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榮
作文訓練雖說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但也不能平均用力,要對重點環(huán)節(jié)實施重抓。下面以一道原創(chuàng)文題的訓練為例,對三個重點環(huán)節(jié)的訓練要旨作一簡述。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①1919年3月,李大釗在《晨報》上發(fā)表《現(xiàn)代青年活動的方向》一文,其中論及“在寂寞的方面活動”時指出,②世間一切光明,都從寂寞中發(fā)見出來。③一年中最華美的春天,從寂寞的冬天發(fā)見出來;一日中最光耀的曙色,從寂寞的暗夜發(fā)見出來。④熱鬧中所含的,都是消沉、都是散滅;黑暗寂寞中所含的,都是發(fā)生、都是創(chuàng)造、都是光明。⑤因此,“我們青年要耐得過這寂寞日子”。
以上論述具有啟發(fā)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強化審題訓練,吃透題意
新高考作文試題在命制上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都設計了新的情境,故有“無情境不命題”之說。只有強化對情境的審讀研磨,才能吃透題意。那么,怎么審呢?要逐字逐句地審。審到什么程度?要審清命題者的意圖。這就要求學生在審題時用足眼力,下足心力。只有這樣,才能透過題面意思,揣摩題目的潛在意圖。
上述文題共由五部分組成(序號為筆者所加)。第①處是李大釗的建議——現(xiàn)代青年應該“在寂寞的方面活動”。第②③④處是李大釗對自己建議的論述。其中,第②處是總論斷,這里的“光明”可以指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第③處是例說,春天是從冬天中發(fā)見出來的,曙色是從暗夜中發(fā)見出來的,而“冬天”“暗夜”的特質(zhì)都是“寂寞”;第④處是對“寂寞”作用的闡釋,“熱鬧……散滅”是從反面闡釋“熱鬧”的消極作用,“黑暗……光明”是從正面闡釋“寂寞”的積極作用。第⑤處是李大釗的告誡——青年要耐得過寂寞日子。
以上只是逐字逐句審讀,學生要吃透命題意圖,還需在此基礎上發(fā)出以下三問。(1)情境中的五處內(nèi)容都指向了哪個關鍵詞?“寂寞”。(2)對“寂寞”應該持什么態(tài)度?堅守(耐得過)。(3)命題者為什么要將意旨指向“寂寞”?要療救當今社會的時代病——浮躁。
二、強化思維訓練,拓寬思路
“思維認知能力”是新高考要求學生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之一。學生只有想明白文題中蘊含的事理,才能將文章寫通透。其基本的思辨維度有三。(1)是什么?它要求界定概念內(nèi)涵,表明自己的觀點。(2)為什么?它要求將事物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和關系、運行規(guī)律、發(fā)展邏輯等講清說透。(3)怎么辦?它要求從“知”走向“行”,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方案等。
上述文題可以從這三個基本維度展開思辨。(1)什么是“堅守寂寞”?不受任何客觀條件的影響,一心撲在自己所追求的學業(yè)、事業(yè)上,不計名利,久久為功?!案首浒宓省薄笆昴ヒ粍Α奔词?。(2)為什么要“堅守寂寞”?因為它可以使人平心、靜氣,使人沉潛、厚積,使人得到磨礪、歷練。(3)怎樣才能“堅守寂寞”?一是需要堅守初心。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任爾東西南北風”。二是需要志存高遠。只有弘“大我”情懷,才能息“小我”機心。三是需要淡泊名利。只有“但問耕耘,莫問收獲”,才能一心一境;只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之心,才能保持定力。四是需要堅定意志。只有“弘毅”,才能在寂寞中奔馳,行穩(wěn)致遠。
上述文題還有一個新的維度可以展開思辨:什么時候需要“堅守寂寞”?常規(guī)的思路是在“起步階段”“未名之時”,因為此時篳路藍縷,只有堅守寂寞,才能玉汝于成,否則就會淪落到平庸之境地。創(chuàng)新的思路是在“鼎盛階段”“高光之時”,因為此時星光燦爛,只有堅守寂寞,才能層樓更上,否則就會成為一閃之流星。
三、強化升格訓練,打磨力作
高中作文多為限時作文,因其為急救之章,故而難免有疏漏之處。學生可在老師批閱、賦分之后,再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打磨,使之升格,這可強力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功下在本篇,可建模定式;用惠及后續(xù),可對標發(fā)力。因其用心,故而入心。文章基本的升格點有六。(1)思想:更深刻。(2)內(nèi)容:更豐富。(3)思路:更明晰。(4)結(jié)構(gòu):更嚴謹。(5)表達:更出彩。(6)標題:更搶眼。