減少裝卸工件的次數(shù)和時間[1]。本文針對具體實例設計了一種多工位快裝夾具,能同時裝夾多件零件且能夠?qū)崿F(xiàn)快速裝夾定位,不僅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時還大大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2]。
某產(chǎn)品零件(見圖1)毛坯為鑄件,每個零件外形尺寸略有差異,最初加工零件上φ4+0.05+0.02mm小孔時存在以下問題:①每次只能裝夾一件工件進行加工(見圖2),裝卸工件占用了大量時間,加工效率低,操作人員不停的裝卸,勞動強度大。②由于該產(chǎn)品批量大,加工周期長,所以占用設備成本高,同時嚴重影響生產(chǎn)進度。為了解決以上問題設計了專用多工位快裝夾具(見圖3)。
圖1 產(chǎn)品零件
圖2 裝夾加工
圖3 專用多工位快裝夾具
設計多工位快裝夾具,一次裝夾20件工件同時加工,裝卸工件時只需要擰一個螺母就能全部夾緊或松開;同時做兩套夾具交替使用,不僅裝卸工件不占用機床加工時間,而且夾具與機床工作臺的聯(lián)接也設計了快裝機構(gòu),裝卸夾具也僅需擰一個螺母。另外,夾具上加裝鉆套,可引導鉆頭快速高效加工而不發(fā)生偏擺[3,4]。
(1)設計底板(見圖4) 在底板上加工20個形狀與工件最大外輪廓一樣,尺寸比最大外輪廓大0.2mm、深度為1mm的定位槽,解決多工件定位問題;底板左右兩側(cè)安裝導向柱,中間安裝螺桿。
圖4 底板
(2)設計頂板(見圖5) 頂板上加工有兩排共20個安裝壓柱機構(gòu)的盲孔孔位,另外還加工有兩排20個安裝鉆套的通孔位,兩側(cè)加工圓孔與導向柱小間隙配合,能夠?qū)崿F(xiàn)上下滑動,中間開孔穿過螺桿。
圖5 頂板
(3)設計壓柱機構(gòu)(見圖6) 由于工件毛坯是鑄件,外形尺寸會有0.1~0.3mm的差別,采用剛性壓緊無法把所有工件都壓緊,因此應用了彈性結(jié)構(gòu),由支柱、導套、彈簧和銷釘4部分組成,壓緊時由彈簧來調(diào)節(jié)高低差。
圖6 壓柱機構(gòu)
(4)設計鉆套(見圖7) 鉆套經(jīng)過淬火處理,硬度達50HRC,在使用中起導向和定心作用,引導鉆頭進入正確的加工位置而不發(fā)生偏擺,實現(xiàn)了準確高效加工。
圖7 鉆套
(5)安裝彈簧 安裝工件時由于需要頂板抬起一定高度,壓緊工件時也需要一個緩沖,所以在兩側(cè)導向柱上安裝了彈簧。
(6)設計定位夾緊方案 為了實現(xiàn)夾具與機床工作臺的快速定位聯(lián)接,底板上其中兩側(cè)面設計了角度定位面,與兩側(cè)定位面相對的角上有1個U形槽(見圖4),機床工作臺上裝有與定位面配合的定位塊。使用時,夾具底板嵌入定位塊且與定位面靠緊,然后只用1個螺釘、螺母通過底板U形槽壓緊,實現(xiàn)快速定位夾緊。
1)組裝夾具(見圖3),把20個壓柱機構(gòu)分別安裝在頂板20個盲孔位上,把20個鉆套分別安裝在頂板的20個通孔位里,底板兩側(cè)立柱裝彈簧,把安裝好壓柱機構(gòu)和鉆套的頂板穿過中間螺桿裝入導向柱并擰上螺母。
2)機床工作臺上沿X軸(長邊)方向安裝兩個定位塊,Y軸(短邊)方向安裝一個定位塊,并用表拉平分別與X軸和Y軸平行。
3)組裝好的夾具放在工作臺上,底板兩個定位面分別與對應方向的定位塊靠緊,然后用螺釘、螺母通過U形槽壓緊。
4)安裝20個工件到底板定位槽里,然后擰緊夾具中間的螺母,力度適中,確保所有工件都壓緊,安裝好工件的形式如圖8所示。
5)開始加工,加工時的狀態(tài)如圖9所示。
6)如果是兩個夾具交替使用,在加工其中一個的同時把另一個夾具安裝好工件,等加工完后直接把夾具拿下來換上另一個夾具接著加工,在機床運行時間裝卸工件,確保高效不停機加工。
圖8 工件安裝
圖9 加工狀態(tài)
該夾具經(jīng)過現(xiàn)場加工使用驗證,操作簡單快捷,綜合了多工件快速裝夾、夾具與機床工作臺快速聯(lián)接、鉆頭快速高效加工而不發(fā)生偏擺等功能,不僅大幅縮短了輔助時間,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時該加工方案也為類似零件的加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思路,有很好的應用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